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2分)(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1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与学习有关任二条;(2)隋代,进士科;(3)兴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派谴留学生,聘外国老师任教;(4)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注重人才掊养,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投资,注重思想培养和技能培训的结合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教育及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根据材料一的孔子讲学图结合所学知识,孔子的学习名言包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等任意两条。(2)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隋炀帝创立,人们当时最注重的是进士科。(3)阅读材料三提取到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的共同点有:兴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派谴留学生,聘外国老师任教;(4)为了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要采取科教兴国战略;注重人才掊养,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投资,注重思想培养和技能培训的结合,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风险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中国古代教育积累了很对重要的思想,有些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日本的崛起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大力发展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策,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孔子.....”主要考查你对 [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考点的理解。
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
夏、商、西周各时期的农业畜牧业发展:1、农业:耕作: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作物:“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在甲骨文和《诗经》中有记载。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制工具,青铜工具极少。2、畜牧业:商朝饲养的家畜很多,用于食用,拉车,祭祀等。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0:5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71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