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

更新时间:2023-02-04 10:55:15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13•陆川县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右”)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下;(2)放大;投影仪;(3)能;(4)右;70;变小;(5)光屏

解析

(1)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光屏上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使蜡烛向上移动,或使凸透镜向下移动,或把光屏向上移动;(2)如图,物距u=50cm﹣35cm=15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3)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所以屏上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u=v=2f,蜡烛向左移动到3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在u=v=2f时最小,距离是4f,所以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小.(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u=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为此时物像同侧,所以要想看到这个像,此时小强应站在光屏一侧观察蜡烛的像.点评:(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f,所以光具座的长度要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13•陆川县一模)如图所示,在“探.....”主要考查你对 [透镜及其分类 ]考点的理解。

透镜及其分类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名称概念说明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如下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下图乙所示,边缘厚、中问薄的透镜叫凹透镜按其厚薄的形状可分为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上图所示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如下图甲所示。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下图乙所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点,且对称,用字母“F”表示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如上图甲所示凸透镜两侧焦距相等,用字母“f” 表示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凸透镜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基本规律、概念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成像规律物距:u>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f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0:5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69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凸透镜   焦距   蜡烛   如图所示   规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