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互动百科(1)材料一中,上海的“开埠”是根据哪一条约的规定?这一条约的什么内容最能体现当时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2分)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 如觅制器之器。”(2)在材料二所述运动中,中国为了“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系列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各一例。(2分)(3)近代首先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 反封建运动中,谁在此地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这场运动的阵地?(2分)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世博会,它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当数千万中国人以无比欣慰的心情迈进上海世博园大门时,便真真切切地的触摸到人类文明的脉搏。按照7000万的参观者计算,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上海经济直接拉动效益客观。加上全球正处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这样的盛会就更加引人注目。但在世博会展示的场馆中,中国企业所表现出的创新活力不足,这是必须要正视的现实。──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等(4)结合材料三分析举 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从材料三中你还能得到什么感悟?(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3分)(2)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2分)(3)陈独秀,《新青年》。(2分)(4)可以拉动上海经济效益,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作用。中国企业创新力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创新,与时俱进,让企业充满活动。(3分)
解析
第(1)题中提到的上海“开埠”是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上海成为近代史上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条约中还提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使英国的商品能够大量的涌入中国,占据中国市场,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此条内战最能体现鸦片战争发动的目的。第(2)问提到的运动,结合材料中的“自强”和“学习外国利器”,可以判断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动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第(3)题题干中提到的“近代首先发生在上海思想文化领域的 反封建运动”,指的是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两大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李大利、鲁迅、胡适等人也纷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倡新道德、新文学等内容,使《新青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第(4)问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首先要将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其含义。材料中的第一句话的主要内容是说世博会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第二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世博会能够拉动上海经济的发展;第三句话说明了世博会对摆脱金融危机的独特作用。材料的最后一句展现的是中国企业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从中我们应该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面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主要考查你对 [中英《南京条约》 ]考点的理解。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由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领事裁判权的出现,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一般包括通商、航运、税收、投资、居住等方面),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
中英《南京条约》的特点: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除了中央《南京条约》外,其他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美《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南京条约》签订情况图:
上海租界:近代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建立的租界。1843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商埠。1845年,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强迫清政府签订《上海租地章程》,率先强辟洋泾浜北侧为“英租界”。1854年,英、法、美在上海租界区内工部局,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统治,租界俨然成为了中国“国中之国”。1863年,英、美两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租界次正式被收回。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0:4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66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