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2)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______;(3)小强用15.8g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4)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后______.(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他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______,收集CO2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______,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____,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______.(6)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______.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注意试管口加一团棉花;(2)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3)根据化学方程式2KMnO4 △ . K2MnO4+MnO2+O2↑用15.8g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则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2×15815.8=32X,解答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克;(4)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5)制取少量CO2,不需要加热,故选择B(或C),根据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和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6)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随时添加液体,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故答为:(1)E,棉花;(2)气密性;(3)1.6g;(4)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5)B(或C),D,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集满了.(6)加入稀盐酸,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
解析
△ .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主要考查你对 [装置气密性检验 ]考点的理解。
装置气密性检验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注意事项: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 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0:1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62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