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读图,请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更新时间:2023-02-04 09:59:36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08年5月,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请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日本作为一个多山的岛国,这种地理特征,对以下因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海岸线、港湾特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②原料燃料、产品、经济类型特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__沿岸。     ④农业发展:耕地面积____,农业劳动力不足,注重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高。     ⑤渔业发展:__________附近的海域,由于寒、暖流交汇,渔业非常发达。     ⑥地震灾害:日本群岛位于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30°N—50°N之间),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东临太平洋,西    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2)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②工业原料燃料依赖进口,产品依靠国际市场,形成以进口—加工—    出口为主的经济。 ③太平洋沿岸 濑户内海沿岸 ④小 ⑤北海道 ⑥环太平洋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08年5月,胡锦涛对日本.....”主要考查你对 [日本 ]考点的理解。

日本

日本:日本国,日本国的名意为“日出之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工业分布特点: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的狭长地带。

日本主要地理信息:1.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2.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5.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6.经济类型: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业区五大工业区;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建立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2.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3.政府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4.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5.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

日本工业分布图: 富士山风光: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5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72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位置   国事访问   海陆   纬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