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

更新时间:2023-02-04 09:57:42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1)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与局部冲突史实各一例。(2分)(2)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在背景、结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有何不同之处?(6分)(3)请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1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倭寇骚扰东南沿海。(2分)(2)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开始对外扩张(或日本妄图称霸世界);结果:中方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3分)第二次:日本侵华战争 背景:1929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法西斯势力上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结果: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影响:中国付出了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扭转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败局面,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3分)(3)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答出其中两点,符合题意即可)(1分)。

解析

(1)中日交往的史实在隋唐时期较多:如鉴真东渡、遣唐使等;这是友好往来的具体实例;局部冲突表现在: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斗争等。(2)本题小题可以根据下表来完成:战争名称背景结果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妄图称霸世界中方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侵华战争法西斯势力的扩张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影响:中国付出了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扭转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败局面,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3)本题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等方面去思考。点评:本题小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为“钓鱼岛”问题导致中日关系近年来的逐渐恶化,本题以中日关系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考查你对 [黄海大战 ]考点的理解。

黄海大战

黄海大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生等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战事持续了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战舰5艘,但是主力尚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企图一举歼灭北洋舰队的阴谋未成。战后,李鸿章实行了“避战保船”的方针,故意夸大舰队的损失程度,令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把海上的主动权让给日本。

黄海之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中方日方参战舰艇1012火炮161277兵力20523333舰船损失5艘沉没5艘重伤伤亡人数1200300

黄海大战:

邓世昌: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是年冬,随记名提督丁汝昌赴英接收订造的“超勇”、“扬威”两巡洋舰,1881年11月,回天津大沽。次年升游击,任“扬威”巡洋舰管带,获“勃勇巴鲁图”勇号。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号。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专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5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6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关系   中日关系   历史上   又是   又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