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T”,错误的填涂“F”。本大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被迫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5、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T;2.F;3.T;4.T;5.F
解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近代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沙皇俄国自1861年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不断扩张,侵略别国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近代众多有赔款不平等条约中,《南京条约》赔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4.5亿两白银,是赔款最多是条约。所以题中说法正确。2、本小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包含着反帝和反封建的任务,在运动中提出的“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等口号中,外争主权蕴含着反帝,内惩国贼蕴含着反封建,这个口号最能体现该运动的性质。所以题中说法错误。3、本小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红军经过血战,在长征途中来到贵阳重镇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聚喜欢,聚好玩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题中说法正确。4、本小题考查的是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变化,国民党在政治上已是孤立一片,经济上也是一片混乱,军事上主力被我们人民解放军分割在几个战略要地周围;反之,人民解放军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战斗力也已经大大提高了。中共中央通过分析,认为寻找敌人的主力,进行决战的时机到了。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其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所以题中说法正确。5、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思想的萌发。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开始面对现实,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其中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才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主要考查你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的理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帝国主义为了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并借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点:1、相同点:(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2)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是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 (3)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 (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2、不同点:(1)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2)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侵略利益。 (3)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年——1901年9月。 2.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目的: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扩大在化利益。 4.参与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5.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瓦德西:瓦德西(1832-1904),德国将领。1870年普法战争时任上校参谋长,1888年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190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同年8月启程来华,9月正式就任八国联军统帅,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1901年6月回国。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5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5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