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付出巨大牺牲。只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

更新时间:2023-02-04 09:51:31 阅读: 评论:0

题文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刊文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中国的革命先行者们曾付出巨大牺牲。只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找到这个核心,一个实现振兴中华的主心骨。(1)“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近代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2分)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并标注在年代尺上合适的位置。(1分)(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不断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走向辉煌,你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什么?(1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一项即可得1分,共2分;标注位置正确1分。(2)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外经济交流;走科教兴国之路;加强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乃至民族要发展都必须有开阔的胸怀和学习的意识,革新的勇气;睁眼看世界,不固步自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小题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内容,各阶层有识之士的重要探索,可以分阶级全面考虑。地主阶级在19世纪60-9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在1898年进行了戊戌变法,在1911年进行了辛亥革命;无产阶级在1919年进行了五四运动。年代尺每个刻度是10年,将重要事项准确标注即可。(2)经验即成功的原因。可以写的原因有很多,适当发挥即可。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对外经济交流;重视科技考试,走科教兴国之路,加强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美国《芝.....”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 ]考点的理解。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总理衙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条约》订立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侵略者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奕忻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奕忻再上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5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5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