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材料一:阅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1)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为什么说“是一次无声的呐喊”? 材料二: 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了布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一个“上谕”。此时距鸦片战争已过去了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的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复兴之路》解说词
(2)1860年开始的哪场运动的名称叫什么?这场运动的主张(或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3)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复兴之路》解说词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发,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 材料五:……追本溯源,……只因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的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5)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是谁最早在什么刊物上打出了“德、赛两先生”可以救中国……一切黑暗的旗帜?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因为魏源的思想只是看到中国武器、技术比西方落后这些表象,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所以,他的主张是不能拯救中国的,是一次无声的呐喊。(2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自强和求富);主要内容有: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建立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3)改革。(4)十六字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5)陈独秀;《新青年》。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 ]考点的理解。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总理衙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条约》订立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侵略者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奕忻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奕忻再上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5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5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