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4分)(1)“自强”(2分),创办军事工业(2分)(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2分) 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2分)(3)新文化运动(1分) 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1分)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1分)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1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和措施。解答本题一定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的口号和措施,解答时就一定要根据材料一来解答,材料一中“御侮”“自强”告诉我们口号是“自强”,措施是创办军事工业。(2)本题主要考查张謇弃官经商的原因及其在创办实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题同上一题一样,一定要依据材料二来回答,材料二告诉我们张謇弃官经商的原因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刺激,要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他在办实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等困难。(3)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这场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材料四的图片来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如图1);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如图2);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如图3)。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的评价 ]考点的理解。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的认识: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不可能完成自救。2.改革既需魄力也需毅力。 3.改革既要布新更要除旧。 4.改革成功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保障。(中国近代化必须在取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1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