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请回答:(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事件:洋务运动(2分)。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2分)(2)时间:1911年(2分)。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两面大旗:民主(1分)、科学(1分)(4)主题:近代化的探索(意思相近即可,2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依据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依据教材可知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打着“自强”与“求富”的口号,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第(2)问,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等信息可判断出材料指的是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我国存在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3)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信息可以推断出材料阐述的是新文化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强运动.....”主要考查你对 [洋务运动的评价 ]考点的理解。
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的认识: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不可能完成自救。2.改革既需魄力也需毅力。 3.改革既要布新更要除旧。 4.改革成功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保障。(中国近代化必须在取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3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1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