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资产阶级的探索〗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震碎了中国“天朝上国

更新时间:2023-02-04 09:34:46 阅读: 评论:0

题文

【探索实践】(8分)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资产阶级的探索〗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震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黄粱美梦,中国人被迫“睁眼看世界”。希望从国外找到医治中国的良方……(1)企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探索活动?(1分)〖实业家的探索〗材料二:100年前,辛亥革命冲击了旧制度,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请列举这一时期提出“实业救国”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成就。(1分)〖无产阶级的探索〗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中国人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根据材料中所述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请问该道路实践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4)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确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保障是什么?请你写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事件?什么事件打破西方核垄断?(3分)〖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材料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探索出“中国式”的建设之路,30多年来,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5)材料中“建设之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取得了哪些成效?(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1分)(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分)(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分)(4)1954年宪法;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各1分)(5)邓小平理论(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港澳回归;举办奥运会;…………(各1分)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并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所以企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百日维新。(2)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旧制度,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爱国实业家们以实业救国为口号兴办了大批资本主义企业,其中以张謇和荣氏兄弟最为突出,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3)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式”革命道路,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开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其后各地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4)依据所学知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确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保障是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5)依据所学知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探索出“中国式”的建设之路,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指导思想为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之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港澳回归;举办奥运会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探索实践】(8分)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主要考查你对 [公车上书 ]考点的理解。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请求变法。公车上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端。 《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万国公报》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随当时的“邸报”免费送给在京的政府官员,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895年12月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强学会: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维新派的重要的政治团体。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于1895年8月正式成立。强学会的宗旨是“求中国自强之学”。强学会的活动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仇视。1896年该会被改为官书局。强学会虽然被封禁,但它促进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背景: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穿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只是分子中间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有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1)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2)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他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积极宣传变法。 (3)康有为在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下,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1896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主张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历史上把这次活动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学会、报纸、学堂的兴办 (1)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1896年8月,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2)学会: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3)学堂:1897年,陈宝箴创办了时务学堂。作用: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维新变法形势的高涨:(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2)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公车上书(国画):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3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50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