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请先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七课 《新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激烈进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打破传统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注意要求: 所提问题要规范表述,言简意赅;提问要围绕“新文化运动”课题;至少提出六个问题,不要求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是什么?2、新文化运动兴起在什么时候(哪一年)?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什么?5、新文化运动进攻(抨击)的对象是什么?6、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新文化运动有什么重大影响(意义或作用)?(任意六个)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请先阅读课文提出问题:.....”主要考查你对 [新文化运动 ]考点的理解。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包括“五四”前期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
新文化运动:1、背景: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族政治。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主阵地:《新青年》杂志。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3、内容:前期(1915-1918)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后期(1919-1923)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4、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为何是孔教: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他妄图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9:1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45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