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五带的名称:A

更新时间:2023-02-04 08:57:32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五带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2)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______带,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带和______带,没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带和______带.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知:A为北寒带、B为北温带、C为热带、D为南温带、E为南寒带.(2)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热带,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没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故答案为:(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热;北温;南温;北寒;南寒.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主要考查你对 [地球仪和经纬网 ]考点的理解。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经纬网: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纬线经线形状特征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4万千米),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等长度数起点线赤道(厄瓜多尔基多市)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度数的划分以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以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代号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20°W160°E、180°经线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经纬网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加密测图控制点,应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用于施工放样。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我国已开始用兵GPS技术监测南极洲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四川鲜水河地壳断裂运动,建立了中国地壳形变观测网、三峡库区形变观测网、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等。GPS技术已经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8:5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419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布图   地球上   图中   字母   名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