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电冰箱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

更新时间:2023-02-04 07:02:31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电冰箱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①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__②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沸点低B.熔点低C.沸点高D.熔点高(3)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_(液化/凝固/凝华).(4)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写出一种节约冰箱消耗电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降低;升高(2)A(3)凝华(4)及时除霜(或将冰箱放在容易散热的地方)

点击查看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液态的冷凝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吸收冰箱内的内能,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携带有冰箱里面内能的气态的冷凝剂,到了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将冰箱内部的内能转移到冰箱的外面使电冰箱背面温度升高.(2)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故选A.(3)电冰箱冷冻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在冷冻室形成一层霜,这是物质的凝华现象.(4)根据原文中“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可知节约冰箱消耗电能的方法是及时除霜或将冰箱放在容易散热的地方.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电冰箱电冰.....”主要考查你对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考点的理解。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特点: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7:0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10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