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

更新时间:2023-02-04 05:28:27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两份文本上签字。同时签订的还有《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4年10月,中苏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苏联将从旅顺地区全部撤军。同时签订的第二个协定是《关于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中国政府将用此项贷款购买建设所需之机器设备等。

——《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写信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在中国南部合资建设一座新的大功率长波电台,苏方出资百分之七十,中方出资百分之三十,建成后由双方共同使用。1958年7月,苏联建议中苏共同建立一只联合舰队,共同对付美国,这一提议遭到中方的严词拒绝。材料四:1997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俄关系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是中国一俄罗斯年,中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方面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历时数年的中俄石油管线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管线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界分支管线的建设方案终于有望在2007年年底敲定。请回答:(1)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二回答中苏建交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回答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近年来中俄关系特别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在21世纪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问题,请谈谈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苏联在内的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3)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为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建设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在中国经济恢复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4)苏联的沙俄主义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安全。(5)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我国21世纪初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对于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利用俄罗斯的丰富资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世纪我们必须立足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处理好两国的关系。

点击查看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主要考查你对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考点的理解。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含义: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全方位外交政策:1、背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判断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适时调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由于普遍受到197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徘徊的困境。国际形势向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方向转变日益明显。争取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有了客观可能。同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观条件。2、内容:(1)把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确定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3)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高到突出地位,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划线,发展同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4)中国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5)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6)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5:2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005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