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请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3分)(2)有的同学认为,今后我国的中心工作就应该是深化改革,而不再是经济建设了。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只有社会主义(或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务必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2)①观点错误。(1分)②九年级P108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分)
点击查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国家的适合国情的制度、路线与惠民的政策。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路线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政策如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教兴国战略等。(2) 本题在答题中需把握以下思路:一判断;二肯定正确成分,具体分析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三具体分析说法错在哪里。四总结。在答题中需结合相关知识点,运用准确的术语进行表达。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主要考查你对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考点的理解。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的意义: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③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改革开放的形成过程:改革开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 崛起的上海浦东新区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政策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4:5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96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