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1、从文章第②、③、④段看,“友善”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论证。5、根据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2、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友善(论点)。这是针对社会上缺乏友善的种种不良表现及结合《纲要》的有关内容而提出的。3、第3段谈友善的具体行为,第4段将友善具体行为上升到友善的理想境界,深化了。所以不能颠倒。4、道理(引用)论证,事实(举例)论证。5、根据“友善”与“和平”的关系作答,联系实际要恰当,语言通顺。(意对即可)
点击查看议论文阅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主要考查你对 [议论文阅读 ]考点的理解。
议论文阅读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4:5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95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