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于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总之,认真的研究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之舟》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沙漠之舟》原文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7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主紧紧地闭起来。
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它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骆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是用自己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洮漠宽广无边,到处是高高低低的人很认路。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给我们带路。
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大风卷着沙粒飞滚,有时会移来整座沙丘,把人和牲口全埋在底下。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快要刮风了,它就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走得很慢,可是能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
3、引读1、2节。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点击课件,书上插图)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有又大又厚………”小骆驼觉得挺委屈……
4、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5、追问: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
板书:委屈
于是,妈妈决定和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教师的引读与情境图相结合,不但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感受沙漠
1、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2、点击课件——沙漠,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读一读后,把它找出来呢?
〔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课外书、爸妈的口中、师生的介绍、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像蜜蜂采蜜。〕
4、交流,点击课件——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沙子松散的沙漠
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
5、读好这些词语。(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
6、我们说了沙漠,看了沙漠,读了描写沙漠的词语,此时,大沙漠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7、师小结:虽然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愉快地结束了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骆驼还有了新的想法。
〔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点击课件——最后一节
2、读读这一节,思考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3、交流筛选后点击课件——2个问题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
2)、小骆驼因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这里。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已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四、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过渡:问题的答案就在3、4下节中,下面我们按小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读读课文3、4节,然后讨论,找出答案。看那个小组又快又对。
1、分组进行。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2、交流前提示,第一个问题里有三个小问题,你可对其中最感兴趣或最有把握的进行交流。
3、学生交流,随机出示
驼峰
(1)点击课件:驼峰和文字
(2)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3)板书:将背上改成 驼峰
贮存养料
(4)闪动:贮存养料 足够
(5)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担心、不担心)
脚掌
(1)点击课件:脚掌和文字
(2)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3)板书:陷不进沙子
(4)谁会把小问好去掉,换个说法呢?
(5)点击课件——陈述句
(6)好在哪,为什么?
(7)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8)抽读、评读、齐读。
眼毛
(1)点击课件——眼毛和文字
(2)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3)点击课件——风声,感受风铺天盖地。
〔风声是那么逼真,相信学生会被这种情境所感染,学习热情会被点燃。〕
(4)闪动:铺天盖地 没进一点沙子
(5)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6)板书:挡住风沙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6、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有用
自豪
7、噢,这里是以小骆驼的想法作为了题目,这样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以后我们也要灵活的运用。
五、续编故事
点击课件——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点击课件——文字
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她)有没有用。
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蛤蟆、猪。)
〔让学生联系实际,向课外延伸,避免了“灌输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沙漠之舟》教学反思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第二部分(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三个自然段从骆驼能给人们带路,预报大风和能驮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三方面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这三方面人们才会把它看作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课文的两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在沙漠环境中畅通无阻,所以才能给人引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式”进行教学,从新课导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着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每一次读课文时,注重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并起好点拨作用。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让学生默读课文时,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高了学生默读的质量。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时间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够合理,留给学生交流及思考的时间较少。
2、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时,由于问题提得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在归纳骆驼适应沙漠的原因时不够准确。
3、课堂上对于朗读的指导较仓促,评价也做得不够。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3:3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84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