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余秋雨曾以校友和老院长的身份回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讲述了他眼中的青春和学习,很受启发。 千万不要去做预设,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 预设的人生是无趣的,精彩的人生很重要。在我看来,这比研究任何学问都重要。年轻人还没有定性,有无限的可塑性,可以学很多东西,甚至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因此,我想请每一位年轻人树立一个观念:不要被专业所限制。 高考时,我报考的学校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海戏剧学院在当时是非常难考的,巴金的女儿在考,郭沫若在一次研讨会上发现了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便推荐他考上戏,可见考上海戏剧学院就是在和最优秀的人竞争,但这反倒激发了我的雄心,最后我也考上了。 但我的父母坚决不同意我去学习戏剧,其实我也对戏剧没有多少兴趣。因此我又去参加了高考“统考”(上海戏剧学院是单独招考),考完后成绩也很好,特别是英文成绩。据解放军外语学院招生办的老师说,我的英语成绩是上海第一名。所以,解放军外语学院的老师天天到我家里来,游说我放弃上海戏剧学院,去他们学校读书。我也想去解放军外语学院读书。 于是,我就去上海市招生委员会,希望我能把档案要回来,我爸爸也每天给招生委员会写信,说我不想去读上海戏剧学院。由于我爸爸的每天一封信,导致我在招生委员会变成了一个“大人物”,在我去要档案的时候,招生委员会的副主任亲自出来见我。但副主任对我只讲了一句话,说:“我们国家战争时间太长,军事人员过剩,艺术人员短缺,你还是到上海戏剧学院来。”讲完以后他二话不说就走了。于是,我便就留在了戏剧学院。 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我只要在学校门口看见有穿军装的人,我就认为是解放军外语学院的老师来接我了,来把我从这个地方解救出来,因为我确实不喜欢戏剧。 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突然喜欢上了戏剧,我内心的戏剧因子全部复活了,我不仅喜欢上了这门专业,而且成为了这个领域内的一个专家和领导者。 我在这里啰里啰嗦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想告诉年轻人,年轻真的什么都可以学会,千万不要执着于我爸爸是学什么的,我小时候最喜欢什么,我最不能接受什么等等。 如果现在把你放到西班牙去,你肯定能非常快的学会西班牙语并且成为一个专家。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千万不要去做预先的设计,不要执著于过去,也不要执着于“我”。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这一个个小“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世间可作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文革期间,我们在农场中劳动了很长的时间,我们几个男同学竟然把一片荒芜的滩地给开辟出来了。当时,我们只觉得兴奋,觉得人生无限而不是抱怨,感到生命是可以创造很多奇迹的。所以我想说,年轻,什么都可能学会,什么也都可能做到。这就是我要告诉年轻朋友的第一件事:人生的美丽不是你学会了什么专业,而是你可以学好每一个走向你的专业。 人生的定位比专业的定位更重要,人生的魅力比专业的选择更重要。你永远在海边,虽然不知道哪一艘船会把你带向何方,但你知道你是一个勇敢的水手,能够随时出发,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恶浪。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善良、快乐、健康更重要 既然专业并不是如此重要,而人生又是这么的重要,那么人生到底有哪几点?我的回答是六个字:善良、快乐、健康。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5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702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