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规则意识 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如吃饭 西方家长对孩子的吃饭一般是定时定点的,到了时间就坐在饭桌上来吃饭。 中国的家长则宽容多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孩子不肯吃,那就等会儿吧,等孩子饿了再热热给他吃;这样东西孩子不喜欢,那就换一样吧,变着法做点孩子喜欢吃的;孩子不喜欢在餐桌上吃,那就到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吧……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结果呢?那就是不利于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对西方孩子来说,吃饭的时间、地点都是规定好的,这些就是规则。中国孩子则无所谓固定的吃饭时间和吃饭地点,反正饿了总会有人给我吃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请假出去旅游。我知道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让孩子开拓眼界,不仅重视读万卷书,更重视行万里路。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凡事都有个界限。 比如,每年九月份刚开学不久,就会有家长来请假,说是要带孩子出去旅游。 对此,教育专家的观点是:不能太任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校的学习也是一种制度、一种纪律。在上学期间,家长带孩子出去旅游,虽然确实可以让孩子开拓眼界,但是也无意中培养起孩子另一种危险的潜意识:我今天可以破坏学校的学习制度,意味着未来到社会上去,我就可以不遵守社会上的规则。 家长要站在这样一种高度来理解请假的问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二、缺努力意识 还是吃饭的例子。 西方的家庭教育中,孩子能拿得起勺子了,就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哪怕吃得满头满脸,孩子们也在很努力地吃。 再看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多家长一看,孩子自己吃得到处都是,马上就把勺子接过来喂孩子吃…… 这种做法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努力意识。 对西方孩子来说,饭是要自己一勺一勺送到嘴巴里的,这就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对中国孩子来说,则无所谓努力,反正饿了总会有人送到嘴巴边的。 现在孩子们在家里就像蜂群里的蜂王一样被供养着,什么都不要努力,不需要去做,只要拼命地学习。但这样恰恰是不利于孩子学习的——因为学习也是一个必须要努力的过程。 同样的,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培养孩子的努力意识,不要把知识送到孩子嘴边。要让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自己去获取知识。 该让孩子做的事要让孩子做,课堂里可以自学的知识要让孩子自己去学,否则孩子就缺少了一种探索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70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