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竞赛缘何也风靡

更新时间:2023-02-04 00:48:54 阅读: 评论:0

-->

日前,华杯赛数学竞赛组委会承认泄题一事,让小学生数学竞赛首次以扭曲的姿态走入大众视线。据“华杯赛”官网介绍,该赛事是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发智力、普及数学科学为宗旨的活动。但到最后,它却变成了父母们费尽心思、拼尽权财想要夺取的胜利。

那么,为什么小学生家长对这样的竞赛如此钟爱,是什么“利益关系”让面向小学的高难度竞赛也如此风靡?

【现状】

八成小学生“被报名培训”

“华杯赛”堪称国内小学阶段规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难度最高的比赛。很多学校会参考这种大型比赛的成绩,学生投递简历时,也会特别标注在重大杯赛中获得的奖项。

但据海峡导报记者采访后称,在厦门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发自内心”地对这样的“启发”感兴趣。在被采访的46名曾参加过培训的学生中,多达37名学生都表示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数学竞赛类学习”,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也就是说,约有八成小学生都是“被报名培训”。

题目太难常打击学生自信

不管是“华杯赛”,还是奥数,或者是其他数学竞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难度大。

有老师认为,诸如奥数之类的数学竞赛的思维训练和常规的数学学习有本质区别:后者是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逻辑思维等,而奥数或诸如此类的数学竞赛则是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所以,有先天潜质的学生即使没经过专业训练,也能在这方面变得很突出。

而没有先天潜质的学生学奥数,就只能是“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过程”。

竞赛证书成升学“敲门砖”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了相关禁令,不允许奥数和升学挂钩。十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针对奥数都屡有禁令和行动,但仍未从根本上撼动奥数的地位。原因就是,奥数或各种正规举办的数学竞赛,还是和升学有所挂钩,只是从表面上看,并没那么“直接”。

大部分家长坦言,让孩子参加数学竞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上一所好中学”。“教委规定小升初不得选拔考试,但学校总想要最好的学生,没有了考试成绩,那看什么呢?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怎么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还不得靠各种证书?”不少家长表示,择校竞争越来越激烈,奥数等各类证书就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尤其在一些私立名校,奥数等各类竞赛证书简直就是“通行证”。

【观点】

参加竞赛要视孩子能力而定

对于小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现象,有专家认为,竞赛本身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展现学生能力,是件好事。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扭曲孩子的兴趣,而且要视孩子的能力而定。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这受到孩子自身情商、学习基础、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也应该有正确的定位,期望不要太高。如果孩子的能力真的“够不上”,又要让他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那么这难免会占用孩子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反而会产生反作用,也会阻碍他的全面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9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学竞赛   小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