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间,孩子的玩耍时间越来越短——为了上一所好大学,孩子们不得不从幼儿园开始就牺牲游戏时间。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把孩子的玩耍时间变成学习时间,也许孩子们会因此付出代价。因为玩耍被自然赋予了太多的涵义——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缓解焦虑,甚至提高智商。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正在剥夺孩子变得更聪明更能干的机会。
瞎玩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做作业还是玩耍?在这两个选项中,大多数父母会选择前者。但家长们想不到,只有毫无规则限制的玩,也就是大人眼中的瞎玩,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创建了美国国家玩耍研究院的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的42年中,调查了6000多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发现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尤其是“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关重要。
自由玩耍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孩子不可能把一张纸片在手上把玩、折捏半小时或者1小时以上;没有想象力的孩子也不可能在短短1小时内一会儿变身坐诊的医生,一会儿变身拎着公文包上班的家庭“顶梁柱”,很有可能他还会变身小狗、大象或者是一头怪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
儿童究竟如何从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获益?在玩耍中,孩子逐渐知道哪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无法接受的。比如和同伴公平交往并进行角色轮换——女孩总要求扮演仙女、公主等正面角色,那很快就会失去玩伴。如果孩子们想继续玩下去,就会知道必须退让一步来满足别人的要求。当然,如果要开心地玩下去,他们还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
不能尽情玩耍就会阻碍社交能力的提高,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一项研究。科学家发现,以自由玩耍为主导内容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数据显示,到二三岁时,曾就读于教导型幼儿园的孩子中,超过1/3的人都犯过重罪,而曾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只有不到1/10的人犯过重罪。此外,玩耍型幼儿园的孩子成年后,只有不到7%的人有过被停职的经历,而教导型幼儿园的孔子长大后,1/4以上的人都被停过职。
打闹越多解决问题能力越强
研究显示,玩耍对儿童的情绪健康也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观察74名三四岁儿童第一天去幼儿园上学时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焦虑程度。这些孩子分为焦虑型和非焦虑型,将他们随机分成四组。一半孩子会进入一个装满玩具的房间,他们可以独自或与同伴一起玩耍15分钟;其余的孩子只能单独或与同伴坐在一张小桌前,听老师讲15分钟故事。
随后,研究人员又重新评估孩子们的焦虑程度。此前被认为是焦虑型的孩子,玩了15分钟玩具后,焦虑情绪的缓解程度是听故事的孩子的两倍。有趣的是,相比那些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孩子,独自玩耍的小孩的情绪更为平静。研究人员推测,孩子独自一人时,很容易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方式,这可以使他们产生更多幻想,利于他们应对当前困境。
研究显示,玩耍还有出人意料的作用: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早在30多年前,《发育心理学》就曾经发表过一项经典研究:90名尚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可以从一叠纸巾、一个螺丝刀、一块木板、一堆纸夹等常见物品中,挑选4种来自由玩耍;第二组小朋友要求他们模仿工作人员,根据日常方法使用这些物品;第三组小朋友看不到这些日常物品,他们坐在桌前,随机画自己想画的东西。10分钟后,研究人员要求小朋友们说出其中一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结果显示,自由玩耍的孩子说出的非常规的、创造性的使用方法是另外两组孩子的3倍,这说明玩耍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同样有效果的还有嬉戏打闹。科学家早就发现,打闹越多的小学男生,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测试中表现得越好。测验中,研究人员给孩子们看一些图片,其中5张图片的内容是一个孩子试图从同伴手里拿到玩具,另外5张是讲一个孩子试图躲避母亲的训斥。研究人员要求参与测试的孩子针对每张图片,尽可能多地说出解决方案。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的成绩。结果显示,经常玩耍的孩子得分更高。
玩耍为什么会使孩子更优秀
研究人员相信,玩耍能训练孩子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马克·贝科夫认为,“玩耍就像个万花筒”,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他还认为,从根本上说,玩耍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他们遇到意外情况或处于新环境时,将更具竞争优势。
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玩耍,结果会怎样?虽然没人知道答案,但很多心理学家对此表示担忧。由于玩耍具有一定的风险——玩耍中的动物警觉性较差,容易遭到捕食者袭击,因此玩耍行为很可能赋予了动物某种生存优势,它才会不断进化并延续下来。事实上,玩耍具有悠久的进化史。新皮层是与高阶思维有关的脑区,去除了这一脑区的大鼠仍能正常玩耍,这说明玩耍的动机来自于脑干。而早在哺乳动物进化出现之前,脑干就已经存在。这意味着与玩耍相关的主要神经回路位于非常古老的脑区,而且还通过遗传,在动物中代代相传。.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9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