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3岁,急需××幼儿园转让名额!可另付转让费。”春节前张女士在社区网上发帖子,为孩子寻找入园名额。一个多月过去了,她的希望变得很渺茫:“报名还报不上呢,谁肯转让名额?”
近年来京城周边新建了一些大型社区,年轻人纷纷在此安家落户,孩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困扰着一些年轻的父母,如何帮助他们加以解决?
带着问题,记者最近到位于京北的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和天通苑居民社区进行调查,试图寻找答案。
1.找家称心幼儿园不容易
“最近把回龙观的幼儿园跑了个遍,各位家长有什么想问的尽可给我留言,也可以发邮件。”前些日子,网友 frankey201发了个幼儿园情况的帖子,引来不少邻居跟帖,许多家长留下邮箱,希望作为找园的参考。
几乎同时,潼潼妈也在社区网上晒了自己对幼儿园的考察报告。孩子08年6月1日出生,总以为“入园”还早,没把上幼儿园当回事,在有经验妈妈的提醒下,她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潼潼妈点评了自己看过的几家幼儿园:第一家环境不错,上周去还有名额,本周再去,价格涨了,明年3月的“坑”也没了,她直呼“后悔”。第二家,1800元/月,有名额,“但感觉商业气息太浓”,没户外活动场地,放弃。第三家,2500元/月,“孩子不能晚接”,也不适合她。
听说幼儿园报名难,李先生也早早开始行动,虽然孩子到4月份才刚1岁10个月。按照由近到远和由好到差的原则,他先后看了不下十一、二家幼儿园,但没取得任何“成果”,李先生的考察结论是:想找家“称心”的幼儿园不容易。
有儿童专家指出,社会就业竞争越激烈,家长越重视孩子的早教,都想找个条件好的幼儿园,只是哪家幼儿园好点儿?进行实地考察成了家长们的“必修课”。
好幼儿园是啥样?对记者提问,网友frankey201认为,“主要看经济条件。”“我比较在乎孩子的营养,看吃得怎么样。”李先生则说,“离家近,方便接送就行。”“看师资、硬件环境和收费是不是合理”,这是潼潼妈的标准。
在入园难的大背景下,家长的喜好常难以落实。有的家长被迫“将就一下”。秦女士就在考虑是否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寄宿制幼儿园。
据记者了解,离家近、口碑好、收费合理的幼儿园最受欢迎,其次是品牌响的高价幼儿园。不过,大多数家长都表示,如果社区内有公办幼儿园,肯定首先选公办园。
据了解,目前两大社区几乎是清一色的民办园,有些还是家庭园,大多没有级别认证,水平良莠不齐。与城区不同的是,选择只能在现有的园中比较,可选择范围并不大,要想从中找家“好园”来确非易事。
2.为争“学位”凌晨排队
春节前,回龙观某幼儿园贴出公告:本周六上午9点举行招生咨询会。据招生老师介绍,一位家长凌晨三点就来排队,当时气温零下十几度,幼儿园8点开门,他在寒风中等了5个小时!
家长为什么这么急迫?据了解,因为该园的收费相对较低。
有位家长说,自己按园方通知时间到校,发现已“曲终人散”。30个入园名额实际登记了200人,“录取”比例6:1。
在公办幼儿园严重缺位的情况下,性价比较高的民办园自然成了家长眼中的“香饽饽”。没能“挤”进来的家长只好找其他门路。
“我管那么点事,都有人来找。”负责社区防疫的徐时医生跟记者侃“入园难”。一位家长错过了报名时间,找他帮忙,“堵我快一个月了”。徐时因为从事卫生防疫工作,与幼儿园多有往来,在他的协调下人家又给“挤”出一个名额。
在深圳银行北京某分行工作的毕女士选择了“放弃”。她去年初在小区配套幼儿园挂了“号”,但最终“落选”。最后舍近求远在卢沟桥找了所幼儿园,全家从回龙观搬到了位于卢沟桥的孩子奶奶家,一大家子人挤在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回龙观、天通苑到底还有没有空余学位?记者从天通东苑到天通北苑,再到天通西苑,跑了6、7家幼儿园,从招生老师的介绍看多数幼儿园还有名额。回龙观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在12家小区配套园中7家已满员,多数园今年9月份已经没名额。
一位招生老师说“07年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多,是特多。”该幼儿园年费用尽管高达3万元,但3、4月份开的2-3岁的两个小班都已满员,“能否还有入园机会,‘五一’再来电话,看有没有退园的。”
由于入园难,不少家长想提前报名占“坑”,有家长在孩子出生几个月就来报名,不少家长在孩子一岁半前咨询过幼儿园,甚至交了定金。招生老师也建议家长,“在多家幼儿园登记,提高被‘录取’系数。”
3.入园收费不菲且看涨
记者手中有几家幼儿园的报价:某幼儿园星星园年费用45500元,3800元/月;红黄蓝幼儿园3岁以下2480元/月,3岁以上2280元/月;童学园幼儿园3岁以上1050元/月,3岁以下1100元/月。
从上面的数据看,最高的月均接近4000元,一年费用近5万元;最低的月均千元,全年下来也得上万元。
有家长认为“上幼儿园比上大学都贵”。据市经济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约2.6万元。若以此为参照,即使选择一般幼儿园,交费后,一个普通职工的年收入也就所剩无几了。
“不但贵,而且还在看涨。”一位家长对记者说,“现在我们都快成‘孩奴’了。”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初部分幼儿园调价,大多数园月均涨了100元—300元。一位家长认为,“涨价可以,但应该有所值,孩子们从涨价中最终能得到什么呢?”
“您可以接受的每月入托费是多少?”徐时医生在社区网上作了一个初步调查,被调查的200人中有80%能接受1000元,13%能接受1500元,4%能接受2000元,接受3000元以上的仅3%。此外,还有不少人表示如果有低于1000元/月的选项,就选1000以下的。
不少家长认为,回龙观和天通苑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在五环之外,从房屋性质上看,基本都是经济适用房。在这样的区域,能上得起高价园的家庭毕竟是少数。
面对家长入园贵的质疑,幼儿园作何解释呢?记者来到天通西苑一家幼儿园。老师报出收费价,在8折优惠后是2380元/月。记者吃了一惊,“怎么这么贵?”“我们实行小班制,每班10-15个孩子,还开了多门才艺课。”老师回答。
在回龙观一家知名度较高的幼儿园,记者提出相同问题,园方的回答更有“底气”:“我们是品牌园,投入高,户外环境、室内设施配置都高,师资水平也好。”颇有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意思。
一位业内人士说,民办园与公办园不同,费用基本上是投资人自筹的,教师工资、房租、水电及教学玩具都自己解决,各项开支都比公办园大,所以收费自然也会高些。
记者请一位幼儿园投资人算了一笔账:按照100个孩子的规模、月人均收费1650元,按照每年入托10个月算,刨除各项成本年利润有5万元。如果这家园使用的是配套设施,现50万元的房租10万元即可打住,利润会大幅度提高。
一位民办园的负责人坦言:“现在的入园收费确实比较高,特别是那些使用公共配套设施、规模较大的民办园应当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4.孩子入园“难”在哪里?
“入园难、入园贵”的原因是什么?市教委学前教育处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增长快;二是近年来部分企事业单位自办园关闭,幼儿园总量逐年减少。三是公办园、优质园数量少。
回龙观、天通苑都是近十年才崛起的大型新居民社区,既没有老公立幼儿园可依靠,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自办园,完全靠市场调节,出现“入园难、入园贵”应在预料之中。
1998年10月,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经济适用房社区建设序幕拉开。居住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23万人,这是当年回龙观的建设蓝图。
如今据初步测算,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社区各有约35万-40万人口。由于房价相对便宜,大批年轻人在此安家落户,它们成为两座“年轻”的城市。
地铁13号线途径这两个社区。据地铁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它的日客运量已从最初的6万人次增加到目前的45万人次,其中在回龙观、天通苑等几个站点,乘客的增加尤其明显,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列车满载率超过100%。
以年轻人为主的两大“新城”,必然导致“生儿育女”现象相对集中,加上追逐“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等美好意愿,使得“年轻”新城迅即成为“宝宝”之城。
记者到社区采访时,几乎在每个小区都能看到相同的场景:阳光明媚时,到处是晒太阳的小宝宝。一个小区到底有多少孩子?
回龙观龙腾苑六区有1800户居民,该居委会负责人说,“小区里约有200个学龄前儿童”。像这样的社区在回龙观还有十几个。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回龙观学前儿童至少不下7000人,而天通苑学前儿童有4000多人。
一方面是学前儿童的急剧增加,一方面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两大社区10年来没有新建一座公办园。这成了今天“入园难、入园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不多建几所公办园?有关区县教委负责人透露,运行一所公办幼儿园,动辄需要上千万元资金,此外编制限制也是个问题。这些不是一个区县能力所及。
有专家指出,许多新建小区的学前教育配套设施“该建不建,建而不交”,也是当前“入园难”的一个原因。北京师范大学韩小雨博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她把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不建、少建,或建设面积缩小、建设标准不合格,或缓建、建了之后不交归教育部门、高价出租……”
2007年,北京市有本地户籍新生儿6万,而流动人口中新生儿达到7万。这也加重了“入园难”。据回龙观某幼儿园提供的数据,在该园的537个孩子中,有京籍幼儿339人,外省市户籍198人,后者占孩子总数的近40%。
此外,孩子“入园难”与家长的观念也有一些关系。有些家长总想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就开始“择校”,只选最贵的,只上最好的,只认“双语”“蒙式”“艺术”“国际班”噱头,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对孩子教育期望值过高。
面对“入园难、入园贵”的质疑,有关部门回答,民办园收费实行备案公示制,成本核算,市场指导,而政府目前没有具体指导价。
5.解“困”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在公办园缺位的情况下,民办园迅速向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社区云集,各种形式的托幼园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一家位于天通北苑居民楼的家庭托儿所,一层的外飘窗上,挂着“××幼稚园正在招生”的红色横幅。记者以咨询为由敲门而入。6、7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正在室内玩耍,有一位来自河北的老师在照看他们。
在回龙观或天通苑,几乎每个小区内都有这样的家庭托儿所。据知情人介绍,这种家办园在两个社区不下七八十所,对缓解儿童入园难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如何管理和规范这种家办园,家办园与公办园及小学的接轨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
本市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9年3月,市政协联合民主党派,就学前教育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后,认为本市的学前教育与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邹正方副教授,市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社会法室常纪文主任,近年来都曾就解决回龙观等社区学前教育问题提出过提案。
邹正方认为,北京市十大边缘集团及一些新城,如北苑、酒仙桥、定福庄、大兴、通州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单靠区县力量很难解决,需市里统筹协调。他建议在财政投入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两个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认为,购买经适房的居民收入相对低,需要政策关怀,应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入到这些地区来,在公办幼儿园的布局上要首先考虑这些区域。
面对“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教育主管部门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缓解或解决,已经成为家长们的期盼。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9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