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位老人听了他的遭遇,随即把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说:请把它找回来。
这怎么可能。年轻人说道。
接着老人又把一颗珍珠扔到沙滩上,对年轻人说:那现在呢?
如果你只是沙滩中的一粒沙,那你不能苛求别人注意心,还会照顾你,因为他会是一个成功而且完整的人。他能够独当一面,也懂得和其它人合作。有责任感,也善于表达自己。能够独立思考,也能勇敢迎向生命逆境。三餐温饱也不成问题,因为他懂得储蓄理财。
所以,与其一直送孩子到补习班、才艺班去计较那一点分数,到头来变成一粒琴艺不错、名列前茅的沙子,还不如用心栽培孩子成为一颗具备成功特质而光彩夺目的珍珠。
争千秋,不争一时
在一般家长认知中,成功的孩子成绩好、读名校、才艺高、常得奖。可是孩子出了社会,老板愿意提拔的员工往往是工作态度好(积极正向、负责任)、能够与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好、沟通能力佳)、遇到挫折不会丧志(逆境智商高)。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从小到大的训练除了培养他一技之长之外,几乎没有怎么教导他如何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发光发亮?孩子求学时努力达到在校成功所累积的能力(考试读书、琴棋书画),对他踏入社会后成功需要的能力,除了专业部分外,几乎没有太大帮助。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很困惑地说:我的小孩在学时是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为什么出了社会就变成怀才不遇的沙子?道理其实很简单,在学校和在社会,成功的要件并不一样。相反地,有的小孩在校成绩普通,但是出社会后其做事做人能力却让他大放异彩,父母也跟着脸上有光。说穿了,就是成功的定义会随着时空不同而改变。
小孩子求学生涯一、二十年,职场生涯三、四十年,退休后的生活主要是受后者而非前者影响。所以为人父母者,要懂得争千秋而不要一味地争一时。孩子书还是要读,毕竟一技之长是进入社会的起始点,我们也不希望这一点过低。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踏入社会后,能让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是他身上的成功特质,而不是考试能力或者是琴棋书画。
而要培养孩子成功特质,一定得趁孩子可塑性高的时候做,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最好能在孩子十岁前就奠定这七项成功特质的良好基础,让孩子如同吃饱粮秣的好马儿,能在人生的路途中持续迈进。俗话说路遥知马力,及早培养孩子成功特质,就是让他们有足够的马力在人生长远的路程中一展长才。
每个世代都有草莓族
维基百科上说,草莓族是台湾社会对于约民国七十年(公元一九八一年)以后出生的世代的一种负面标签。网络上不少民国七十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严正抗议,说这是中、高龄世代对年轻世代的歧视。我们一起来看维基百科对草莓族的定义:
抗压性低(承受催逼、压力的能力低)
受挫性低(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低)
稳定度低
学历高但操作能力差
重视外表、物质与享乐
个人权益优先于群体权益
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世代总有一些人有这些特质,这并不是现在年轻世代的专利。所以这些年轻人叫屈也是有道理的,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是草莓族。
从父母的观点来看,抱怨孩子变成草莓族之前,是不是也得先自我反省一下?运用我们之前学习到的教养风格理论,你是不是很轻易就能判断出教出草莓族小孩的父母所采取的教养风格?
是的,十之八九是放任型父母或者是疏离型父母,才会教出草莓族小孩。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要调整自己的教养风格,成为威信型父母,教导孩子成功的七种智商:正向智商、右脑智商、逆境智商、独立思考智商、人际智商、沟通智商以及理财智商。
只是爱孩子是不够的,只要孩子把书念好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智慧,争千秋而不争一时,为孩子长长的一生奠下良好的成功基础。爱他,不只是去帮他在学校里成功,更重要的是去帮助他在社会上成功、在自己的人生中卓然有成。
最近施振荣先生在联合报上提到他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这本书的理念相呼应:以前我们事业忙,我常常开玩笑,说小孩都是『天公养大的』。不过,他(指施振荣先生的儿子)把南加大的博士读回来,确实出乎我意料之外,尤其他是属于那种『小时不了』的。我自己也是『小时不了』啊!但是我觉得,小时不了没关系,只要不打击他们的信心,他们懂事后,自然会去追求理想。
《孩子成功方程式》
成功=f(正向力量,创造力,逆境智商,独立思考,人际关系,表达能力,理财智商)
读书真的不重要吗?
在此书出版前,我跟几位年轻父母谈到我这本书的著作理念,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认同培养孩子成功特质的确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个妈妈妈妈紧张地跟我说:可是老师说,基测差一分就差好几个志愿了!
我必须在这里澄清,我并不是主张学历无用论,事实是,学历会关系到孩子进入社会的起点。但是纵有高学历作为高起点,却不代表孩子在社会上可以卓然有成。就如比尔.盖兹所说: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却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公司工作。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厉,你就要失业了。要孩子适应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要他们脱颖而出,只会读书真的不够。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成功的人格特质,对孩子才是最佳的帮助。
而且,培养孩子成功特质,不代表孩子成绩就会变差。相反地,孩子成绩可能会变好。为什么?国内资优教育专家蔡典谟教授在《协助孩子反败为胜的策略》一书中提到:在笔者研究的个案中,许多反败为胜的孩子都认为,他们以前成绩不好是由于缺乏动力,总认为读书是为父母、老师;但是当他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责任,是为自己而非为别人,成绩好坏的关键在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很积极,能够自动自发地用功,成绩也随之扬升。
蔡教授也提到:过于被动依赖的孩子,处处要人督促、协助,一旦少了这些,孩子能不念则不念,读书效率不彰,功课当然不好;无人协助时,则又无所适从。孩子之所以被动依赖,有些是家庭造成的,如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越俎代庖;孩子温习功课时,父母在旁监督、协助、主导;孩子在做完学校功课后,又派一大堆额外功课;父母管教过于权威,常用命令的方式等。
如果你是威信型父母,孩子拥有高正向智商,上述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训练孩子成功特质,其实也是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读书心态的正本清源之法。
蔡典谟教授也指出:问卷调查能力优异而表现不佳的一百二十八位学生,数据也显示成绩不佳的原因中,不用功是重要原因。其中,学生表示自已表现不好是因为努力不够的有75.3%,缺乏能力者仅占14.2%。可见成绩表现不好的孩子多不是因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努力不够。当孩子读书是意愿问题而非能力问题时,这时候改善亲子关系,纾放孩子潜在的正性力量,是唯一的途径。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要让孩子自己开读书的车,而不是让父母在后面汗流浃背地推着孩子读书的车。
所以,培养孩子成功特质,和读书不见得是相互冲突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两者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因为成功不是某个领域特有的东西,当一个人具有成功特质时,他在人生许多面向中,也能会获致杰出的表现,其中也包含了读书。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9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