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模板

更新时间:2023-02-04 00:41:15 阅读: 评论:0

不少同学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非常不好,但是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并且找不到学习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语文阅读理解常用的答题模板,方便大家学习和交流。

一、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

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要区分。

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二、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

1、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2、插叙的作用。

、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

3、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4、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

三、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方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8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