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3-02-04 00:41:15 阅读: 评论:0

阅读理解可以通过我们大量的文学阅读来增强我们的语感以及快速阅读的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汇总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辨识文体,分析重点文意。

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考点:补充一个论据;。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记叙文阅读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自然、有亲切感。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观察角度:平视、仰视、俯视。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表引用 反语,表讽刺否定 表强调特指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表声音延长 表插说或中断。省略号:表内容的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语言的中断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3、常见写作方法;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00:4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686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下册   阅读理解   语文   技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