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更新时间:2024-04-02 12:21:28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廖升)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篇一

“春天面,时时变”(春天面,孩子面)

公历二、三月雨水至春分这段时间,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北方冷空气(极地大陆气团)的势力已逐渐减弱,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南部海洋的高压逐渐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这时,冷暖两个气团的势力消长变化较大,频频交锋,从而造成时晴时雨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的天气。

“正月冻死牛,二月冻死马,三月冻死种田家”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开始影响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次年三月份左右便逐渐退出本区。本地区二月中下旬开始气温逐渐上升,旬平均气温可达12℃以上,可谓大地回春了。但是有的年份冬季风异常,这时还有势力强大的冬季风南下,使我们东南沿海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下,产生较大幅度的降温,甚至在三月份却有可能产生霜冻,形成倒春寒。这时的天气可能晴冷干燥,白天红日当空,气温较高,可是夜间散热快,气温急剧下降;也可能这时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旗鼓相当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产生低温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春耕播种季节,遇到这情况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的进行。

“正月雷公叫,谷种播三套”

农历正月,我们南方处于冬末初春的时令。响雷一般出现在夏季大气对流旺盛的时候,或台风侵袭的时候,或在春季气旋活动频繁的时候。这个时候响雷主要是由于急行冷锋迅速南下,使原来占据在我们南方的`暖气团急剧抬升而产生的。春节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大农村开始进入春耕备耕的生产阶段,若这时冬季风的势力还很强盛,预示着可能出现春季低温,影响春播。

“食了羊角棕,棉袄好入笼”

端午节,新历一般出现在5月末到6月下旬这段时间。这时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增强,气温上升快,我们东南沿海地区在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下,月平均气温达22℃以上,已是初夏的季节甚至已进入盛夏季节。这时气温高,晴天多,防寒的棉袄不必再穿了,这时也有较好的天气把它洗,晒,收藏起来

第 1 页 共 7 页

了。

“雷震秋,禾丰收”“禾怕八月旱,人怕老来寒”

八、九月间双季晚稻进入生长旺盛季节,需要水份较多,但这时我们东南沿海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蒸发旺盛,天气晴朗,若这时天气湿热,雷雨阵阵,即所谓的“雷震秋”则可缓解旱象。这段时间是台风活动季节,因此“雷震秋”也是可能发生的,但如果这时候出现的是八月旱,则晚稻结穗直接受到影响。

“阵阵秋风阵阵凉,一场秋雨一场寒”

冬季风(极地大陆气团)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每年九、十月间随着势力的增强而逐渐进入我国,并大致四、五天为周期,一次次暴发南下。冬季风每一次南下,与原来占据我们东南沿海的暖气团交绥,产生冷锋,形成阴天或秋雨连绵的天气,冷锋过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从而使我们南方逐渐进入深冬季节。

“冬至响雷公,十个牛栏九个空”

冬至的到来,表示我国各地已进入深冬季节。这时我们东南沿海各地也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在极地大陆气团的笼罩下,冬季风每隔几天暴发南下一次,每次南下,与原来占据本地区的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产生交锋,形成冷锋面。如果南下的冷气团势力较弱,而锋前气团又较暖湿,往往造成持续性的连绵阴雨,产生严寒的天气,这时一般不伴随雷鸣。当冬季风势力强盛,迅速南下,所形成的急行冷锋造成锋面地区的暖气团急剧抬升,往往会“响雷公”,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寒潮”南下,这时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气温大幅度下降,如果保护工作做得不好,往往造成耕牛,特别是老弱耕牛的死亡,出现“十个牛栏九个空”的情况。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篇二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第 2 页 共 7 页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第 3 页 共 7 页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农谚及所包含物候知识 篇三

晴雨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

立夏雨,涨大水(湘)。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第 4 页 共 7 页

立夏晴,雨淋淋(赣)。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

立夏雷,六月旱(湘)。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温度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其他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立夏谚语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第 5 页 共

页 7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第 6 页 共 7 页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第 7 页 共

7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12:2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42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团   影响   季节   东南   产生   大陆   地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