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李宗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1篇】
《19大象的耳朵》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着大象的“耳朵”展开,告诉我们对别人的说法,要正确对待,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二、课时目标
1. 借助大象的话,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3.借助提示讲故事。
4.会写“扇”和“痛”两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
三、课时重点、难点
1.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课本、笔。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少年》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老师跟你们一样,曾经也是那个追风的
少年。只是岁月的变迁,让老师从一个跟你们一样的童真孩子,变成了现在你面前这个历经沧桑的大人。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不曾改变我们的内心,因为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成长,都将是来自内心的声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一起来见证大象的成长与改变。
2.齐读课题《19大象的耳朵》。
(二)研学活动
课堂活动一:大象的改变
环节一:画出大象的话
【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开,翻到第87页,带着自己所理解的感情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大象的话
【汇报交流】——
1.【师】孩子们,你画出大象的话了吗?画出了哪些句子?谁愿意分享给大家?
【生1】【4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8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3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师】你们同意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大象的话。
环节二:大象想法的改变
【师】从大象的话里,你发现了什么?
请与你的同桌一起到课文里找一找,看看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汇报交流】——
1.【师】此时的大象,丝毫没有怀疑自己,还是特别的“自信”。【板书:自信】。
2.【师】此时的大象,可没心思散步了,他开始“怀疑”【板书:怀疑】自己了,他开始想要“改变”【板书:改变】自己,他是为了大家的评价而改变自己——让“耳朵竖起来”!
3.【过渡语】大象的耳朵竖起来了!大象的耳朵跟大家一样了!从此,大象应该安心了吧?(没有)为什么呢?请你用书上的话告诉我!
【师】是啊!我们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就是这只耳朵被撑起来的大象!天黑了,呼呼呼,睡得好香啊,忽然听到小虫子的声音(【播放】蚊虫嗡嗡声)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又头痛,又心烦”
指导朗读:【师】让我们一起带着大象被虫子打扰的感受,齐读第11自然段。
4.【师】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大象每天吃不好,睡不好,这可怎么办呀谁能用书上的话告诉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这样可以把虫子赶跑。)【板书:做自己】【板书:耷拉】
【小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甚至盲目地去改变自己,做自己真的太重要了!一定要相信自己。
课堂活动二:“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师】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真不能看见别人做什么就去学做什么,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要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大象的这句话,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2.【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课堂活动三:讲故事
1.拓展阅读——《邯郸学步》
【过渡语】大象终于认识到,还是做自己最好,没有必要去模仿和迎合别人。你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老师给你时间准备一下。
2.学生讲故事——《大象的耳朵》
(三)写字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痛”和“扇”。在书写的时候,应该先写“外”再写“内”。
1.教学“痛”字。
(1)观察。我们来观察“痛”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注意第6笔是横撇)这个字要写端正、写美观,一定要写好关键笔画。
(2)范写。病字旁从上、左包围里面的部分,底部齐平;首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端右侧,末两笔点、提分布在横中线上下两侧;里面部分第
1笔是横撇,第4笔“横折钩”的横段在横中线上。
(3)练写,描一遍,写两遍。
2.教学“扇”字。
【师】今天要写的第二个字“扇”。“扇”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既读一声(扇风),又读四声(扇子)。
(1)范写。扇,户字头从上、左包围“羽”字,底部“羽”字略低。“羽”字中的两个“习”字,顶部都在横中线上。
(2)练写,描一遍,写两遍。
3.展示,评价。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9课《大象的耳朵》,你有哪些收获?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写话作业:《大象,我想对你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2篇】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出示课文插图:大象)
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
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
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
(2)识字:竖、竿、撑、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提升。
1、出示重点语句“你家是人家,我是我。”
2、抽生说说大象是为什么这么说。
3、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1、认真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竖着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森林里的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小动物都这么说,大象开始不安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又头痛又心烦,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最后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痛、遇”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扇”。
2.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痛、遇”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扇”。
难点:初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那就来说说你都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呀?
2.咱们班的孩子不仅爱读书,而且会思考,真了不起!今天就和张老师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耳朵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
想不想听张老师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那就认真听老师读,注意听清字音,一边听一边圈出文中带拼音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课文?那就要先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交朋友。
(1) 读生字:把刚才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
(2) 读课文:你觉得生字能读准了,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
文。
3、学习识记形声字。
生字都会了吗?下面要进行识字闯关游戏了,有勇气挑战吗?
(1) 出示本课要求认的 10 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2) 生字会拼读了,咱们来看看如何能更快地记住这些字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遇、咦、竿、痛
① 遇:我们可以先找到它的声旁“禺”,再记住它的形旁“辶”,他们就像两个人走着走着就“相遇”了,课文中就是这样说大象和小兔子的相遇,谁来读:“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②咦:根据刚才的方法,谁来猜猜“咦”的声旁是哪一部分呢?对,声旁“夷”和形旁“口”,嘴巴张大表示十分惊讶,课文中小兔子也十分惊讶,谁来读:“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③同样的方法识记“竿”: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竿?(鱼竿、旗杆)
④痛:并不是所有形声字的声旁都和这个字的拼音完全相同,比如“痛”的声旁“甬”和“痛”只是韵母相同,拼音相似,我们也称它为形声字。学习新词“头痛”,你能不能给痛换个偏旁:桶、诵、勇、通
(2)去掉生字的拼音帽子,还认识吗?
(3)第三关加大难度,出示词语。
(4)识记多音字“扇”。
①识记扇的读音:教师手拿一把扇子让学生看,当它作为扇风的工具
时就读第四声:扇子;当它表示动作的时候就读第一声:扇动。
②结合字理识记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扇呢?(加一加,换一换)老师还知道这个字的来历呢?古人用美丽的羽毛或花草装饰在小门的两旁用来遮风避沙
③扇有时还能当量词呢,你看这是一扇门,一扇窗。
④巩固多音字:老师把这两个字藏在句子中,看你还会不会读?
三、感知内容,读好问句
生字、词语和句子都会读了,老师相信你们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找学生分段读课文。
1、 找生读第一段,根据理解“耷拉”的意思。
2、 找生接着读课文,相机完成板书。
3、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出示小兔子的话“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1)找生读。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疑问的语气来读呢?
(2)有问号,你知道关注标点呢!指导注意语气词“咦”的读法。
(3)师范读,再找生读。
(4)练习说疑问句。咱们班的班长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今天不知道什么原因迟到了,你有点不明白,你就会这么问他:“咦,班长啊,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5)接着出示小羊的话,找生读,齐读。
4、指导朗读:用表情带动声音
出示句子: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
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谁发现了这个句子中的好词:自言自语
(2)谁知道“自言自语”的意思,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3) 把“自言自语”带进句子中,带着表情,读出大象的不安,师表演读。
(4)找生上台表演。
5、把这些难读的句子送进课文中,相信这次你就能把课文读流畅了。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大象有没有把耳朵竖起来呢?竖起来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快乐书写,写好生字
1.出示“扇、痛、遇”3个生字,认一认。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结构。
3.说一说在写这几个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扇:半包围结构,竖撇要写得伸展,两个“习”大小略有不同。
遇:半包围结构,捺画要写得伸展,要先写被包围部分。
4、师生书空。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大象 小兔子
耷拉 竖起
设计者聊课
《大象的耳朵》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孩子们一读就会很喜欢。本篇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的内容,所以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识记8个生字②读好文中的疑问句③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第一部分的识字教学:我采用的是主题识字来学会识记形声字“遇、咦、竿、痛”和结合字理识字法学会识记“扇”字和它的多音字,这部分我努力做到的是:识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关注语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疑问句。我采用的教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反复朗读,学会抓住标点符号、语气词和人物的表情来读好疑问句,努力做到:让学生不仅会读疑问句,还会在生活中用疑问句。
教学的第三部分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左上包围的字“扇”和左下包围的字“遇”的特点,通过观察孩子们懂得了写好汉字的两个方法:认结构和抓主笔。
老师们,教无定法。以上教学思路仅供参考,真诚欢迎您的批评指正。关于低年级的教学有两点建议与您共勉:
一、扎实有效:没有低年级老师的婆婆妈妈,就不会有高年级老师的潇潇洒洒。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法,都要让孩子们乐学,趣学,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方法应多样性,要重视字理识字和语境识字,激发学生去发现中国汉字背后的魅力。
二、朗读教学:读是第一,读是重点,读是门面。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书至少要占本节课教学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会读、乐读、擅读”,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词、品句和品段,读出画面,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本真体验。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1:2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40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