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濮玙)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
这是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第1篇
1.诵读全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设计
(一)
一、解题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记”,古代一种无固定模式的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且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二类。
二、朗读 正音
谪守zhé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hui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潜形qián 樯倾楫摧qiáng jí 薄暮冥冥bó míng
岸芷zhǐ 汀兰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志xié
三、学习第一段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增其旧制:增,扩大。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以,来,表目的的连词。
[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代的贤士、名家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成语]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具)兴
2.理解
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小结:写作记缘由。着重说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四、学习第二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⑵ 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⑶ 概述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及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⑷ 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指导学生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⑵ 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⑶ 揣摩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思考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精彩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2、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文献法。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示范朗读磁带、录音机、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资料展示,创设氛围,走近范仲淹,走近岳阳楼,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力求读得通顺、流畅,读得铿锵悦耳,声情并茂;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尝试背诵课文。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第3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上周我们学校进行了语文组公开教学,我讲的是《岳阳楼记》。它是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名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古代优秀作品的美,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经过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后,我思考了很多内容,接下来我就谈一谈讲这一课的感受:
一、自主预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教学安排,利用早读时间认真督促学生预习。而预习的方式就是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让孩子们先自己阅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他人听,再把一些难解的字词做上记号,带着问题去看注解或查阅工具书,主动解决;然后带着问题或学习成果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互相探讨,力求得出结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只把需要强调的字词句加以提示,学生就能基本把握文章内容。
二、朗读与品味意境相结合
古文学习最大的难点在于语句的理解,为突破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诵读,以读促悟,同时借助多种形式进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句子的翻译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必要时教师才作相应的指导。课堂上,我抓了几个重点句进行赏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品味了文章的意境。
三、理解内容与体会感悟相结合
简介作者时,作者的被贬遭遇与其崇高远大的政治抱负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文章主旨,他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旷达胸怀与崇高的忧乐观,更是探讨的重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学完文章之后,我还要求学生在日记上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以便进一步巩固德育效果。
四、教后反思
学完这篇名篇,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课上我虽然注意了努力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但缺少具体学法的指导,如:翻译时,对于句子中省略的成份、词序的调整等,没给学生作具体的指导,这是今后应该注意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强调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习、领会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对于语言品味,尤其是三四两段的景色描写这一块有所忽略,《岳阳楼记》不仅思想性很强,也是一篇写景美文,而我忽略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会,减弱了这一名篇的欣赏价值。
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第4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
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_。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
1.对照书_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
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
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然则、极、_人、得无异乎
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重点句子的赏析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_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记的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本文发布于:2024-03-29 19:1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37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