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叶友金)
节水灌溉论文写作范文(精选5篇)(2)
论文范文二
题目: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 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同样也是十分庞大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水资源的紧缺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的发展。面对农业日益严重的用水冲突, 我国应当及时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发展, 充分认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 农业的发展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使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了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就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本文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希望本文能够给我国农业的相关从事人员提供技术升级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节水灌溉; 水利工程施工; 施工技术; 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 农业发展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目前, 我国农业灌溉技术普遍使用的是地面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技术虽然具有能够有效对地面水分进行补充、操作简单方便等多方面的优点, 但是却存在着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 十分不利于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西部地区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地区, 同时也是我国青稞种植的主要地区。因此, 在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和个别地区用水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的大力发展才有效改善农业灌溉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提升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具备地面灌溉的所有优点还妥善解决了地面灌溉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因此有理由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投资力度, 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使节水灌溉技术尽快得到普遍应用。
1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概念。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使用最少量的水而达到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这种灌溉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主要通过滴灌、喷灌、微灌、
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技术来实现使用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最佳的经济利润和经济效益。
2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2.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专业人士对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对世界人口的预测, 到二零五零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九十亿人。庞大的人口数量对粮食的需求将在如今的需求水平上再增加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百。面对全球水资源不断减少, 而水资源需求不断多的情况, 淡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中最为严峻的问题。如何突破淡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限制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2.2 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行, 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在缺水时得到及时的灌溉, 提高了灌溉效率和实际灌溉效果。同时节水灌溉技术还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人力的使用, 在实行灌溉的同时还能实现施肥、除虫等功能, 避免了再通过人力单独对作物进行施肥、除虫处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最大意义在于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放眼全世界,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 这百分之二十七的耕地却生产出了占全球粮食生产总量百分之五十五的粮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 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大量节约了水资源、电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果。无论从将来还是现在来看, 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3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技术。
3.1 地面浇灌法。
地面浇灌法是一种使用时间最长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较为传统的浇灌方式。这种浇灌技术可以作为某一种浇灌方法是否符合节水标准的衡量标准。通过对水流量和畦的规格这些主要衡量标准, 来达到节水的目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农业浇灌经验来看, 我国可以采取一些体积较小的畦来实现节水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节水效果, 也应当对传统的人工开渠放水的的方法进行改进。增加睡去闸门, 通过闸门孔来进行放水输水工作, 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在放水口处发生渗水现象对水资源的浪费。
3.2 喷灌式浇灌法。
喷灌式浇灌法主要是指, 在一些需要浇灌的地方, 安装专业的喷灌设备。通过较强的水压, 把水输送到喷头, 在空中形成水幕来对较大面积内的作物进行浇灌。这种浇灌方式可以通过电脑控制, 无需人力进行监管便可以自行完成农作物的浇水工作。喷灌式浇灌法适用于对水分需求量较少, 干旱类的农作物。适用于我国空气湿度较大, 气候温和的温带平原和丘陵地区。
3.3 滴灌技术。
滴灌法是目前我国农业运用面积较广, 同时也是功能最多的一种浇灌方式。这种浇灌方法是在植物的根部铺设带有孔洞的塑料管道, 通过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 并且水分通过孔洞的滴头缓慢流向植物的根部。这种浇灌方式, 是一种十分精细的浇灌方法, 它只有在农作物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浇灌工作。直接对农作根部的土壤进行浇水, 方便植物根部对水分的吸收,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淡水资源在运输途中和下渗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浪费。同时, 在采用滴灌法的前提下, 人们可以利用水溶性较强的肥料、农作物生长调节剂等通过滴灌技术来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调节。减少了人为作业的次数, 也提高了肥料的吸收率。
3.4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与滴灌技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都是通过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 对农作物根系的局部土壤进行湿润。但是微灌技术是使用专业的微灌设备用最少的水量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最大化利用水资源的技术手段之一。
4 影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因素4.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复杂的环境因素往往会增加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施工难度。通过对我国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实际施工环境的总结,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往往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因此, 在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环境勘察工作, 采取合理的科学的设计方案。同时要注意的是,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与其他水利工程施工不同的是, 节水灌溉技术还需要具备灌溉、输水和挡水的功能。因此, 在实际的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 保障施工质量。
4.2 天气气候因素。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增加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由于节水灌溉技术施工的场所往往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施工, 因此季节变化导致的水量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要选择在河流湖泊的枯水期进行施工, 而采取的施工标准要能够满足河流讯水期的安全标准。做好河流的截流和导流工作, 保证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
5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要点。
5.1 水源井施工。
水源井是节水灌溉工程的中心也是基础。在对水房和井房的施工时, 要充分研究当地的土质地质情况和地下水资源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并且使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如果当地地表水资源较少可以合理开采使用地下水。所有的工程施工都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工程实际需求, 保证水源井施工的质量, 才能更好的方便后续工程施工的进行。
5.2 地下管网施工。
地下管网施工中, 要充分考察当地的土质情况,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管道的开挖。在进行挖掘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开挖, 保证管道挖掘的深度、宽度都符合实际工程需要。在挖掘工作完成后, 要对坑道内存在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 保证管道铺设的顺畅, 防止管道破损发生漏水事故。
6 结语。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日后的技术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针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相信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能够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沈忱, 诸传华, 吴仁水, 等.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探讨以萧山区为例.农民致富之友, 2017 (06) .
【2】李东.大型灌区自压高效节水工程骨干管网施工技术要点刍议.水利技术监督,
2014 (06) .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04:0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35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