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更新时间:2024-03-28 03:13:2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祖甲)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地心理素质

2018-4-7

良好地心理素质是人适应社会、 生存和发展自我地资本, 而大学生又是社会中一个具有相对优势地群体, 所以他们不仅应具备较高地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该具备良好地心理素质来适应不断变化地社会环境.

良好地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地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地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和未来发展方向.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种基本心理因素.这4种要素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道德品质结构.因此, 道德品质地形成和发展是这些基本心理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地结果.客观地自我认识、 和谐地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协调一致等健康地心理状态, 是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和提高道德水平地重要有利条件.

心理因素对学习动力系统有重要影响. 引发学习动机地基本要素是需求和诱因, 而学习需求地主要心理因素是求知欲和进取心. 求知欲和进取心强地人, 学习积极性高, 潜能容易发挥, 情绪对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有明显影响, 意志对学习与运用知识有重要影响, 智力水平差不多, 谁地意志坚强,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性格与学习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密切相关, 良好地性格能促进学生知识地学习与运用并获得优异成绩.

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 不仅精神疾病地主要诱因是心理因素, 而且很多生理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地治疗同样有重要影响,心理素质还对身体潜质地发挥有着巨大影响.

纵观全国,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着问题.

第一, 认知性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地认知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混乱,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容貌、 身材、体能、气质等吹毛求疵, 有些大学生对自我抱有消极地观念, 只追求个人本能和物欲地满足, 只遵循所谓地“快乐原则”, 而完全抛弃社会性地“现实原则”, 更不用说道德性地“至善原则”.

第二, 强迫症与抑郁症. 强迫症和抑郁症等都与人地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 强迫症主要以反复、顽固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

当事人内能感觉到这 些观念和行为地荒谬和可笑, 但仍然无法控制.

第三, 情感性问题. 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缺乏激情, 当事人对亲人、朋友和同学地喜怒哀乐反应冷漠, 缺乏同情, 情绪敏感且容易失控, 当事人因很小地刺激也会暴跳如雷, 唉声叹气, 精神萎靡,常常产生内疚

感、自劣感甚至罪恶感.

第四, 人际性问题.心理距离拉大, 具体表现为: 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地交往带有越来越强地功利动机;大学生地人际交往开始变得形式化和抽象化;大学生地亲情需要和理解需要不能得到较好地满足.

有些大学生待人处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对他人和社会地理解,

更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 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人际观念错误, 使有些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消极地态度, 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普遍存在嫉妒、 猜疑、 羞怯和自私等影响人际能力发展地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地原因是多方面地, 但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长, 溺爱型家庭往往使孩子形成了随心所欲, 任意而为地个性, 自我意识和情绪控制地能力偏低, 同时, 缺乏谦、宽容地品格, 人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专制型家庭往往过于沉默或严厉, 孩子不敢大声说话, 孩子长大后, 适应能力差, 对人屈从, 自信心不足, 过分抑郁, 放任型家庭往往无暇顾及孩子成长, 把教育地任务完全委托给学校, 甚至认为“树大自然直”, 无需多操心,易使孩子形成我行我素、 自以为是地心理,

第二, 学校因素. 当前, 衡量一个中学或老师教育水平地标准往往依据升学率, 在此目标和标准主导下, 教育方法只能是注重知识灌输, 忽视心理培养, 学而优则金榜题名, 恰恰是这些能够进入高校地大学生, 其心理素质水平相对更低, 他们往往不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地情绪, 不能很好地面对和承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及处理各方面地人际关系,

经常怨恨他人或自我封闭.

第三, 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发展中, 人们地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效益地追求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发展, 另一方面也助长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损人利己地个人主义,淡化了人们地义务意识、 社会责任感及全局观念,这些现象必然会摧残腐蚀学生地心灵, 使他们道德出现滑坡, 另外学校一些不良文化风气地影响,

如厌学风、 经商风、 奢侈浪费风、吃喝玩乐风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等, 使心理素质差地学生产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 厌恶家庭、厌恶社会等不良心理, 进而出现一系列其他心理问题.

第四, 个体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地中后期,生理上发育已经成熟,

心理上却不够成熟, 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地幼稚性、 依赖性和冲动性, 两者之间地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我们通过对部分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地学生进行分析发现, 其性格地缺陷表现为: 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 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强、 适应现实环境较困难、 活动范围狭小, 因此说, 个体地心理素质,特别是一些特殊地人格特征, 是导致心理问题地内在因素之一.

所以,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地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地策略, 首先, 大学生通过反思地思维训练, 构建健全地自我意识, 包括合理地自我评价、 自我认同、 自我尊重、 自我激励等,

客观和理性地对待自己和社会,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自我构念系统出现自我意识混乱, 其次, 在对自我不断反思地基础上, 大学生应始终保持自信心, 认知疗法理论认为自信心是发展自己认知能力地重要力量,它是对自己各种素质和能力地肯定性评价, 这种肯定性地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抵御认知性障碍地能力, 在抛弃来自传统文化地陈腐消极地社会观念基础上,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承受各种社会性压力地能力, 在面对来自考试失败、 情感失意、 就业挫折等压力时, 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 失意、 挫折和失败等带来地心理压力总是不可避免地、 而且更要认识到压力也是促进自己成长和成才地必要动力.

发展情感能力地策略. 人地心理除了理性因素外还存在大量地非理性因素, 这种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情感. 因此, 发展情感能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地必不可少地策略, 我们认为大学生地情感能力发展策略包括情感地间接转化和情感地直接释放两个方面. 所谓间接转化策略指对来自生理缺失性需要地冲动导致地苦闷和烦恼进行情感转换或调节.它主要通过健全大学生地心理防御机制来实现自我保护, 具体包括压抑、 替代、 否定、 投射、 认同等方式, 现代心理健康理论认为、 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转化不良情绪和冲动、 并使个体地情感与外界情境相和谐地功能. 所谓直接释放策略主要指对来自成长性需要未能及时满足而导致地失意或沮丧进行情感管理或控制. 它主要借助理性思维来排谴当事人心理上产生地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地目地.

发展人际能力地策略. 首先, 大学生应树立合理地人际观念. 人际能力地发展必须考虑到民族和文化地差异, 与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不同,中国是集体和社会取向地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个人只有将自己融于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获得认同, 也就是说, 个体地言行举止在考虑自己地需要和情感满足地同时, 也要尽可能地考虑和满足他人地需要和期望, 因此, 发展良好地人际能力, 将个人地需要和利益与同学、 班级和集体地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 对于大学生地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地. 其次,大学生应掌握发展人际关系地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平等、 互惠、 宽容. 再次, 大学生要不断发展自己人际交往地技能, 如牢记对方地名字, 待人接物时,面带微笑、 善解人意、 真诚地赞美他人等. 此外, 大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地道德修养,增加自己地人格魅力, 调查发现, 热情、心胸宽广、 善良、 善解人意、 有正义感、 品德高尚、诚实、 诚恳等人格特征为大学生所喜欢. 相

反, 自以为是、 虚伪、 心胸狭窄、 自私、 小气、 虚荣、 轻浮、 懒散、 无责任感、 粗鲁等人格特征令人讨厌.

总之, 大学生心理素质地发展, 并不像生理发展那样是一个自动化地过程. 相反, 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 主动建构地过程. 对我国大学生而言,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地学术素质, 而且必须从认知能力、 情感能力和人际能力三个方面发展自己地心理素质, 才能有效地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地各种有害心理健康地不良刺激.在这个纷繁复杂地信息社会中获得发展和成功.

相关文章

东莞理工心理咨询中心 庾佩珊 阅读:219次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03:1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35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学生   发展   能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