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宫婉兰)
2011年上海市高考作文解析及佳作
【原题】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审题】
从2009年、2010年2011年的作文题可以看出上海作文题两个显著特征:二元性与思辨性。2009年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出“继承与创新”、“个体与整体”、“个性与模仿”等两元结合论题。而2010年可以找到“舍与得”、“眼前与长远”等二元结合论题。而2011年直接给出两个相反命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可以写“一切都会过去”,也可以写“一切都不会过去”,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写,结合起来也不是平均用力,只是两者有所侧重。
考生首先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忘记,笔者以为,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等负责影响,伤痛类的事情可以忘记,可以让“一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即为释家所谓的“放下”。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词、名人的精神等高贵性的事物永恒流传,这些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要传承。
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角度入手,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系,本质则是“衰朽与永恒”,但立意的角度没法多样,只能辨证地论述“变与不变”,“朽与不朽”。深入论述的展开一定在于探究各自的原因。
【佳作】
停驻韶华
一考生
席慕容曾经说:“在我们的生命开始之前,世界早已存在;当我们的生命消逝之后,世界会一如既往。但我们的努力也已留下印痕……”
逝者如斯,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泓,看似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向前,但当我们在这个节点追求着什么,执著着什么,努力着什么,这些记忆会化为你心中,甚至是历史中温润如玉的永恒。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时常会说:“一切都会过去。”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再关上灯,告诉他黑暗只缘于暂时的停电。这或许能暂时慰藉他的心灵,但等这一切都过去了,时间早已冲刷了生命的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他自己也是这样践行着的。双腿的残疾是命中注定的事实,可是他还有双手,还有灵魂,还有梦想。当这一切都绽放时,他依然留住了他的韶华。“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绷紧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的角膜、肝脏,则在另一个生命里获得新生。关于史铁生的一切都没有过去,对于所有面临劫难却又不言放弃的人而言,韶华永驻。
面对生活的态度,有太多值得生发的地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赞子瞻等四人,即使没有显达的文章,凭借他们的人格,依然可以永驻历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如是说:“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同于世人感叹人生苦短,壮志未酬,苏轼在飞逝的时间里,依然能寻求不变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即使乌台一纸诗,黄州千里路,周围的胜景依然是诗情的催化剂。达观的胸怀,让他心中的郁结如云淡风轻般逝去;但他的身影,却被文化历史的长卷“扣留”。
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此刻的奋笔疾书,是为了未来的希冀。这些书海中的日子终将离去,但当我们踏入社会,这段岁月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重要的品行上的铸造,是对梦想之花在风雨兼程后开放的自我肯定。这段大家一起向未来迈出双脚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永远不会。
只有那些努力过、释怀过、执著过的人才会懂得:停驻韶华,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都不会过去。
【点评】
这篇夺魁之作,优点主要有二:一是内涵丰富,论述严密。开篇结合名言推出观点(侧重于“不会过去”,认为“一切荣辱、悲欢、穷达,都会被推搡向前……停驻韶华,这些又都不会过去”),颇有力度;主体部分列举史铁生、苏轼两个实例,阐明“停驻韶华”离不开不言放弃的态度、乐观豁达的胸怀,并联系“我们”今日的拼搏,指出“这段大家一起向未来迈出双脚的日子,又怎会过去呢”。全文层层推进,显现出严密的分析过程。其中“当一个人遭遇磨难时,我们时常会说:‘一切都会过去。’可在我看来这是一剂毒药”,可谓真知灼见;而“将一个瞎子带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的比喻论证,则形象生动,耐人咀嚼。二是行文流畅,感情饱满。“历史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时间如捞不取的指间清泓”之类的表述,得体、大气;“‘合欢树’成了多少游子心中的归宿,那根绷紧的‘琴弦’在多少失败者心中摇曳,他的角膜、肝脏,则在另一个生命里获得新生”等文句,字里行间蕴满深情。此外,拟题富于诗意,且行文中注意反复点题。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一考生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未能躲过一场风波: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希望这场风波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
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性错误,虽然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
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泡汤。
我感动于这样一种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任何权威都能持“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的“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看到它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
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的借口,企图将真理掩埋时,又有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
“一切都不会过去”,这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
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隐藏在表面和谐底下不和谐的元素,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悲哀呢?
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从而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是社会的良心。
【点评】
文章洋洋洒洒千余言,将题意阐发得大气而深刻。作者的观点很明确――“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从而守住最后的底线”。就是说,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对某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内容上切合要求。一个中学生能放眼世界,回眸历史,关注现实,思考自我(“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把“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揭示得淋漓尽致,实属难得。毫无疑问,这是一位有大关怀的优秀学子。
直面
一考生
大卫的铭文说:“一切都会过去。”这是他直面过去而获得的战胜苦难的勇气。
契诃夫笔下人物的铭文说:“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他洞悉人生冷暖后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呼喊。
在我看来,“直面”远没有“经历”那么简单。直面的力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后世都是大有裨益的。
巴老在日暮之年,并没有把时间留给颐养天年,而是通过《随想录》反思自己。他回忆了文革时期那段惨痛的历史,没有对时代加以苛责,而是将自己作为反思对象,在本已“伤痕累累”的心灵上再撒了一把盐。“一切都会过去”并非人们苟且过活,为自己所处的逆境
加以粉饰与安慰的借口;而应该像巴老这样,让这“都会过去”并且“都已过去”的历史在自己身上留下永恒的价值。直面的力量,造就非凡的气度和价值。
同样经历过文革的季羡林,也在之后写下了《牛棚杂忆》。与巴老不同的是,他没有对个人有太多的苛责,而是通过一种温和的反思,警醒世人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一切都不会过去”并非失意者用来压抑自己而永远郁郁寡欢,而是通过对过去逼真的叙述,用“血与泪的代价”,发出振聋发聩的警世钟声。
大卫、契诃夫笔下人物也好,巴老、季老也罢,他们对“一切会否过去”的探索与追问,力量之源便在于他们对真相的直面。“一句真话的分量比整个世界的力量还重”,这是索尔仁尼琴的名言;“诚实的力量甚于热血”,这是布罗茨基的警句。
在直面真相之上,一定需要一个温暖而光明的人性路径作为指引。“这个世界其实挺冷的,所以需要一团火”,作家迟子建如是说。无论“会过去”的物质现实,或永远“不会过去”的精神影响,让身处逆境或遭遇黑暗的人们有一个温暖的去处才是终极目的。迟子建的《白雪乌鸦》,还原了一百多年前哈尔滨的那场鼠灾,这让我想起了那部曾获诺奖的《鼠疫》,她同加缪一般,用真实的笔写下面对灾难时人的恶与贪欲,以此复苏人性的温暖和善良。
可是当今文坛,正如余杰批判的那样:不是没有“大师”和“大师之作”,而是缺少真实的生活感受和说真话的勇气。有的只是沉迷于郭敬明式的深度梦呓中,或是频繁沦陷于为权利的歌唱颂歌中。
我想: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偏离贾平凹所言的文学的“大道”――对真实和心中某种价值的坚守。直面和直面之上温暖人性的指引,让“无论会否过去”的一切,纯正而美好。
【点评】
这位考生从“直面”人生切入,将“会过去”与“不会过去”合在一起写,把主题确定为“说真话”,其构思很有新意。短短一篇文章,列举了当今文坛大量的人物、作品、名言、事件(比如“在直面真相之上,一定需要一个温暖而光明的人性路径作为指引”这一段,举迟子建创作《白雪乌鸦》为例,先引作家言论,展开分析时又类比
以加缪的《鼠疫》),并发表了独到见解,可见作者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认识水平过人一筹。
不要让“过去”成为过去
一考生
昨天是今天的过去,今天又是明天的过去。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我们并不应该真的将过去沉到历史的车轮下,相反,对于过去我们是不应遗忘,而需铭记的。唯有懂得尊重过去,珍视过去,才能够更好地支撑起整个民族。
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担心自“80后”以下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会沉溺于如今生活的花花世界,而忘记国耻,忘记一个民族应有的荣辱观而成为“垮掉的一代”。
事实上,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这可能“垮掉的一代”时,却忽略了已经面临严重考验的文化遗产。
从南京宋美龄故居变成纯商业性的餐饮场所,到豪华奢侈的景福宫会所,再到比邻西湖的各种高档娱乐场所,越来越多的“商界精英”为求商业利益而入驻这些充满文化气息的独一无二的“过去”,使之沾上腐败之气,染上铜臭之味。
比如已被南京某知名餐饮企业接洽后的宋美龄故居内,已无丁点历史的遗迹,取而代之的是与一般餐厅无异的布局、摆设。与当初无异的,恐怕也就是房子本身的空壳与那些树木花草吧?
较之已经萧条的美龄故居,上海的马勒别墅还算保留得较为完整。其周边环绕的树林,俨然将其与都市隔开。虽已改造为豪华酒店,但房内整体布局仍为当年原貌。甚至连领班也没有,而是由一名总管家来打理事务。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当年主人之间的交谈,当年的战火……听,“建筑在歌唱”……
这些“过去”是一个民族异于其他民族的标签,一个民族正是由这些“过去”而支撑起,而构成的。
倘若失去了这些“过去”,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也将失去,只留下一个空空的肉体罢了。只是人们往往只在乎这肉体,而忽视对“过
去”的保护与追求。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老建筑遭到破坏,遭到强拆。
试问,这些留有典雅气息、会唱歌的建筑被连根拔除后,中华民族又与那些只有冰冷钢筋水泥构成的民族有何区别呢?
不要让这些“过去”真的成为过去,这一切应当都不会过去。
保有这些“过去”,爱国主义才不会变为空谈。
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
【点评】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文章永远是最受欢迎的类型。本文以现实中我们常说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为立意点,以南京美龄故居的商业化经营等为例,鲜活地向读者揭示了文化遗产遭侵害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意识与历史意识。这对于“90后”考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相信这也是此文受到阅卷老师一致好评的重要原因。此外,文章很讲究章法,前面写“‘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后面强调“保有这些‘过去’,爱国主义才不会变为空谈”,前后文贯通一气。
真的过去了吗?
一考生
“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乍看矛盾的铭文出自两位伟人之手,仔细想来其中暗含着深意。
一切都会过去,过去的是经历,是故事。那些为人称颂的丰功伟绩,成王败寇的典故,终将随风而去。“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剩下的只是一堆白骨和一个“枭雄”的称号。历史不为任何人停留,不断走向下一个篇章。
但真的过去了吗?
也许并没有。不会过去的是那些故事所留下的精神。过往在形式上离我们远去,却化作了记忆永远保存在我们的脑海里。一切都不会过去。
大卫的话有着它特定的时代意义。它提醒战士们在胜负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胜不骄,因为胜已过去;败不馁,因为下一场战争
输赢未定。这样的教育也是我们从小接受的,但在今日,光是抱持着“让它过去”的信念,一味展望未来,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更要看到的是“一切都不会过去”。失败过去了,失败的原因却不能被放过。那是下一次胜利的砝码,是我们前进的基石。因此,我们才不能放任“过去”就这样过去了。只有站在“过去”之上,才能触碰到梦想中的未来。
每一次跌倒都会留下伤口,每一次前行都会留下足迹,它们是“过去”留下的凭证,是我们拥有的宝贵财富。我们的人生历练是一块一块的铺路石,让我们踏着“过去”向前进发。抓住了“过去”,不让它过去,是成功的法门,因为每一次进步都要依靠“过去”来完成。
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进化着,那些关于社会的“过去”也不会真的就这么过去了。矿难没有过去,我们借着灾难的经验成功进行了48小时生存演习;药家鑫事件没有过去,我们因此开始反思和关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发现了高等教育的不足……当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变时,那些过去的社会事件却并未过去,像落花变作春泥一样,它们变作社会反省和进步的动力,滋养社会的生长,成为了社会成长中的一部分。当过往被赋予如此重大的意义,又怎会轻易地过去呢?
一切都不会过去。那些逝去的,曾经无一例外地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推动着每一个人的成长,督促着社会不断完善,也聚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内涵。历史,并不意味着遗忘。
带着“过去”上路,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点评】
本文的特点在于:思想朴实,说理深刻。开篇紧扣材料入题,规范而合理;第三段的自然一转,表现出作者在驾驭文章结构方面的功力。“失败的原因却不能被放过。那是下一次胜利的砝码,是我们前进的基石”,这样的观点出自高中生笔下,难能可贵;具体论证中,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行文用语凝练流畅,像“为人称颂的丰功伟绩,成王败寇的典故,终将随风而去。‘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而今安在”等,简洁明
了;“每一次跌倒都会留下伤口,每一次前行都会留下足迹”、“带着‘过去’上路,我们才能走得更远”等,则言简意赅,意蕴颇深。文章启发我们,只有思想成熟、语言过关,才会有考场作文的成功。
这,是一种选择
一考生
得知小布什卸任后的职业是农民时,我惊讶了。
可当我深入了解到他生活的内容,是每天为马洗澡、管理农作物、躺在草垛上看星星后,我笑了。
我读懂了他的选择。
的确,正如两句铭文所说的那样,“一切都会过去”,同时又“一切都不会过去”。
它们各自有各自的道理。让一切“过去”抑或“留下”,关键在选择。小布什任期结束后,选择了华丽转身。任职期间的“一切”荣誉、镁光灯、无穷的非议“都会过去”,可是剩下的“一切”――历练、质朴以及悠长的平和,却又“不会过去”。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塑造了一个虚荣的玛蒂尔德的形象。可当她弄丢了那条“珍贵”的项链后,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偿还――十年如一日地与疲惫、贫困打交道。那种生活一定痛苦而难以忍耐,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这十年的人生?她的道德并没有格外高尚,她虚荣的劣根性或许依旧存在,但正是一个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文末,命运的车轮与她开了个大玩笑:那条弄丢的项链是赝品。我猜想她会错愕,可最终会吁出一口长长的气,感叹一切的结束。她,选择了让“一切过去”。
近来,热门的“中国达人秀”又涌现出一对感人的“蜘蛛侠”夫妻。节目热播,他们收获了不小的知名度。可生活拮据的他们,对所有的捐助一概不收,每天依旧推着小车去摆摊,每天依旧在收摊后去公园唱歌,每天依旧积极地生活。他们知道,贫穷是他们的财富。
因为贫穷,他们才能活得自在、轻松,梦想也少了些许重量。突如其来的捐助,只会让这样简单的快乐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选择了让原本的一切留下。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处处存在:黑心商家选择让道德“过去”,却“留下”了媒体的报道,市民的恶评;不法分子选择让法律“过去”,却“留下”了斑斑劣迹与一身囚衣……
那么,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选择:让生活中的一半苦痛、挫折与悲伤“过去”,换来愉悦与幸福;让生活中的另一半苦痛、挫折与悲伤“留下”,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警示。
是啊!这么看来: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都不会过去!
【点评】
此文主要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内容上别具一格:开篇由“小布什卸任后的职业是农民”入题,这个故事夺人眼球;在第二则故事中,作者发挥想象(“我猜想她会错愕……”),旧例新用,颇显匠心;第三个故事关注现实生活,给人有益的启迪。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列举反例进行对比。全文扣题紧密,结构完整,自自然然地写来,在轻松的叙谈中讲清了相关道理。
风中的余香
一考生
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留下的诗歌千百年来仍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消亡,但那自由民主的星火生生不息,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古,永不逝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磨成粉,魏忠贤将它一口吞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这才放下心来:如此,你还如何上书、进言?他却不知道,自己饮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历史上一曲悲壮而永恒的绝响。
一切美的东西,都值得成为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内核也正缓缓显
露它的精华。时光流逝,更能让我们看清一样事物的真正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完整而清晰,对画它的人来说,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伤痕累累,却更能承载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风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留下了真与美。
是的,一切又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年代,你是否闻到了风中的余香?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人生活的地方,必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发扬光大。如此考虑没有错,只是许多文化,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传统的审美观念或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其实从未从我们身边消散;面对硬性地想挽回其地位的纪念形式,我们反而会感觉它们逝去的姿态。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也能找寻到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吧,它们,只会在风中散逸。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点评】
此文着重思辨的是“一切都不会过去”,兼及“一切都会过去”。作者的观点在于“思想与美”,“在它们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永不逝去”。围绕中心论点,先用东林党人的傲骨与敦煌飞天壁画为例进行论证,得出了“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这一分论点。作者的思路并未停留于此,接着,又联系当今时代,辩证地分析“硬性地想挽回其地位的纪念形式”之不足取;并发人深省地提出问题:“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也能找寻到一些不灭的精魂?”最后,以一个生活镜头收篇,留下了不尽的回味。文章视野宏阔,材料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学味。
时间过去了
一考生
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是什么带走了“一切”?我想,大概是时间。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早已化为一缕青烟,潜藏在人们的想象与记忆中;而一度横扫欧洲、心志与阿尔卑斯齐高的拿破仑,终不免在巴黎荣军院沉睡。不论秦皇汉武还是凯撒亚历山大,所有的伟业都在时间的冲蚀下归为一片虚无。
是的,一定是时间。自然赋予我们躯体,使我们能尽情地享受物质的快乐;但同时给予了我们限制,当身体的机能走向衰败时,也就是生命走向尽头时,曾经的功名伟业也随之离去,消解在茫茫历史长河里,留给后人一句无奈的感叹:俱往矣!
时间过去了,冲走一切功名利禄。时间真的这么可怕吗?不!不是的。因为我分明看到,在时间的激流间,有几块礁石巍然屹立。
那是牛顿,他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石;那是麦克斯韦,他的电磁理论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建构了坚实的基础;那是毕达哥拉斯,是笛卡尔,是沈括,是徐光启……他们的成就,没有在时间的冲刷下消逝,反而在岁月的风尘里历久弥新。
时间过去了,却带不走科学的力量,理性的启蒙。
块块礁石上,放着一枚枚戒指,上面写着:“一切都不会过去。”那是一位智者的名言。
我又想到陶潜与鲁迅。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致仕归家,过起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只为自己心中的一亩三分地;鲁迅深感民族的危难,弃医从文,用带刺的笔写下血一样的文字,为了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前者坚守,后者激进,相同的是对内心神圣道德的捍卫,对崇高精神的向往。
时间过去了,带不走对善的执著追求。
曹操去了,我们依然从演绎的字里行间对他反复解读,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个曹操;拿破仑去了,他留下一个让后人不断评说的背影。时间远没有那么可怕,在时间的彼岸,生命与生命在此完成了对接与延续。不变的是对真善美的执著渴求,这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
论历史的长河怎样奔腾,我们总要呐喊:时间,纵使你脚下已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让我成为第一千零一名!
时间的长河依然奔腾,冲走一些,冲不走一些,不舍昼夜……
【点评】
“一切”在时间中发生,或消失,或永恒。此文从“时间”切入,用“有几块礁石巍然屹立”的形象,将抽象的理性思考物象化。文章照顾到“过去”、“不会过去”两个方面,而以后者为重点(细分成科学、文学两层加以论述)。综观全文,没有什么惯常的套语,而是以诗意的语句表露内心的追求,像“时间过去了,却带不走科学的力量,理性的启蒙”、“在时间的彼岸,生命与生命在此完成了对接与延续”等,很耐咀嚼。
树与叶
一考生
向窗外望去,是一株合欢树。我见过秋天时它落叶的样子,整片整片地,不久便只剩枝干;也欣赏它此刻繁密的样子,上面尚零星地点缀几朵粉色的未谢的花。年复一年,它一直站着。
树犹如此!人事亦如此。一切都会过去,悲喜、荣辱,这是坦然,是包容,是大度;一切又都不会过去,功绩、文化,这是铭记,是反思,是传承。
蔡孑民先生面对批评、讽刺一笑置之,“我学过一点黄体,才中了翰林”,他的宽容让敌人汗颜;“三不”的第一条,便是“不做官”,高官厚禄他从不放在心上;失意了便去欧洲大学注册入学,恢复书生本色。这样的“坦然”、“潇然物外”,正源于他深知“一切都会过去”。但我们又怎能遗忘,他是如何把腐朽的京师大学堂变成进步的北大的;他是如何拍案而起,说出“北大的一切都只在我一个人身上”;更不用说,他那春风化雨的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这一切,一直被记得,永远也不会过去。
林徽因曾写道:“我算作一个匆匆的过客……此生便是场美丽的梦。”到死,疾病、烦恼、爱恨、功绩全已置之度外,都“过去了”。然而我们不会忘记,她把笔一掷,“这算作什么生活”,从此
“卷起一个包袱,走过一个山坡子松”;不会忘记她带病徒步考察中国古建筑,“男人能上,我也能”的热情与活力;不会忘记她以生命为赌注,唱响国徽浮雕设计的生命绝响;更不会忘记她声响不大却有力的那一句“信仰生在我们当中多少时候了”。我们膜拜在她的美、勇气与至诚的力量面前。这一切,都不会过去。东坡、居里夫人等等,莫不如此。
历史的长河载着我们奔赴前方。我们有过荣耀:汉唐之时天下太平,莫非王臣,莫非王土,何其盛也!步入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列强瓜分,积贫积弱,联军一炬,可怜焦土,何其衰也!然而这一切,不都过去了吗?我们没有沉溺于曾经的辉煌,也没有牢记仇恨,我们勇敢地站了起来,带着荣辱,走向美好的新世界。然而不曾过去的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是流淌千年的中华民族的血。仁、礼、义一直伴随着我们,无论世事变迁,一代又一代,不曾“过去”。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切都会过去”,是要我们以坦然平和的心境面对得失荣辱。三聚氰胺,瘦肉精,毒豆芽,塑化剂……纵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终会平息。但“一切都不会过去”,却要我们牢记、反思、改正、传承,怀着坚定的信仰,去直面这社会的不完满,并尽我们之力,带给它纯净之美。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那一棵合欢啊,树上的叶子落了又生;人类啊,在这宇宙间来来往往。一切都会过去,因为生命短暂,世事沧桑;一切都不会过去,因为我们总会留下痕迹。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又给来者开出一条路来,正如这合欢树,和它纷纷扬扬的叶。
【点评】
此文是作者心声的流露与思想的形象表达。题目、开头、结尾,似乎都是随意地信手拈来,但是,其独特的匠心在行文中隐约显现。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借意象烘托。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本文
所展示的“树与叶”与作者的主观情思互相契合,互相生发,效果不错。二是事实论据多取自课本,但因其典型贴切,说服力很强。三是语言精彩,比如用词贴切生动、句式整散结合等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9:5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30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