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弘仁)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灯 光》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哪些部分是现在,哪些部分是过去;抓住“多好啊!”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美好的憧憬。
2.学习抓住郝副营长牺牲的片段,用心体会郝副营长英勇无畏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夕阳在诉说着一天的美好,黑夜已经悄悄来临,慢慢的把整个世界淹没,,这时你想到了什么来驱走这扰人的黑暗呢!
生:“灯光”
师:灯光对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在黑夜里,你会在灯光下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可见灯光的用处还真挺广,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给夜晚带来光明,它给人们带来方便,是它给了我们一个璀璨的世界,多么平凡而普通,但在这平凡的背后却有一个不平凡的故
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王愿坚的《灯光》,去感受平凡后的伟大!
接下来,我们扬帆起航,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上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课下同学们预习了吗?接下来老师要检查同学们对本文字词的掌握情况。请你读给同位听,希望同位的你帮他及时纠正读音。
师:同学们读得激情澎湃,那就让我们开起小火车,来展示你的识字风采。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可见预习的比较充分,老师感到很欣慰。
三、自读学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哪些部分是描写过去的,哪些部分是描写现在的,请同学们快速的从文中找出。(板书:现在 过去)
生:
师:作者是怎样想到过去,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前两个自然段,找出关键词?
生:通过灯光,和“多好啊!”让作者想到了过去。
师:你真会读书,灯光和“多好啊!”是通往过去的桥梁。(板书:多好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华灯辉煌的天安门广场,你会不由得赞叹道:
生齐:“多好啊!”
师:你会发自肺腑的赞叹道:
生1:”多好啊!”
师:你只是在赞叹这些灯吗?
生:想到了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新中国的富强。
师: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能不使人赞叹!可是!这赞叹声让作者心头微微一震,曾经是谁在作者的的耳边说过这句话?
生:郝副营长
师:“多好啊!”,郝副营长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他又说了几次,每次说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读3-11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师;每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一起告诉老师,郝副营长说了几次“多好啊”?哪个小组来为我们展示郝副营长第一次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的?
生:“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深思着”
指名读这段话,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郝副营长
师: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过电灯。他为什么发出“多好啊!”这样的感叹。
生:羡慕书上孩子的学习环境。
师:是的,他对孩子能在电灯下看书深感羡慕,他想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啊?
生:想
师: 第二次,郝副营长 同样发出”多好啊“的感叹,他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哪各小组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收获。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孩子们都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
师:其实他也憧憬着自己能在那样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请同学们试着读出郝副营长的憧憬。板书:憧憬。
师:从你的神情中老师好像看到了郝副营长的影子,你能不能为大家展示一下。
生1:读
师: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崇高的理想,使郝副营长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生:齐读
四、指导学习郝副营长壮烈牺牲的部分。
在激烈的战斗打响之前,郝副营长满怀憧憬,憧憬着孩子们都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自己也能这样的灯光下学习,可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8——11自然段,说说为什么我们的郝副营长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师:他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生:在文中指后续部队遭到了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师:如果她不点燃那本书,会发生什么?
生:突击连所有的队员会牺牲!
师:是啊!如果你是突击连中的一员,炮弹不断地在你的身边爆炸,子弹一次次的和你檫肩而过,你处地环境怎样?
生:危险
师:请用文中读一个词告诉老师》
生:千钧一发
3·.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
生接读: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课件出示句子)
4·.这一段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抓住了什么描写?
(这一段运用了划、点、举三个动词描写了郝副营长的动作。这样描写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这样描写使郝副营长的动作更连贯,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动作读这一句话。
5.引读: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使突击连的战友不至全军覆没,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为了让这场围歼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郝副营长选择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郝副营长为了赶明儿胜利了,让孩子们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宁愿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他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师: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郝副营长?
“英勇无畏”板书
师:这位英勇无畏的年轻的战士,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就这样走了,带着他美好的愿望,带着他深深的遗憾牺牲了。请大家怀着崇敬和沉痛的心情齐读:
6.出示课件: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7·、读写结合。
如今,我们就坐在郝副营长憧憬的灯光下学习,此时此刻,这普通的灯光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平凡。现在就请同学们写一写面对透过这平凡的灯光,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今天这璀璨的灯光照亮了过去,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英勇无畏的郝副营长,还让我们深刻地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请同学们珍惜这平凡的生活。
作业设计:
1.《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的形象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也是王愿坚跟另外一个作家合作完成的。课下同学们读一读《闪闪红星》
2.搜集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召开“踏着先烈足迹”的故事会。
板书设计:
11、灯光 ↘
↗ “多好啊!”
现在
↓ 过去
憧憬
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六年级语文素养的学习,特别是考虑到我们农村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量比较少,对这类文章接触的不是很多,故理解这篇课文的深刻感情时有一定的困难。
效果分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
的思想。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从而实现操作技能的学习。
这堂课尽管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以及环节的把握和学生兴趣的调动上来讲都不失为一节精彩的课。
教材分析
《灯光》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教材中的人物为了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灯光》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qí zhào yào hóng wěi jiān miè zán men
( ) ( ) ( ) ( ) ( )
zì zhì zǔ jī chōng jǐng cuǐ càn qī hēi
( ) ( ) ( ) ( ) ( )
二、补充成语。
( )精会( ) 震( )动( ) ( )( )一发
三、选词填空
微弱 憧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1.孩子们在( )的灯光下读书。
2.正在( )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3.渝北这颗( )的明珠镶嵌在重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4.阿明在( )之际,捡起了身旁的菜刀,往那罪犯身上扎了一下罪犯倒下了。
四、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拿”的词语。
1、妈妈( )着篮子去买菜。
2、人们( )着红旗来到广场。
3、芳芳( )起碗大口大口地吃饭。
4、小红( )着灯笼来到院子里。
五、缩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闪动的红星
公共汽车,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窗口。在它那有限的空间里,四面八方的来客偶然相聚,转眼间又悄然分手,似乎平淡无奇。但是,一件小事却久久地留在我的心底。
初春的一天,我从东单几乎是被脚不沾地拥上了公共汽车,目光被一位靠窗坐的老吸引住了。他年近花甲,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帽徽领章衬托下,显示出一种不言而喻的威严。在这喧闹、拥挤的公共场所,依然挺直腰板,两手放在膝盖上,保持着特有的风度。
车到西单,我终于有了一个座位,站得僵硬的双腿得到解脱。又是一站,从车门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售票员忙帮她找座位:“哪位给抱小孩的让个座!”我本想站起来,可又觉得站着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老扶着椅背站起来,“来,坐这儿吧!”那年轻的母亲连连说:“别,别,您那么大年纪……”“没关系,我这身板硬朗着呢!”说着,硬把抱小孩妇女按到座位上。
看到这情景,仿佛一道无形的命令,好几个人站起来争相让座,老好像宣布最后决议似的说:“好了,就坐这儿吧。”他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小脸蛋儿,笑眯眯的眼角纹路像绽开的石榴花,那头顶上的红五星如云霞,在车厢里熠熠闪动。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比站着的滋味难受得多。我悄悄离开座位,想让更需要的人去歇歇脚。谁知,车子猛一刹车,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平衡。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那老的脚背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当我连声向他道歉时,他却奇怪地向周围人身上看,这真是个古怪的老头。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等别人都下了车才走出车门。当我在人流里往后一扭头时,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还发出轻微的响声,啊!原来是假肢。我心头忽然涌上一种热辣辣的感觉,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望着那一跛一跛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但那鲜艳的红星,一直在我眼前闪动。
1.这位老外貌什么样?
2.老在车厢里做了一件什么事?
3.为什么说“这真是一个古怪的老头”?这里的描写和最后一段内容有什么联系?
4.你喜欢这位老吗?为什么?
《灯光》课后反思
《 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文章叙述的故事离现在甚远,学生对于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知之甚少,如何带领学生走入课文,理解革命先烈能够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因此,在教学时能否找到突破口为学生理解课文作铺垫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训练点以及课文链接,抓住两条线,即“多好啊”和“灯光”,展开教学,
首先,抓题眼,初识英雄形象
教学时,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就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哪几处写到了灯光,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围绕写到灯光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做顺势引导,帮助学生逐层理解,渐渐深入,一边读,一边理解。通过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了解到,郝副营长因书中看到孩子在灯光下看书而憧憬未来,郝副营长为了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书本而暴
露自己不幸牺牲,但却赢得了围歼战的胜利。学生初步感受到郝副营长关心下一代和不怕牺牲的品质。
其次,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
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分别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深入思考,他们在说话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好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让学生从中体会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与同学交流。
细读三处“多好啊”,学生明白,这里“多好啊”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而是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正是对未来的这种美好憧憬,郝副营长才会在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机关头,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找到前进的方向才取得战斗胜利的勇气。此时,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
最后,比今昔,铭记英雄事迹
学到这里,我突然把学生的思绪从战争年代拉回现实,让学生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战争年代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此时,战争年代的苦难岁月学生以有了很多感受,而现在的优越生活学生更是亲身体验,因此课堂气氛以非常活跃。此时,我顺势让学生思考,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靠千千万万像郝副营长的革命
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后,我以我们要牢记这些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报效祖国结束本堂课。
不足的是讲解过多,学习词语花太多的时间。在往后的略读课文中,会放手给学生自学、自悟。
《灯光》课表分析
《灯光》这一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由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语文评价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为化的手段,而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对于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结果评价,应重在评估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除采用传统的书面测验和作业外,应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各学段的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5:4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30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