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曾秉正)
广告与消费心理的论文
消费者是广告的主要受众,为了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企业需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广告与消费心理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广告与消费心理的论文篇一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摘要:在经济社会中,广告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广告要想发挥预期的作用就必须研究消费心理。因为消费需求是广告产生的直接原因,广告是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消费者心理能不同程度地左右着广告的决策与实施;相应的,广告活动能够从不同角度影响或“击中”消费者心理。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和广告学的分析,阐述了消费者心理和广告研究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消费心理;广告学;实施策略
一、概念的界定
1.广告
何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商品广告,就是向社会消费者宣传某一商品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其目的是刺激和诱发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和购买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是商品促销的主要形式,因此,它的对象是消费者,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那么我们的设计师在广告策划及制作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消费者、乃至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心理上做文章,以投其所好和竭诚的优质服务,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2.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购买行为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之后的心理活动。人的情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是情感和情绪产生的基础。需要是人的生理、生存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与动物相比,人的需要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从大体上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商业广告
就是以多种形式和手段诱发和调动消费者的情绪和情感,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和购买行动。
二、消费心理与广告的关系
1.消费需求是广告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一个人正常生活的某种缺乏(需要)被意识到后,整个身体能量就会被动员起来,有选择的指向可满足需要的外界对象,从而引发消费。例如,一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感到口干舌燥,这时体内就会产生对水的强烈需要。当他突然看到一处有供应饮料的摊点时,马上会激起购买饮料的强烈动机,朝着饮料点直奔而去。饮料品种如此之多,买哪种好呢?购买动机的多样性,促成了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广告。由此可见,广告是卖主针对消费者多样、复杂的消费心理,为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手段。其直接目的就是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体,使消费者接受它的观点和所宣传的商品。心理是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一般来讲,广告是通过一定的媒体显现出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及导致某种行为,这样,就使广告与消费者心理产生了一种互为影响的联系。
2.广告是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1)广告唤起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据美国一家商场的实地调查,发现72%的购买行为是在消费者只有朦胧欲望的情况下实现的;真正具有明确购买计划的购买行为,才占购买者中的28%。这个例子说明,在现实的购买活动中,每天都会涌现无数的新产品,有些产品不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且连想都没想过,却突然呈现在你面前,让你来试用,满足你潜在的需要。许多购买者在事先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购买意图和目的的情况下,还是把东西给买下来了。而唤起他们这种潜在的需要,诱发他们的购买愿望,进而产生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便是广告。
(2)广告引导消费。消费者有了一定的需要并注意于某种物品之后,便产生了如何来满足自己需要的问题。消费者这时便进入了获得信息的阶段。一般说,消费者首先是回忆自身的经验,从记忆中获取了有
关商品的信息。但是,记忆中的经验和知识毕竟有限,特别是对于大件贵重物品的知识,更要有求于各种信息源。广告便是提供商品信息的重要途径。消费者通过信息的输入,完成其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与了解,这有助于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大量广告信息的反复传递,形成消费者潜意识中的丰厚积存,并逐步表现为对消费生活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广告所提出的倡导与号召以及提供的相关信息,消费者并不一定就会下定决心购买,还得依*广告采取进一步的有效措施来说服他们,引导他们接受产品甚至是广告所倡导出的观念,以此来吸引住消费群,树立产品及企业的长期威信。
三、消费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的运用及广告的有效实施
广告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告策划。在现代商品经济活动中,市场情况极为复杂,搞好广告策划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各种市场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广告,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产品,对企业形成积极认可的态度,最终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广告策划已经成为企业实践科学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广告策划的前提――抓住消费者的优势需要
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头脑中会形成一个购买决策路径,即我们常说的CDP模型(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其中需求的产生是第一步。只有当消费者产生了相关的需求,才会进一步地展开后续的购买行为。因此,对于企业的广告策划来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所有策划的前提与基石,否则所有的策划都似空中楼阁。
所以,一个好的广告策划,不仅要抓住消费者的优势需求还要敏锐的观察消费者的需求的动态变化,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2.广告策略与消费心理
任何商品都是能够满足消费者某方面需要的,不能满足一定需要的商是卖不出去的。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这自然便决定了消费动机的多样性。不过,诸多需要经常会有一种优势的需要,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科学和经验证明:对准消费者的优势需要作出相应的广告策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3.广告创意与表现形式是针对特定消费群的消费心理来实施的
广告创意及其表现形式总是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来制作的,在不同的市场领域,由于地理变数的影响(如地区、人口、规模、生活方式等),消费者对产品和营销组合的需求不同,广告创意也必须针对特定的市场区域采用特定的创意表现,以达到诉求的效果。所以说如果同一产品有不同的目标市场区域,那么所作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在作广告创意表现之前,必须事先对目标市场的心理作认真细致的考察,找出最佳诉求点,然后围绕这一点,作具体的广告创意。
总之,广告与消费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想消费者之所想,爱消费者之所爱,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2]陈洪.品牌形象树立的消费心理因素.《中国广告》
广告与消费心理的论文篇二
《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研究》
摘要: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研究。消费者是广告的主要受众,为了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企业需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因此关于消费心理与广告策略的研究,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有效进行广告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广告策略
引言
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广告目的而制定的决策方案。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愈加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研究,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使你的产品再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广告策略,你的产品也可能锁在深闺之中,而不为消费者所认知。
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概述
1.消费者心理
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能够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是从广告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早期的消费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收集信息,以便制作更有效的广告。后来,重点转向研究产品设计前后消费者的意见和态度。这样一来,消费者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营销策略与广告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空前丰富,各种文化娱乐更是层出不穷,从供求看,供大于求,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大,整个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是不分伯仲。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立足和发展,就必须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就是通过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来谋求创造、建立及保持营销者与目标买主之间互利的交换,以达到营销者的目标。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调整市场的需求水平、需求时间和需求特点,使需求与供给相协调,以实现互利的交换,达到组织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在众多的产品中购买企业自己的产品,差异化策略是一个最好的出路。就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来说,广告策略在整个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广告策略的制定离不开营销策略,只有在合适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基础上,再采用适当的广告策略,就能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在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之前,就必须能够知晓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只有根据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去制定广告策略,才能使广告起到引起消费者注意、让消
费者产生兴趣、激起其购买欲望并进而促成其购买行动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二、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结果表明,五城市中0岁至12岁的儿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五市儿童月消费总额约40个亿。调查还显示,尽管食品与服装消费仍是城市儿童消费的主要部分,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64.1%;但教育支出已占到相当比例,成为儿童消费的新热点。
(1)对消费决定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
(2)以模仿型消费为主的消费。
(3)消费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总之,儿童的消费心理多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型为主,但有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倾向。
2.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般我们把处于12岁到15岁阶段的消费者称作少年消费者群体。12岁到15岁到少年男女不再是儿童,在这一阶段,少年消费者群体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心理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为追求潮流,创新,学习能力强,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这一年龄段的少年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受街头时尚、明星潮流的影响,而我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少年的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以从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1)影响因素复杂。
(2)消费趋于稳定。
(3)独立意识增强。
3.青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青年是一个购买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对其他消费群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青年具有追求新颖与时尚、崇尚品牌与名牌、突出个性与自我、注重情感与直觉等消费心理特征。企
业营销在消费市场上,青年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认识和把握青年消费的重要性,研究青年消费的心理特征,对工商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活跃和繁荣消费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消费者群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与其他消费者群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求新颖与时尚
(2)崇尚品牌与名牌
(3)突出个性与自我
(4)注重情感与直觉
(5)追求实用、表现成熟。
4.老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卫生和营养条件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得以延长,不少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出生率呈良性下降,进而导致世界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在未来30年里,一些发达国家将会有1/3的人口达到联合国规定的老年人的界限,即60岁以上。而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到2000年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一定的消费能力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银色市场。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有着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品牌忠诚度高
(2)健康类消费增加
(3)注重方便性
(4)经济压力低
在子女成人独立、经济负担减轻之后,部分老年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补偿心理,试图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他们在美容美发、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特殊嗜好、旅游观光等商品的消费费方面,同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同时乐于进行大宗支出。
针对老年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特点,企业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希望的方便、舒适、有益于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同
时,要考虑老年人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娱乐用品和休闲方式。
近几年来,“银色浪潮”在中华大地上悄然涌动,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正在发掘一个崭新的市场——“银色”市场。由于老年人在吃、穿、用、住、行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因此这个市场要求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老年消费者的“银色商品”,并形成相当规模的老年服务市场,我国这一市场也有待大规模开发,并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
5.女性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追求时髦
(2)追求美观
(3)感情强烈,喜欢从众
(4)喜欢炫耀,自尊心强
6.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有人说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并以此游说企业去开发农村市场。关于农村市场的论断自然不错,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拥有9亿消费人口、2亿多个家庭,这个人群真是大得不可想象的。农民消费者群占我国消费者的绝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受各种传统消费习俗的影响很大,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农民消费者群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实用性的消费动机较为普遍。
求廉动机较强烈。
储备性动机比较明显。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深刻。
(2)农民消费的新趋势
1吃的方面。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份
额)有下降的趋势,主食消费下降,高能量、富有营养的副食消费上升。
2穿的方面。衣着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对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等的需求平稳,中低档服装尤受欢迎,但对款式、花色的要求提高。高档服装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
3用的方面。用品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由于近年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农民建房消费逐步转向用的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家用电器类,耐用消费品加快更新换代,对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需求旺盛。
4住的方面。尽管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住房消费支出有所减少,但相对来说,对室内装潢用品的消费需求有增无减。
5行的方面。农民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载重自行车,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小型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消费趋向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美]菲得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控制: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美]戈登.福克赛尔罗纳德.戈德史密斯斯蒂芬.布朗:《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学》(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汪涛:《广告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史有春:《消费者行为》,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
5.张金海:《广告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苗杰:《现代广告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建立:《广告文化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16:2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28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