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缤纷——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

更新时间:2024-03-18 22:52:1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侯保)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佩玉缤纷谢宏雯渊叶长江论坛曳编辑部袁湖北武汉430023冤揖揖关键词摘要铱铱三国至明代本文以三国时期至明代出土的玉佩饰为证曰组玉佩曰源流尧冲牙的具体形态袁并对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考证袁与当时的典籍一一相对照遥袁辨识组玉佩中的珩尧璜尧琚尧上古时代的组玉佩[1]究竟是什么样子袁目的一种玉佩[5]前已无从考证袁清人俞樾曾说院野夫古人佩玉咏于诗袁载于礼袁而其制则经无明文袁虽大儒佩以赠之叶诗窑浴郑风遥冶叶毛传窑女曰鸡鸣曳注院野杂佩者曳院野知子之来之袁珩尧璜尧袁琚杂尧如郑康成袁然其言佩玉之制袁略矣遥冶[2]连东汉大儒郑玄都未曾论及玉佩的具体形式袁这一璜尧袁半璧也冲牙之类遥琚遥袁佩玉名也冶孔颖达释曰遥尧院野玖珩袁石次玉也袁佩上玉也遥冶遥[6]则可能是周代的组玉佩至汉时失传已久袁二则也可能是组玉佩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化复叶离骚曳院野佩缤纷其繁饰兮遥冶[8]可见组玉佩构成复杂遥冶[7]命曳院野玉佩兮陆离叶九歌窑大司袁杂袁并没有定式遥近年来出土了大量周代的组组合了不同的玉佩饰袁所以才能繁复的野缤玉佩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组玉佩组成方式之纷冶袁色彩绚丽袁熠熠生辉袁但每个具体的饰件繁复袁不能以定论[3]遥而对于周代以后的组玉是什么样子袁却无明言遥佩袁我们以出土文物为证袁再对照当时的文战国时期兵祸不息袁佩玉为礼袁不能用于献袁或可窥知一二遥战争袁是时已无用袁遂弃之遥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渊59年冤重订玉佩之制袁野至孝明皇帝袁乃为珠玉叶遥冶周礼贾公彦释曰窑天官窑玉府院野佩玉者曳院野共王之服玉袁王之所带者袁佩玉袁谓尧大佩袁冲牙尧双璜袁皆以白玉冶[9]佩于革带之上者也遥冶[4]又叶释名曳释佩院野佩袁传遥三国时期袁魏国侍中王粲兴造制度袁但汉末又失袁重新倍也袁言其非一物袁有倍贰也遥有珠有玉遥冶从勘定玉佩之制袁这一古老的礼制才传续下来袁这里可以看出袁组佩玉似专指成对佩于腰间并一直延续到明代遥研究与探索15

2012.1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文物春秋一土了成套的组玉佩[10]袁因未被盗扰袁所以出土1998年袁南京仙鹤观东晋高崧家族墓出何处呢钥叶三国志曳中云院王粲野曾祖父龚袁祖父畅袁皆为汉三公冶遥裴松之引张叶汉记曳注曰院野龚字伯宗袁有高名于天下袁顺帝时为太尉冶曰野畅字叔茂袁名在八俊袁灵帝时为司空遥冶[13]其玉佩完整遥其中高崧之父高悝墓中的组佩原始位置基本未被扰乱袁根据其摆放位置袁复原了两副玉佩遥这两副玉佩结构一致袁唯构件略有差别遥每副玉佩可分为三排袁最上面一排是一扁长的椭圆形玉饰袁上缘中部饰五突小连弧袁中有一孔袁下缘为二凹连弧袁分布三孔遥其下一排的中间是稍小一些的椭圆形玉饰袁上缘中部亦饰五突小连弧袁下缘为三凹连弧袁上有一孔袁下有二孔曰两旁各夹以一个半璧袁上有一孔袁下有二孔遥最下一排为五边梯形玉饰袁上缘中部饰五突小连弧袁中有一孔曰研究与探索旁有玉珠两颗袁上缘穿两孔渊图一袁1冤遥向上溯源袁西晋刘弘墓[11]出土的组玉佩渊图一袁2冤与此佩形制相同遥再往上袁可见这种曾祖生活的顺帝时代约为东汉中期袁离重订玉佩之制的汉明帝永平二年不过六七十年袁所以王粲野多识旧仪冶遥叶隋书窑礼仪志曳亦云院野汉明帝始复制佩袁而汉末又亡绝袁魏侍中王粲识其形袁乃复造焉遥冶[14]既然王粲所复造的玉佩之制来自于汉代袁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根据典籍与出土文物相对照袁一一辨识珩尧璜尧琚尧尧冲牙的具体形制遥对于佩玉之制袁郑玄引叶韩诗曳云院野佩玉袁上有葱衡袁下有双璜尧冲牙袁珠以纳其间遥冶[15]叶玉藻曳曰院野佩玉有冲牙遥冶郑玄注院野居中央袁记窑保傅曳篇说佩玉院野上有双衡袁下有双璜袁冲牙尧珠以纳其间袁琚以杂之遥冶卢辩释曰院野衡袁平也遥半璧曰璜遥冲在中袁牙在旁遥纳其间袁纳于衡璜之间遥总曰珠袁而赤者曰琚袁白者曰遥冶[17]从以上所引可看出袁珩有两个袁形状平直而稳袁璜是璧的一半袁也有两个袁冲牙像牙的形状袁而琚则为珠袁位于珩璜的中间遥珩尧琚尧冲牙尧琨珠为佩者袁汉明帝采古文始叶初学记曳引鱼豢叶魏略曳曰院野有双璜尧双以前后触也遥冶又云院野冲袁状如牙遥冶[16]叶大戴礼并不完整袁但仍可根据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玉玉佩形式最早的源头应来自三国时期曹植墓组玉佩[12]渊图一袁3冤袁虽然这两墓出土的玉佩16佩来复原遥上文提到重新勘定玉佩之制的魏侍中王粲袁卒于建安二十二年渊217年冤袁曹植卒年根据墓志记载为太和六年渊232年冤袁可以推测袁曹植墓中出土的组玉佩之形制应源自于王粲袁而王粲勘定的玉佩之制又出自于珩冲牙璜珩琚瑀121.东晋高崧墓组玉佩图一2.西晋刘弘墓组玉佩33.三国时期曹植墓组玉佩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制遥冶又引叶三礼图曳曰院野凡玉佩袁上有双衡袁衡长五寸袁博一寸袁下有双璜袁璜径三寸袁冲牙尧珠以纳其间遥上下为衡袁半璧为璜袁璜中横以冲牙袁以苍珠为遥冶[18]这里说得很清楚袁珩的位置在上下两端袁最上为珩袁最下也为珩袁冲牙的位置是在璜的中央袁为珠遥据此对照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组玉佩袁最上面是一椭圆形玉珩曰中间一排稍小一些的椭圆形玉饰袁据叶三礼图曳应该被称为冲牙袁其形也与人的牙齿正面形状相似袁两旁夹以半璧之璜曰最下一排五边梯形的玉饰袁也应该被称为珩袁玉珠当为琚遥据俞樾叶玉佩考曳所说袁尧袁都为蚌珠袁属于较次的玉石袁野琢而圆之冶遥他同时也认为袁叶保傅曳篇说佩玉有双珩有误袁应该最上为1.上珩2.下珩珩袁最下面的玉饰为冲牙袁而琚则为磬形玉图二东周珩形佩佩袁正面为袁反面为琚[19]里了遥叶国语窑晋语二曳院野白玉之珩六双袁这实在是差之千冶袁韦昭挂其他的玉佩饰[21]注院野珩袁佩上饰也袁珩形似磬而小遥冶[20]综观曹时袁已经有两种不同的珩遥也就是说袁其位置一在上袁至少在东周之袁一植尧刘弘尧高崧家族墓出土组玉佩中的五边梯在下渊图二冤遥叶大戴礼记曳和叶初学记曳中所说形袁均与磬形很相似袁但与野状如牙冶的冲牙则的野双珩冶袁或许来源于此遥没有半点相似之处遥形状不同尧位置不同的两个玉饰袁何以都二被称之为珩呢钥据孙机先生在叶周代的组玉南北朝时期袁组玉佩的制度一直延续着袁佩曳一文中考证袁太原春秋晚期的晋赵卿墓和但其形制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悄然变化遥南湖北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一类玉野龙昌京山1号墓[22]出土的四件玉饰袁从图上可形佩冶袁根据河北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此类佩上以看出为一珩尧一冲牙尧两璜渊图三冤袁发掘报的墨书铭文袁这种野龙形佩冶被称之为野玉珩冶袁位置都是悬垂于组玉佩的最下部遥而中山王墓中还出土了另一种也被称为野珩冶的玉饰袁与出土实例相对照袁常被安排在组玉佩的顶端或当中的关键部位袁其下悬图三南昌京山1号墓玉佩研究与探索17

2012.1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文物春秋图四北齐库狄洛墓玉珩告将此墓断为南朝时期遥山西北齐鲜卑贵族库狄洛渊卒于562年冤墓[23]中出土了一珩渊库狄图四冤尧洛墓中所出的两璜与曹植两璜尧二枚石珠遥南昌京山尧刘弘1号墓和尧高崧墓出的相同袁都是一边一孔袁一边两孔袁库狄洛墓中的石珠也是两孔袁可以推测袁这两墓的玉佩形制与上三墓是相同的遥研太原北齐鲜卑望族娄渊卒于570年冤究墓[24]出土了玉珩2件袁玉璜12件遥从发表的与探图中可见袁其玉璜是从下至上直径逐渐加大索的渊图五袁1冤袁从排列上看袁似乎更像西周多璜181图五21.北齐娄叡墓玉璜2.西周多璜组玉佩组玉佩的形制渊图五袁2冤遥发掘报告只说玉璜12件袁并未详言细节袁而图上只有5璜袁也无法看出是否有大小相同的成对玉璜袁但就图中所见袁璜为左右各有一个穿孔袁已不复之前的三孔遥北周武帝宇文邕渊卒于578年冤墓[25]出土两珩尧两璜袁此两璜也只有两个穿孔渊图六袁1冤遥西安市南郊小寨出土的北周玉佩[26]有三珩袁二为上珩袁一为下珩渊图六袁2冤遥此副玉佩的下珩与前述玉佩的下珩外形差不多袁但上珩却已有了较大的变化遥如果说曹植墓尧刘弘墓尧高崧墓尧南昌京山1号墓与库狄洛墓中的上珩大同小异的话袁那娄墓的上珩则变化明显袁整个珩接近三角形袁上部为二大弧中间夹一小弧袁底部的二弧弧度很深袁使得两边内弯的弧线呈钩形渊图六袁3冤遥西安小寨的北周玉佩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化袁整个珩形由扁长变得更圆袁上面则是二小弧中间夹以一大弧袁而下部中间的尖弧则分裂为两小弧遥可以看出袁西安小寨的上珩底部侧边向内弯曲的弧线与娄墓的很相似袁或许是由此发展而来遥隋代的玉佩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化袁从西安郭家滩隋姬威渊卒于610年冤墓[27]以及田德元墓[28]出土的上珩可以看出袁上珩底部中间的尖弧由两弧变为三小弧袁底部向内的弧线更为弯曲袁两边的尖角向内勾起袁整个珩形看上去像一朵花渊图七袁1尧2冤遥三唐代的舆服志中袁对玉佩的形制不曾提及袁新旧唐书也只载野白玉双佩冶[29]学家们在注疏叶礼记曳尧叶周礼曳时袁都详细提及遥唐代的经了玉佩的形制遥叶礼记正义曳中孔疏云院野佩玉之制袁按韩诗外传云耶佩玉袁上有葱衡袁下有双璜冲牙袁珠以纳其间爷袁则古之佩玉袁上以葱为衡袁横置于上袁以贯珠之绳三条悬于衡上袁垂之而下袁以双璜悬于两畔绳之下端袁又以牙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琚一分为二袁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曰三是琚所在的位置袁本来是位于最下端袁与下珩相触而有声袁现在放在了双璜冲牙的中间袁双璜冲牙由中间部分成为最末1端遥然而考古证实袁上述说法并不正确遥唐李贞渊卒于688年冤墓出土的玉佩[32]有二珩尧二璜尧一冲牙袁琚呈水滴样渊图32七袁3冤遥此种样式袁究其来源袁图六与东晋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组1.北周武帝宇文邕墓玉佩2.西安小寨北周玉佩3.北齐娄墓的上珩玉佩是一脉相承的遥另据唐悬于中绳下端袁使前后触璜以为声袁衡之下袁懿德太子墓石椁上刻绘的宫女腰间所佩玉璜之上袁皆贯珠袁故云耶珠以纳其间爷袁谓饰[33]纳于衡璜之间也遥冶[30]贾疏则进一步详言院冲牙袁袁其形制也是一珩在上末端为下珩并琚渊图八袁中间两璜夹以一袁1冤遥与此墓差不多同期的唐独孤思贞渊卒于696年冤墓中也梁佩玉遥耶下有双璜冲牙袁上有葱衡爷者爷袁者衡袁袁谓以组悬于衡之两横也袁谓葱玉为横出土了多件玉饰袁并复原了一幅玉佩图[34]头袁两组之末皆有半璧曰璜袁故曰双璜遥又以八袁2冤袁此图上有两冲牙袁冲牙与两璜之间各渊图一组悬于衡之中央袁于末著冲牙袁使前后触有组联系袁无论是与李贞墓玉佩相比较袁还是璜袁故言冲牙遥案毛诗传袁衡璜之外别有琚袁其琚所置袁当于悬冲牙组之中央袁又以两组穿于琚之内角袁斜系衡之两头袁于组末系于璜遥云耶珠以纳其间爷者袁袁也遥珠出于袁1故言珠遥纳其间者袁组绳有五袁皆穿珠于其间袁故云以纳其间遥冶[31]孔疏尧贾疏的说法与前引叶大戴礼记曳尧叶初学记曳的说法相差很远袁一是双珩只余上珩袁下2珩没有了曰二是珠与图七31.隋姬威墓玉佩2.隋田德元墓玉佩3.唐李贞墓组玉佩研究与探索19野耶

2012.1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文物春秋与前引孔疏尧贾疏相对照袁都不相符遥推测其中一冲牙是来自成对的另外一佩袁误穿在一副玉佩中遥无论是李贞墓还是独孤思贞墓袁其上珩的样式都是隋姬威及田德元墓出土之上珩样式稍加变化而来袁底部两边向内勾起的尖角与底部中间的三小弧相连为一体遥而晚于此两墓的唐永泰公主渊卒于701年冤墓袁出土的]上珩[35渊图八袁3冤与姬威及田德元墓出土上珩也极为相似遥如果说李贞墓和独孤思贞墓出土的玉佩为明器[36]袁仅能参考袁那么将唐张九龄墓[37]出土的上珩渊图八袁4冤与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上珩相对照袁可以发现袁形状如花的上珩正是当时流行的样式遥虽然张九龄墓出土的组玉佩并无详细说明袁不知是否为明器袁但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玉佩玉质光润袁当为贴身之物随葬遥张九龄墓中还有一种如云朵样式的上珩袁此种珩的样式也来自于隋代遥隋王士良渊卒于581年冤墓出土玉佩[38]中有一珩渊图九冤的样式与其极为相似袁区别只在于张九龄墓玉珩底部为三连外弧袁而王士良墓玉珩底部则为平直遥冲牙的形状一直与上珩大同小异袁从某种意义上说袁是缩小版的上珩稍研究与探索加变化而来遥前述的所有出土玉佩袁除姬威墓的冲牙与珩的形状差别较大外袁其余的都与各自的珩极为相似遥下珩的形状从曹植墓出土玉佩开始袁历经500余年的时光袁一直没变过袁区别只在于底部与两边是直线还是弧线袁下珩上缘的弧线有三弧尧五弧尧七弧之分袁以及弧1220大尧弧小的区别遥张九龄墓的冲牙与李贞尧独孤思贞墓的冲牙外形相似袁但与此两墓不同的是袁张九龄墓的冲牙上只有两孔遥按照前面分析的冲牙是缩小版的上珩的34看法袁再对照张九龄墓的冲牙袁可以推测袁独孤思贞墓的冲牙亦只有两孔袁另外两孔不是系组的孔袁而图八1.唐懿德太子墓石椁上刻绘的宫女2.唐独孤思贞墓组玉佩复原图3.唐永泰公主墓玉佩4.唐张九龄墓玉佩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中间夹着的冲牙变成金兽面袁而本为最末端的下珩袁从唐代的孔疏与贾疏袁成为冲牙遥野下则冲牙居中央袁两旁有玉滴子冶袁这明显是唐的样式袁独孤思贞墓玉佩上的珠穿有两孔袁而李贞墓玉佩的珠则成水滴样袁可见玉滴在唐时已出现遥而此时的琚在双璜与冲牙的中央袁具体是什么样子袁不得而知遥图九隋王士良墓玉珩宋代成书的叶礼书曳[40]所刊载的玉佩图袁是冲牙本身的装饰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是按照贾疏的说法而绘渊图一○冤袁其后的考了独孤思贞墓出土玉佩的复原图中袁两冲牙证袁都是在此基础上而成遥据叶礼书曳所说袁琚两璜之间有组联系是错误的袁李贞墓的穿法同为一物袁为环遥此时的冲牙袁叶礼书曳上简才为正确遥略地绘成菱形袁而叶新定三礼图曳中的皮弁图综上所述袁孔疏和贾疏关于玉佩的说法中[41]并不正确遥但值得注意的是袁唐懿德太子墓两本书上的玉佩图除了璜以外都不正确袁冲牙的形状则为云形渊图一一冤遥虽然这袁但石椁上刻绘的宫女袁头上所佩的凤鸟步摇与很明显袁下珩在唐代被称为冲牙后袁至宋代也孔疏尧贾疏所描述的玉佩形制极为相似袁如果不再为磬形遥将最下面的两珠换成两璜的话袁则是一幅标元初立国袁诸事草创袁玉佩之制从宋旧准的玉佩图遥从图上也可以看出袁最下面的俗袁略有增补遥至元十二年渊1275年冤又按叶太下珩依然为磬形袁但因孔疏和贾疏的注解袁他常集礼曳改为金制袁与中原之制相差甚远[42]们成为了冲牙遥这一讹误传续下来袁直接影响明代的礼制非常复杂袁太祖时修订过两遥了宋明两代的玉佩形制遥另外袁从考古所见袁次袁永乐年间又修订过袁至嘉靖年间又增补修此时的玉佩不再是由丝组穿系袁而是改为珠遥订遥作为冠服的重要部分袁明代的玉佩之制几四宋代的玉佩形制袁考古还未曾发现遥据叶宋史窑舆服志曳载袁天子野佩白玉袁4玄组绶冶曰野佩有衡袁有琚右各一袁有冲牙遥上设衡遥系于革带袁衡下垂袁左三带袁贯以珠遥次则中有5金兽面袁两旁夹以双璜袁又次设琚遥下则冲牙居中央袁两旁有玉滴子袁行则击牙而有声遥冶[39]根据叶宋史曳所记可知袁宋代的玉佩其1236图一○叶礼书曳中的玉佩图实与唐代差不多袁但双璜1.衮冕图2.组玉佩3.珩4.璜5.琚6.冲牙研究与探索21

2012.1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文物春秋定制遥冶[44]事实如此遥但细究下来袁其来源也是可考的遥明薛显渊卒于1387年冤墓[45]出土玉佩饰16件渊图一二袁1冤袁因此墓未被盗过袁所以16件玉饰可以复原成两副标准的组玉佩遥从复原图中可以看出袁最上为云朵形珩袁珩下是两璜袁中间夹一块方形玉饰袁下为一四周饰有圆弧的菱形玉饰袁最下为一菱形冲牙袁旁有玉滴两枚渊图一二袁2冤遥根据这幅玉佩图袁再反观叶宋史曳所载的玉佩形制袁可以发现袁如将方形玉饰换成金兽面袁将带圆弧的菱形玉饰看成是琚袁那么这将是一幅标准的宋代玉佩图袁最下面的菱形冲牙与叶礼书曳上所载几乎一模一样遥在此之前的墓葬袁如葬于洪武十二年研究与探索渊1379年冤的吴祯墓[46]袁洪武十四年渊1381年冤1图一一叶新定三礼图曳1.皮弁服2.佩2的吴良墓[47]袁其所出土玉佩的珩都为上二孔袁下三孔遥明吴忠墓出土的玉佩[48]大致与薛显墓出土的玉佩相近袁但有两个明显的改变院一是珩上有二孔袁珩下却由三孔变为五孔袁但不管是三孔还是五孔袁考古可见这一时期墓中出土的玉佩都是珩下垂五组袁成了唐人注疏中所称的野系组五冶曰二是最下面的冲牙与珩形相同渊图一二袁3冤遥这种珩形冲牙也出土于吴祯墓与吴良墓袁推测当时菱形冲牙与珩形经变化遥洪武十六年渊1383年冤与二十六年22渊1393年冤的两次修订袁对玉佩之制并未详言[43]遥据叶从南京明墓出土组玉佩浅谈明初玉佩制度曳一文分析院野由于朝代更替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袁明初组玉佩没有形成严格的1231.明薛显墓出土玉佩饰图一二2.薛显墓组玉佩复原图3.明吴忠墓组玉佩复原图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123图一三1.明鲁荒王朱檀墓组玉佩2.明徐钦墓组玉佩3.明梁庄王墓组玉佩冲牙是并存的遥看袁这一时期应是过渡期袁可能两种玉佩之制根据资料袁吴忠卒于洪武二十三年渊1390并存袁也可能玉佩之制在洪武二十六年已大年冤之后遥而卒于洪武二十二年渊1389年冤的致确定袁永乐三年的修订并未再做修改遥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组玉佩[49]永乐三年渊1405年冤袁明成祖朱棣对礼制大相径庭袁已经变成永乐三年渊1405袁却与吴忠墓年冤所定进行了大规模修订袁而明代的玉佩之制在此的玉佩之制渊图一三袁1冤遥这两个墓下葬的时次修订中正式确立并记录下来遥据叶明史窑舆间离明代第二次修订礼制的时间渊洪武二十服志曳载院皇帝冕服野玉佩二袁各用玉珩一尧六年袁1393年冤相隔不长袁从出土玉佩实物来一尧琚二尧冲牙一尧璜二袁下垂玉花一尧玉滴珩琚花滴璜冲牙123图一四1.明代组玉佩名称2.明宁靖王朱奠培妃吴氏墓组玉佩3.明益端王朱槟妃彭氏墓组玉佩研究与探索23

2012.1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文物春秋氏墓渊卒于1502年冤[53]与明益端王朱槟妃彭氏墓[54]出土的组玉佩渊图一四袁2尧3冤可见袁其制相同遥虽嘉靖八年渊1529年冤更定朝服之制袁野佩玉一如诗传之制袁去双滴制并非如叶明史曳所载遥生于嘉靖十六年渊1537年冤尧卒于万历三十一年渊1603年冤的明益宣王朱翊袁其墓中出12及二珩冶[55]袁但事实上玉佩之图一五1.明益宣王朱翊墓组玉佩2.明万历帝朱翊钧墓组玉佩土的组玉佩[56]袁双琚变为双璜袁而组末之璜却变为如珩样的滴袁双滴依然存在渊图一五袁1冤遥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渊卒于1620年冤定陵出土的组玉佩[57]中袁有一副玉佩的形制与永乐三年所定之制却是相同的渊图一五袁2冤遥玉佩之制袁自魏侍中王粲重造之后袁历经千年时光袁几经流变袁从典籍与出土实物的对照中追根溯源袁可见唐人注疏颇多附会之处遥事实上袁玉佩之制其变化袁其来源袁究竟是可考的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咱1暂佩分为两种袁一为德佩袁一为事佩遥详见咱日暂林巳奈二曰饰云龙文描金曰自珩而下袁系组五袁贯以研究与探索玉珠袁行则冲牙尧二滴与二璜相触有声遥冶[50]其他如皇太子尧亲王尧郡王袁其玉佩形制都与皇帝相同遥一至三品官员虽未详细提及玉佩之制袁但据徐钦渊袭魏国公袁卒于1424年冤墓出土的组玉佩[51]渊图一三袁2冤推测袁其他官员的玉佩之制也应相同袁唯四品以下用药玉遥明梁庄王渊卒于1441年冤墓[52]出土的组玉佩相当完整袁整副的佩由玉饰10件和玉珠5串组成袁玉饰由上至下依次为珩一尧一尧琚二尧花一尧璜二尧滴二尧冲牙一渊图一三袁3冤袁与叶舆服志曳所载相同遥从图中可以看出袁永乐三年修订后的玉佩之制是玉佩旧制与唐人注疏的结合体渊图一四袁1冤遥前已提及袁珩下野系组五冶袁璜的位置移到了组的最下端袁再反观贾疏院野两组之末皆有半璧曰璜袁故曰双璜遥冶的形状推测来自于宋代的野金兽面冶袁花的形状推测来自于宋代的野琚冶袁滴则可远溯至唐代遥贾疏云野又以一组悬于衡之中央袁于末著冲牙袁使前后触璜袁故言冲牙冶袁与叶舆服志曳所载野行则冲牙尧二滴与二璜相触有声冶袁除添加两滴外袁余者皆相同遥其后的组玉佩袁据明宁靖王朱奠培妃吴24夫著袁杨美莉译院叶中国古玉研究曳袁渊台湾冤艺术图书公司袁1997年袁第103-104页遥本文讨论的是礼制意义下的德佩遥佩考曳遥咱2暂咱19暂清窑俞樾院叶皇清经解续编窑卷千三百五十七窑玉咱3暂咱21暂孙机院叶中国古舆服论丛曳袁文物出版社袁2001年袁第124-138页遥学出版社袁2000年袁第184页遥十一年刻本遥咱4暂咱31暂汉窑郑玄注袁唐窑贾公彦疏院叶周礼注疏曳袁北京大窑刘熙撰袁清窑王先谦补院叶释名疏证补曳袁清光绪二咱5暂汉窑毛亨传袁郑玄笺袁唐窑孔颖达疏院叶毛诗正义曳袁北咱6暂汉京大学出版社袁2000年袁第346页遥18页遥咱7暂宋窑洪兴祖撰院叶楚辞补注曳袁中华书局袁1983年袁第

文物春秋佩玉缤纷要要要三国至明代组玉佩源流考2012.1咱8暂同咱7暂袁第70页遥第2510咱9暂叶页后汉书遥窑志第三十窑舆服下曳袁中华书局袁1999年袁物曳2001咱10暂年a.3南京市博物馆期曰b.王志高袁院叶周裕兴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袁华国荣院叶南京仙鹤观东曳袁叶文晋墓出土文物的初步认识曳袁叶文物曳2001年3期遥物曳1993咱11暂年安乡县文物管理所11期遥院叶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曳袁叶文古曳1991咱12暂年刘玉新1期遥院叶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曳袁叶华夏考年袁第咱13445-暂叶三国志446页窑遥魏书窑王卫二刘傅传曳袁中华书局袁1999161咱页14遥暂叶隋书窑志第六窑礼仪六曳袁中华书局袁1999年袁第也遥咱冶15暂同咱6暂袁叶毛诗正义曳中郑玄注院野珩音衡袁佩上玉出版社咱16袁暂2000汉窑郑玄注年袁第1065袁唐窑页孔颖达疏遥院叶礼记正义曳袁北京大学华书局咱17袁暂1983清窑王聘珍撰年袁第61院叶页大戴礼记解诂遥窑保傅第四十八曳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咱咱2018暂暂唐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窑徐坚撰院叶初学记曳袁南宋绍兴四年刻本袁1978年袁第312页遥院叶国语窑晋语二遥曳袁简报咱曳袁22叶暂考古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曳1962年4期遥院叶江西南昌市郊南朝墓发掘期遥咱图见23暂咱王克林26暂袁第院叶416北齐库狄页遥洛墓曳袁叶考古学报曳1979年3原市北齐娄咱24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墓发掘简报曳袁袁叶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曳1983年10期遥院图见叶太咱26暂咱袁第25暂41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页遥帝孝陵发掘简报曳袁叶考古与文物袁咸阳市考古研究所曳1997年2期遥北周武帝宇院叶北周武文邕墓中出土的玉佩小而薄袁与其身份不符袁疑为明器遥2005咱年26袁暂第杨伯达主编415页遥院叶中国玉器全集曳袁河北美术出版社袁理简报咱27曳暂袁叶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曳1959年8期遥院叶西安郭家滩隋姬威墓清报曳袁咱叶28文物参考资料暂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曳1957年8期院叶遥西安郭家滩隋墓清理简咱咱29咱30暂暂同同咱咱316暂袁暂第袁第383534尧384页遥页遥2000年32袁暂彩图版第刘云辉编33院叶页北周隋唐京畿玉器遥曳袁重庆出版社袁32卷咱袁33北岳文艺出版社暂沈从文院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袁2002年袁第249曳袁载页叶遥沈从文全集曳第咱咱34暂同咱32暂袁第31页插图A遥咱3536暂暂同同咱咱3232暂暂袁袁彩图版第第13页遥31页遥叶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咱37暂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袁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院咱咱38咱39暂曳袁叶文物曳1961年6期遥40暂暂叶同宋宋史咱32窑暂袁志第一百四彩图版第10院叶礼书窑曳舆服三页遥袁光绪二年菊坡精社藏版曳遥咱41暂宋窑窑聂崇义陈祥道撰院叶新定三礼图曳袁宋淳熙二年刻本遥遥年袁第咱421284暂a.叶页元史曰b.窑叶志第二十四金史窑志第二十八窑舆服一窑舆服中曳袁中华书局曳袁中华书局袁2000袁2000年袁第644页遥2000咱年43袁暂咱第501079-暂咱55暂1090叶明史页窑遥志第四十二窑舆服二曳袁中华书局袁初玉佩制度咱44暂咱53曳袁暂叶王泉中国历史文物袁张瑶院叶从南京明墓出土组玉佩浅谈明曳2004年3期遥叶华夏考古咱45暂曳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2001年2期遥院叶院叶玉佩复原图见南京市两座明墓的清理简报咱44暂遥曳袁物曳1986咱46暂年9期遥玉佩细节描述见南京明代吴祯墓发掘简报咱44暂遥曳袁叶文叶考古咱咱曳471983暂南京市文管会年6期遥院叶南京市太平门外岗子村明墓咱44暂遥曳袁咱4849暂暂咱同51咱暂26图见暂袁第咱44玉佩细节描述见487暂遥此帧玉佩图的穿法有误袁将琚页遥根据明史所载玉佩之制来看与花的位置上下颠倒了遥袁墓曳下册咱52暂袁彩版五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袁文物出版社袁2007袁钟祥市博物馆年遥院叶梁庄王告曳袁叶咱文物54暂江西省博物馆曳1973年3期院叶遥江西南城明益王朱槟墓发掘报咱56暂同咱26暂袁第506页遥文物工作队咱57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院叶定陵曳袁图版300袁文物出版社袁定陵博物馆袁1990年袁遥北京市也责任编辑院许潞梅页研究与探索25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22:5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25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出土   文物   玉饰   院叶   冲牙   院野   考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