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18 18:14:5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童贯)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音画猜成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

2.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黄帝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看图猜成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书《诸神的踪迹》,在这部书里,作者申赋渔先生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重新梳理,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氏五帝,提到了大量的神话人物及神话故事,给大家播放一组有关神话故事的图片,据图片说出神话故事的名称。

学生竞相回答。

这些神话故事将洪荒时代的一幅幅图景回放到咱们的记忆之中,中华文化传到今天,它的起点就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了解

这些远古的传说,咱们一起来追寻中国人的根,开启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上根之源

一、炎黄的传说

华人经常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两个成语就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我们一起穿越回到炎黄时代,寻找答案。

1、炎黄联盟

展示: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线索:聚落——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当发展到部落联盟时期的时候,在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三个大部落,他们分别是北方的黄帝,西边的炎帝,东边的蚩尤。

在这群首领的带领下,三个部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他们听说有个叫中原的地方,很适合居住,所以三个部落都决定要搬到中原去住。三个部落在向中原搬迁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一些战争,课本上讲述了两个重要的战争,大家找一找:自主研习:名称、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自我研习后,学生回答。

进行小组活动,讲述涿鹿之战的过程。结合两场战争影响并据图讲述华夏族形成的过程,说明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来历。

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人文初祖,他们及他们那个时期都有什么重要的发明呢?

2、炎黄发明

学生自我研习,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组活动:联系已知,你认为这些发明哪些是不真实的,并说出理由。

学答七嘴八舌踊跃回答。

教师结合材料(如下图)深层讲解神话传说与考古的关系。

结论:远古传说有夸张,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否定它。

炎黄帝之后,中国的部落联盟继续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著名的尧舜禹。

中 根之脉

二、尧舜禹的传说

尧舜禹是三个更替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成为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1、禅让的传说

学生自我研习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等部落。因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联盟。首领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之间采用何种方式传位给下一任?

(3)什么是禅让制?(发生在什么社会?什么职位的让位?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接位?接位人是专制任命的还是民主推荐的?)

(4)通过禅让制继位的联盟首领有谁?

学生一一回答。

结合下图了解尧帝和舜帝。

2、治水的传说

播放大禹治水视频,完成问题:从大禹 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回答: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

不仅仅是大禹,中华文化的神话传说中很多都障显着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根髓所在。

下 根之髓

三、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传承到今天,起点就在上古的神话中。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都显示中国远古先民勇于开拓、战天斗地、反对侵略、骁勇善战、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几乎每一个神话里,都传递着这种精神。

在我们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西方人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我们中国的神话里,我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与灾难作斗争;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纵览所有西方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我们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的。夸父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这些神话里,传递给我们的是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绝不畏惧自然的强

大、决不停步、决不放弃、决不屈服,也是“倔强”、“不止”的精神,夸父逐日不止直至渴死,精卫死后仍填海不止,愚公挖山不止直至大山搬走,大禹父子两代治水不止直至洪水消退。

从某种方面来说,一个民族的神话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这个民族的整个精神的风貌。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屈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远古的传说,更多是为了铭记和缅怀中华民族的先祖。

他们穿越历史时光而来,成为凝聚华夏儿女的永久符号。

今天的我们要不忘初心,心系炎黄根脉,伟大的先祖是文化认同的一种标志,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和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主要是通过近代以来的考古成就来窥见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始祖、禅让和大禹治水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炎黄传说

民族精神

尧舜禹传说

关于这一课,我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新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组织教学。从上课的效果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和我过去上的课比较而言较为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一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形式和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这一点,印证于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就本课而言,“情”主要凝结于“中国情”和“民族情”。通过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祖先的传说,激发了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形成的,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同根同族同源。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同时,又在远古的传说中不断地认识到以黄帝、炎帝、尧舜禹为代表的中华先祖们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币向体现出来的富贵精神和优秀品质。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继承发扬中华辉煌文明以及创造灿烂现代文明的“责任感”。

其次,本课的教学设计环节简明,自然流畅,将教学三维目标自然和谐地构建于教学设计中,紧密生成。从新课导入,到教授新课中的“学生讲述传说”、“学生辨别传说”、“学生观看传说”,到最后的尾声升华课文,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魂”贯穿教学始终,落实识记与理解目标,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合作、历史情景再现、启发学生分析思考等方式,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再次,本课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现的引领者、学生学习活动的顾问、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发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发展方面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教学中展开了经常性的、良性的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了一种开放的课堂氛围。

在上这一课和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每一课都是需要自身付出努力和心血的,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别人的长处,在

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在教学中也反应出了相关的问题,比如说:

1.我的教学机智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在课堂中学生的发言,我的点评 不不够到位。

2.我的语言表达的生动丰富性不够。在本课的讲述中,我的形体语言、表情不够丰富,虽然教学设计中用多媒体在声音、图像、音乐等方面来进行了弥补,但是在我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修养。

3.录像课中师生显得略为紧张,没有平时课堂那样轻松自在的氛围,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身情感的自然展现,讲述较为平铺直叙。还有,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如何调动课堂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18:1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25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学   传说   精神   部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