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穆其彬)
寻访波澜壮阔的海陆丰“红色记忆”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谨以此文纪念为海陆丰革命胜利牺牲的烈士和群众
第一篇
六人办农会 万众跟党走
1922年6月中旬的一天,彭湃满腔热情走进县城郊区赤山约的一个村庄。这时的彭湃抱着“我即贫民”“我即社会制度的叛逆者”这样的态度,要去同农民多交朋友,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宣传。所以一进村子,他便主动地和农民打招呼,热情地找农民叙谈。可是,那些饱受官府、地主豪绅压迫和剥削,长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直不起腰的老实农民,见彭湃头戴白通帽、身穿洁白的学生服,以为他是“官贵”子弟,下乡来收捐收税的官差,因而都远远地避开。下乡的第一天,彭湃走了两个乡,连找个谈话的农民都难。这一天,彭湃又饿又累,一无所获。
几天下来,彭湃决定改变以往的装扮,用新的方式和农民接触。翌日一大早,换上从他家长工那里借来的农民衫裤和竹笠,来到了龙山脚下,天后宫前的大榕树下。
上午10点钟左右,进城赶集的农民,有的挑着番薯,有的挑着蔬菜、竹器之类的杂物,从各处向大榕树下十字路口走来。
彭湃趁赶市农民歇息之机,走过去和他交谈。谈谈年情收入,谈谈生活的痛苦,谈谈贫富之不公。等到乘凉歇脚的农民比较多时,他便改换另
一种方式—站在高处作演说式的宣传。
“他是留洋回来的,听说当年在这里放了一台留声机,音乐一响,很多人都围过来了。”赤山村的村书记说。
彭湃日复一日深入农民群众宣传革命,最终收到了效果。1922年7月,彭湃联合5位农民成立了“六人农会”。同年10月,农会会员发展至28个乡村3390人,由此壮大成赤山约农会。到1922年底,海丰全县已成立了12个农会,建立全县总农会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3年的第一天,对海丰县人民来说注定不寻常。当日,海丰全县各区农会代表60多人在龙山明代“天妃庙”集聚,只为一件事: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全县农民代表大会十分顺利地通过了总农会的组织章程,并选举彭湃为总农会会长。
同年4月,彭湃到陆丰推动农民运动,协助成立了陆丰县农会筹备会。5月,海丰县总农会改组为惠州农民联合会,彭湃为会长。7月,惠州农民联合会改组为广东省农会,彭湃为执行委员长,起草了《广东农会章程》。11月,在汕头发起组织惠潮梅农会筹备处。农潮席卷陆丰、惠阳、紫金、五华等县,又发展到潮汕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如暴风骤雨般推进,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势力,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农会的威信。
彭湃领导的农会曾为佃农算过账,发现其辛苦劳作一年,最后还亏本了。由彭湃起草的农会章程提出,“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
就在海陆丰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之际,1923年7月,海丰地区遭遇强台风受灾,海丰总农会通过“至多三成交租”的决议,并为此斗争,遭到当
地武力扑灭,多名农会干部被捕。这就是海丰农运史上的“七五农潮”,虽让农会组织一度转入地下活动,但未能阻挡农会的发展。到了1926年,海丰县农会会员达25万,约占全县人口65%。
第二篇
一群年轻知识分子的火红燃情岁月
1924年4月初,彭湃抵达广州。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随后任共青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7月3日,开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为第一届农讲所主任。
1925年2月19日,彭湃赴东江参加东征。4月1日,海丰成立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彭湃任支部书记,成员有郑志云、李劳工、张威、吴振民、刘琴西等人。5月1日,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成立广东省农民协会。10月29日,根據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改组为海陆丰地委,彭湃任书记。
同期,1925年3月1日,共产主义青年团海丰支部成立,彭元岳任书记。4月1日改称共青团海丰特别支部。同时共青团陆丰特别支部成立,书记张威。11月,共青团海丰特别支部改组为共青团海丰地委,彭元章为书记。1926年3月,共青团陆丰特别支部归属共青团海丰地委领导,改称为共青团海陆丰地委,林务农为书记。
东征军进驻海陆丰后,海陆丰农民运动随即恢复活跃。1925年3月海丰县召开各区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恢复农会,改海丰总农会为海丰县农民协会、选举彭湃、杨其珊、郑志云、李劳工、余创之,陈修、林甦等为
执行委员,彭湃为执行委员长、大会通过恢复县以下各级农会、实行二五减租建立和训练农军、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清算和惩罚反动地主等决议。同月,陆丰县召开各区农民代表大会,成立陆丰县农民协会,由庄梦祥、郑重、张威、吴祖荣等人为执行委员,庄梦祥为委员长。
1926年1月1日,彭湃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在当天创刊的《中国农民》连载。周恩来为其题书名。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早关于农民运动的重要论著,从此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传播全国。毛泽东在《农民问题丛刊》的序言中表示,彭湃的这篇著作及其他关于广东农民运动的材料,“给了我们做农民运动的方法”,“又使得我们懂得中国农民运动的性质”。
1927年4月26日,广东东江地区的农民自卫军为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反共屠杀,在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别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是日深夜,各路农民武装1000多人,突然包围紫金县城,配合城内的刘琴西、刘乃宏率领的起义队伍顺利地缴了国民党右派掌握的军警全部武器,逮捕了县长郭民发等10多人,释放了被监禁的无辜群众。在海丰,以吴振民为起义总指挥,率起义群众于4月30日黎明进攻县城,收缴了国民党右派掌握的游击队及第1警察署的枪械,汕尾盐警队100多人也被缴械。
同日,陆丰开始起义,县长李秀藩参加了起义,收缴了右派武装的枪械;与此同时,惠阳县革命武装在平山举行起义;五华、普林等地的群众也先后举行起义。东江地区第1次农民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5月1日,海丰、陆丰、紫金3县同时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各自成立了县人民政府。紫金县人民政府以刘琴西、戴耀田、钟乐善、陈鹤九等9人为政府委员。
刘琴西、戴耀田兼任县工农革命指挥部正副指挥;海丰县人民政府由刘沛霖、陈舜仪、杨其珊、刘志云等人组成;陆丰县人民政府由张威、林铁史、庄梦祥等人组成。3县还分别发表声讨蒋介石的文告。
在中共广东省委和海陆丰县委的领导下,继1927年5月1日举行第1次武装起义后,海陆丰起义军民在同年9月7日、10月底又举行了第2次、第3次起义。
10月初,南昌起义军1200多人进入朝面山,后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刘伯承、叶挺、聂荣臻、恽代英、谭平山、郭沫若、吴玉章、林伯渠、张国焘、李立三、陶铸等先后抵达海陆丰,在海陆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接应和保护下,全部安全转移,没有一位被捕、被杀。
1927年11月18日到21日,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海丰县红宫召开,宣布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会场外墙刷以红色,场内用红布盖壁裹柱。同年12月1日,5万余人聚集于红场,共同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一位香港记者用六张照片合成了一个长照片,记录下了当年的盛况:在人头攒动的会场内,设有多个传声台,传声筒用铁皮做成,以确保大家都能听到主会场的声音,整个会场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
海丰县苏维埃政权成立后,推行了土地革命,按照彭湃拟定的“四条分配土地标准”,烧毁地主的所有田契、租约,取消旧债、旧租等一切债务,按照人数、劳动力、家庭经济和土地贫瘠分配田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据统计,海丰县苏维埃政权共收缴印契四十七万多张,租
簿五万八千多本。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有多方面因素。当时,国共合作破裂,军阀之间有矛盾,给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留下了契机。另一方面,彭湃在海陆丰地区搞农民运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至1927年初,海陆丰有党员4000余人,占当时广东省党员总数的44%、全国党员的7%,“从城镇到农村,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基层党组织”。
在彭湃的领导下,海陆丰农民运动诞生了七个“第一”:第一个农会,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妇女解放协会、第一个农民自卫军、第一个实行兵役法、第一个进行土地改革和第一个童子军。
土地革命时期,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向全国各地推广。
汕尾市地方志专家吴志跃说:“海丰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中坚力量,是一群满怀抱负,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有知识,有见识,有远识。1927年,彭湃31岁、张威25岁、陈谷荪29岁、张绍良31岁、郑重30岁、庄梦祥28岁、许国良30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诗书满腹,忧国忧民。彭湃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张威毕业于海丰陆安师范后入读过广州政治培训班、陈谷荪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张绍良毕业于广州燕塘军校、郑重毕业于海丰中学,与彭湃同学,1928年1月中旬任陆丰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的姜英毅毕业于广州国立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他们后来为革命事业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生永远定格在青春的芳华中。”
第三篇
丹心铁血抗日寇 不驱鞑虏誓不还
汕尾东南的遮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这里有着两个景色迥异的海
区,一年四季,一面海区波平浪静,水平如镜,而另一面则巨浪汹涌,惊涛拍岸。
上世纪,半岛的革命氛围如同奔腾的那侧海面,浩浩汤汤、波涛滚滚。
田墘红楼,第七区苏维埃抗日合作军驻地旧址,位于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一村红楼巷,原是游克桢等乡贤于1916年筹建的白沙学堂。1927年海丰第七区苏维埃党政机关设于此地后,当时红海湾人民仿照同在海丰的红宫,将白沙学堂刷为红色,以表达全心为红色政权而斗争的革命热情,“红楼”之名也因此而生。1928年初,海丰七区苏维埃党政机关转移时,在墙壁写有多条标语。14年后,合作军300余人在红楼与日寇浴血奋战。海陆丰的赤色基因,在這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建筑中传承下来。
一份案卷号“1439”的战斗详报,以泛黄纸张述说着抗战时期的红楼故事。
1941年9月22日凌晨,白沙湖畔忽然枪声大作,火光四起。驻扎红楼的战士们望向楼外,发现田墘圩已被日寇重重包围。
彼时,日军攻陷海陆丰沿海,驻扎于捷胜、竹园、径口、马宫等沿海重要地段与圩镇。原是惠阳县国民党民团排长的陈铁,乘日军侵犯广东沿海前夕的混乱局面,带着30人枪前来龟龄岛入伙为匪,鱼肉百姓。其时,被民众称为合作军的,肩章有“合作”两字的国防军第七战区65军158师472团驻扎在陆丰县城。9月19日,应民众剿匪的要求,在中共地下党的协助下,472团营长朱金铭率300余名勇士,从陆丰县城启程,20
日拂晓抵达田墘,接着扑向遮浪,一举打败游荡于田寮村五澳町的海贼,击毙匪首陈铁,歼敌40余人,溃散海贼投靠日本军舰。残部陈群率匪溃退南澳,投靠日本军舰。下午,合作军队伍到达田墘,营部设于红楼。然而,为虎作伥的卖国汉奸,获得这一军情,立即向日军告密。日寇迅速调动沿海所有兵力,倾巢而来,当夜把田墘重重包围起来。
当时刚从海丰中学毕业的李寅被派去跟合作军行动,做抗日宣传工作。“22日凌晨,合作军在枪声、人喊声、马嘶声中惊醒。撤退后的海匪残敌向日军告密,引来团团包围。”李寅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合作军官兵虽然浴血奋战,但因敌众我寡,加之地形不利,激战至天亮,伤亡惨重。营长朱金铭不幸倒在血泊,李寅爬过红楼后侧天主堂,刚出教堂门口,便被埋伏的日军抓住。
在这场战斗中,合作军牺牲81人,被俘33人。部分被俘壮士被押解汕尾,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行刑场上回荡着他们悲壮的口号声:“中华民族万岁!日军必败!”
这是汕尾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侵略的一个缩影。海陆丰地区在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始恢复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队伍,团结带领各界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初,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曾生、王作尧抗日游击队被追东移海陆丰,在海陆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全力掩蔽和帮助下,这两支抗日火种得以保存,并重返惠东宝抗日前线,后成为组建东江纵队的骨干力量。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指示下,海陆丰党组织安排何香凝和柳亚子等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到海陆丰避难养伤,并护送平安离境。
第四篇
峥嵘岁月终有时 风云激荡见初心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至山东烟台,留下庄岐洲、朱滔、赖熙、廖英、陈世扬、李民等少数在敌占区坚持隐蔽斗争。
1946年末,省委通知隐蔽在陈寮肚的武装小组负责人庄岐洲重建武装队伍。1947年1月22日,庄岐洲到达黄沙峒峯钟村召开会议,决定恢复武装斗争,人员全部归队准备进行武装斗争,同时成立海陆丰中心县委,指示所有掩蔽在香港的东纵武装人员回到大安峒。经蓝训材、庄岐洲研究决定命名为海陆丰人民自卫队,1月25日在大安峒峯钟村成立。蓝训材任队长,主管政治工作;庄岐洲任副队长,主管军事指挥作战。全队共22人枪,此后逐渐壮大至50人枪,先后组成突击组袭击梅陇区下港乡公所、可塘乡公所收税组和联防队、青坑联防队、鹅埠乡公所等处。
同年3月,原地下党陆丰地下县委书记刘志远来到海丰,传达经香港华南分局决定,把海陆丰二县党政军统一领导,建立海陆丰中心县委,由刘志远任书记,蓝训材任副书记,庄岐洲任委员主管军事作战。3月中旬,海陆丰中心县委在大安峒成立,从此海陆丰人民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
同年9月,海丰已打开了局面,通过会议决定开展对陆丰武装斗争,成立“人民自卫队陆丰东北大队”挺进陆丰。由庄岐洲率队突袭大安圩,11月9日下午四时,分别攻击警察所、田赋处和镇公所,敌军共36人被俘虏,当晚将巡官肖伦处决。至1947年底,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已发展至500人。
1948年7月,江南地委在大安峒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把海陆丰中心县委分为两个县。把原江南支队第五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在惠东安墩成立,分为两个团,海丰分为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五团,团长黄友、政委蓝训才。陆丰分为东江第一支队第六团,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六团,团长庄岐洲、政委刘志远。
1949年2月1日,边纵东江队第一支队第六团在陆丰县八万乡双派村成立。庄岐洲带队攻打南塘区,再配合东江第一支队第一次攻打陆城,同月河田镇和平解放。4月5日,配合东纵主力军攻打陆城,以东纵第一支队司令员蓝造为总指挥,王鲁明任政委,战斗从凌晨直至中午,因守城敌人负隅顽抗,双方军力损失严重,故转回原地修整。第二次攻打陆城,庄岐洲带领侦查员四处侦查。同年8月16日,第三次攻打陆城,经过上两次攻打陆城的经验,庄岐洲配合东江第一支队和司令员蓝造指挥战斗。经我军全力以赴,终于胜利解放陆城,旋即全面解放陆丰。8月17日,江南地委东江一支队司令部和第五、六团部署迎接南下大军解放广东。
1949年3月,粤赣湘边区党委、粤赣湘边纵队领导机关、江南地委进驻陆丰河田(今陆河县河田镇),开启解放海陆丰、惠阳、紫金等地的序幕。7月,江南地委在河田开办江南青年公学,培养了800多名来自海丰、陆丰、紫金、惠阳、东莞、宝安、香港、广州及东江支队的党团员和进步知识青年,为广东的解放、各地建政和城市接管培养了大批干部。
9月中旬,庄岐洲任中共海丰县委书记,兼任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政委。10月10日海城解放。10月17日汕尾游缉大队和盐警大队宣布起义。同年11月,海陆丰全境解放。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段峥嵘岁月应铭记在心。
今天,我们不负先烈;
明天,海陆丰会更好!
(感谢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中共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汕尾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提供原始史料,黄仕洁、吴志跃、庄小军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12:1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22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