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邬毅敏)
词和曲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里程碑。知道词和曲的区别是什么吗?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词和曲的区别
词是诗歌的一种,与现代的的歌曲一脉相承,其实作词就是现在的写歌词,只是古代通音律的较少,很少有传世名曲,所以填词的词牌也就有限。
元曲是戏曲的一种,与现代线剧一脉相承,所谓作曲就是写剧本。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我们谈曲和词的区别,主要是谈散曲。
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所以它们之间是比较不容易区别的。
词中通行的词调大都只分为平、仄,而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
曲韵和词韵也是不同的,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的严格,曲中的北曲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分为十九个韵部,凡入声字都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是和词韵最大不同的地方。曲不忌重韵,而词忌重韵,但是在写曲是最好还是不要重韵。
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
写曲要根据曲牌的规定来写,这个跟写词很像,写词时也要根据词牌的规定来写;但是写词和写曲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曲可以有衬字,(衬字:曲牌对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但如果作者认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字数。)
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
我想,现代人都知道新诗与歌词的区别,新诗是独立的文学艺术,而歌词的前提是它必须具备与乐曲相匹配的某些属性!是歌词就是要唱的,于是,符合乐曲的某些基本特性就成为了歌词的特质,因为有了
这些基本特性,歌词就必然是可以敲着梆子、踏着步子、打着拍子自吟自唱的,所以歌词中必有相对固定的节拍和腔调,只有这种暗合了乐曲的基本要素的特别体裁的诗才被认为是合格的歌词。而现代诗却是不需要顾及任何音乐特性的,所以才难以成为歌词,才难以为其谱曲,作曲家才不愿意为其谱曲。许多歌词爱好者之所以写不好歌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基本原理,或者干脆说是不懂音乐,于是歌词的创作越来越专业化了,现代(歌)词作家大都首先是音乐家(最时髦的是词与曲的作者为同一人),至少其作品也得被音乐家看中。
明白了新诗与歌词的区别也就好理解宋词与宋曲的区别了,何况古代音乐没有现代音乐这么复杂,更没有如今这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乐器和音乐的表现手法与技巧(一味地厚古薄今是不对的),自然古歌词就不可能有现代歌词这么多讲究,古风体诗可以谱曲,唐诗也可以谱曲。我们都知道,唐代曾经有一段《乐府》走向民间的风潮,及至到了宋代更是被演绎成了“倚声填词”的时髦,这都是文学与音乐相合作的文化发展中的自然现象,源远流长,其根源还是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进步,歌曲才开始对歌词有要求了,于是就有了唐词,进而才有了宋词,再后来,随着人们音乐艺术水平的提高,歌曲对歌词的要求自然会越来越苛刻,更希望歌词本身就要有一些与乐曲特性相符合的自然性态,比如对语态、腔调的要求。但诗词毕竟是文学艺术,原本就是独立于音乐之外而不是附庸于音乐的,绝不可能因为音乐对歌词的语态、腔调的要求而离弃自己的文学本体,于是人们就从诗词中分离而产生了可专门供演唱使用的、可敲着梆子、踏着步子、踩着点子将事物唱出来的特殊的宋词形式——宋曲。这就是宋词与宋曲的本质区别:宋词是文学艺术,宋曲是曲艺艺术,正如新诗是文学艺术,歌词是曲艺艺术一样,二者相似、相通却不相同!诗词都是以语言文字为根本内核的以语音、语言自身美为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可以但不需要与音乐发生联系,歌曲则是以和音乐的基本原理相协调为目的,并协同音乐共同表演的相辅相成的甚至是自身已具有音乐色彩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讲究的是与音乐演奏的过程相和谐的表演效果而淡化了自身的文学性内涵(所以其文字通俗而未必高雅,甚至使用的“象
声”而不是“象形”文字还来不及制造!),俗称为曲艺。比如“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作为配乐歌词可以风靡全中国,若是作为文学艺术就令人翻胃了,谁用谁就别谈诗——诗词与歌曲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必须与音乐相关,并因此奠定了雅与俗的界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却未必要高于生活,尤其像曲艺这类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艺术一般都不会以追求高于生活为目标,尽管谁也不赞成迎合低俗文化,但真正的艺术家要做的首先是追求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生活品质,并以此方式根本铲除低俗文化生存的土壤。冒牌的艺术家自然没有这种品位也不懂得这些责任和义务,并且,因为无法解读和临摹某种艺术而弄出不伦不类的东西来之后,总是会习惯性地用“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作遮羞布,本身就没法谈艺术,更用不着说他有多么卑贱了!还是先有了艺术的基本功再说话的好!
既然曲艺原本就是来自于民间生活或者是为大众生活服务的专门艺术并成为了丰富和表现民间基本生活的娱乐形式,就该能进入百姓之家而不应该挂在万家灯火之上,于是,宋曲的产生就是以宋词如何适应并融入民间生活为源动力的,元曲发展的主题也是如何生动地表现和迎合民间文化。自然,元曲的前身是宋曲,而就曲艺水平或艺术发展观来看,处于词与曲之过渡时期的宋曲远不如元曲的曲艺水平高而且其诗词品质也保持不了,所以大都是词不词、曲不曲的东西。换句话说,宋曲、元曲打一开始就是为民间生活服务的,是下里巴人的艺术,并没有要成为高雅艺术的企图,也没有成为高雅艺术的土壤,何况作为元朝地位仅仅处于娼妓与乞丐之间的卑微的读书人,也没有能力、更没有兴趣让元曲处于一派阳春白雪之中。这就是说,不仅唐诗宋词与宋曲、元曲原本就分属于文学与曲艺两个不同的文化范畴,而且,即便在两者共同的文学基础上,诗词与曲原本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品质内涵,这是元曲生存的前提,是必须服务于民间表演艺术这一根本内涵所决定的,也注定要被后来的曲艺所取代!诗词没有这个内涵。当然,有人一定要坚持艺术必须高于生活也行,自然也可以试图让元曲充满阳春白雪而高雅化,可做成了词不词、曲不曲的东西才好可能
就会自取灭亡,因为那样就不可能保持元曲的艺术特色。某种特殊形式的艺术如果将其本质内涵的特质都给弄丢了,还会是这种艺术么?比如现代许多名人极力将“二人转”搬上中央电视台,也仍然无法让“二人转”成为高雅艺术。再比如,如果我们想让“傩戏”成为一种高雅艺术的话,明摆着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令其彻底消亡!
可惜的是,在中国人中间总有太多的人热衷于作伪学问,仅从那些学术杂志上堆积如山的臆造的名词就可见一斑,现代时髦的专家学者除了会说几个他们自制的名词之外,什么都不懂,科学家们也都学会了用新创名词作面具——学风连根都烂了!只怕是现代词典也没法编了哦!这是民族的悲哀,也是制约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勒颈绳!我想,我们若要真心实意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该先实事求是地认识本原文化,然后才能继承、创新和发展,否则的话,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了,那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既然不值得珍惜,要继承、创新和发展干吗呢?
猜你喜欢
本文发布于:2024-03-14 11:2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20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