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汪宝崧)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教学目标】
1、 感受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情怀。
2、 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把握文章脉络,感受并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领悟作者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诗人情感的领会与评价,梦境的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走进李白,温故知新)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国的诗歌浩瀚如烟海,我们的诗人璀璨如群星。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流派纷呈,诗人众多,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座高峰,分别是李白和杜甫。【“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我们从小学到现在,课内课外也拜读过不少这位谪(zhe)仙人的大作,大家都还记得哪些啊?例如:我们的启蒙诗《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中学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行路难其一》,《将进酒》,《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以及我们日后要学到的《蜀道难》等等名篇。因为课内时间有限,我们就温习到这里,剩下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自己积累感悟。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又一传世经典《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 解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个标题怎么断句呢?这里就涉及到题中的“吟” 这里的“吟”和《琵琶行》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所以这样读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 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
语言通俗流畅,文词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这里的留别表明写作的缘由,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之意。【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在东鲁(今山东)将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浙江嵊sheng县,新昌一带。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而得名)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做《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题意为:用梦游天姥山的诗向朋友送别。
从诗题看,它把记游览和吟留别结合起来;从内容看,它既是一首记梦诗,又是一首游仙诗。因此,它是一首很别致的赠别之作。
三、听读录音,整体把握。
1. 请同学们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
A. 听准字音,句读,感受语调情感。
B. 圈画出诗中描写梦境的部分。
(同学们觉得录音里的这位专家是不是读的非常好啊?感情非常充沛自然,引人入胜;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多练习,培养出自己的语感和诵读能力。)
提问1:刚才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有哪些字的读音与我们平时认知的不一样?哪些字音字形又是陌生,需要记忆的?需要在默写过程中注意的?
解答,板书:姥 mu 天台tai(阴平)殷yin(上声)这里作动词,震响。雨yu(去声)做动词,下雨。 觉jue 觉时,醒时。剡shan溪:浙江嵊州南面
澹dan 渌(lu):清澈 訇hong
提问2:文中是从哪里开始进入梦境描写的呢?(板书 梦境)
解答: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哪里呢?“忽魂悸以魄动”已经给出了明显的提示,所以在此句之前都是围绕着诗人梦中景象展开的。
提问3: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或默读本部分,然后参照老师给出的事例,提炼概括出梦境中各画面的特质。(在思考完之后请学生上黑板板书)
(我们可以以时间作为划分梦境的依据,当然也可以以地点作为依据。月夜渡湖 清幽寂静;山之日景 壮观雄奇;山之夜景 阴森恐怖/离奇险怪)
示例:“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
A.月夜清幽之景 时间+画面特点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 夜 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赏析画面特点:夜字点明时间是在月夜。清幽体现在哪里呢?湖月照我影,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的意思;清猿啼,清,在这里作凄清讲,谢公(谢灵运)当年居住的地方还在,月色悠悠,溪水清清,不时传来几声凄清的猿啼,更加称得此处的清幽宁静。与“蝉噪林逾静”有异曲同工之妙。【朗朗月色,澄碧湖水,漾漾渌水,清亮猿啼,构成了一幅清丽恬静的幽美画面。】
分析这幅画面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找出关键词,一夜 飞 度镜湖月 一个飞字体现出诗人心态的轻盈,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以及急切,迫切的心理。(板书:月夜清幽之景 急切)
B.日出壮丽之景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赏析画面特点:当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时候,朝阳燃烧着晨雾,一片金光,光芒万丈,映射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好像给大海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传说,当太阳照射到东南桃都山上的一棵大树的时候,天鸡就开始鸣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云集响应跟着打起鸣来。宋太祖有诗云: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这个场面可谓是非常壮观雄奇的。
请一位同学带着感情来读一下呈现这个画面的诗句。指导朗读:把声音放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登山望远,纵目四观,美景皆在眼底,心胸而为之酣畅淋漓。所以语速要稍快,宜中调起头,逐渐加快。
蕴含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些画面组合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豪放,豁达。(板书:日出壮丽之景 豪放)
C.傍晚恐怖之景
赏析画面特点(学生齐读“<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指闪电)霹雳,丘峦崩摧。”):
指导阅读:“迷花倚石忽已冥”,宜用低调慢速,为下面蓄势。“熊咆龙吟殷
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以快速、高亢的语调读出,以突出恐怖阴森的氛围。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由惊心动魄的声音描写到突出一种氛氮怪异的氛围,宜低调慢速,完后稍微停顿,为下文语势的陡起蓄势。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为四字短句,用快速、高调一气读出;“霹雳、崩摧、轰然”三词重读,突出天门洞开的奇异氛围和雄奇的气势。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石中的泉水都在震震发响,使森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乌云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水波荡漾着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此时的景物不再像前面那样清幽,壮美,而是处处透露着离奇险怪,阴森恐怖,(大家试想一下,天色将冥,你孤身一人处在深山老林,前面充满了未知,别说是这么大的阵仗动静,就是一点小小的声响,都有可能让你心惊肉跳,汗毛竖立。)诗人孤身独处这里,是不是会感到心惊胆战,震撼不已。
所以此处蕴含的感情就是震撼,害怕。(板书:傍晚恐怖之景 害怕)
D.晚上神奇之景
接下来,就到了梦境的高潮部分,光怪陆离的仙景出现了。“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里的青冥,是指天空。金银台,金银筑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霓:云霞(霓裳chang羽衣曲:云想衣裳花想容:)。以云霞为衣,以风为马。云之君:住在云彩里的神仙。虎鼓瑟兮鸾回车,这里的鼓是什么意思?瑟是什么,一种琴弦乐器是吗?那么怎样才能演奏它呢?是击打还是弹奏啊?对,这里的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弹奏的意思。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神鸟。回,回旋,运转。
此刻诗人恍若梦游仙境,日月当空,光照宫阙,神仙纷纷出场了,穿着云霞做的衣裳,乘着长风如骑骏马,老虎鼓瑟,神鸟驾车。诗人的想象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展现了一派金碧辉煌、热闹非凡的神仙世界。这时的景象都是非常神奇瑰丽的,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盛大祥和的感觉。
那么大家揣测一下诗人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感情呢?如果是你们有幸目睹了这一盛况,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哇的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两人呢,整个内心,灵魂都被震撼到了,因为平生世
所未见啊,所以惊叹不已呢?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此刻的心情必定是久久不能平静,沉醉其中,惊叹不已。(板书:晚上神奇之景 惊叹)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带领大家去领略这一神奇画面。
指导朗诵:打开音域,用浑厚高昂语调,中速来读,“列如麻”收尾要干脆,读完后要停顿四拍,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也为下文语义的转折奠定基础。
(重点指导“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里的“兮”稍微拖一下下,读出一种欣赏的感觉,但不要太生硬了。
2.细读课文,品味鉴赏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领略了诗人奇特梦幻的梦境,可谓是天马行空,光怪陆离,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整个梦境的部分齐读一遍,再次重温感受诗人梦中的那种奇幻壮观,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我欲因之梦吴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大家读的非常有感觉。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梦境如此的美妙而奇特,可是,诗人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一个梦呢?也就是问诗人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能否在诗中找答案呢?
为了好辨认,老师就把它标之为:梦前(板书)
直接原因就是,第一段,叙述了瀛洲信难求,天姥或可睹。正是因为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让诗人产生了想探求一番的愿望。在写这个天姥山高峻雄伟神奇的时候,诗人用了什么手法:夸张,衬托。
以五岳、赤城和天台衬托天姥山神秘美妙、高大巍峨;以瀛洲陪衬天姥山,以虚衬实,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所以啊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头。
板书:向往(作者为之神往,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让诗人梦到游历天姥山呢?接下来,我们看到诗人梦后片段。 板书:梦后
请同学们齐读梦后片段:忽魂悸以魄动……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完之后,能找到深层原因吗?全诗的诗眼
指点:我们常说,诗言志,歌咏言,有些时候诗人不便直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便只能用曲笔,托梦言志
解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呢?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不愿卑躬屈膝,与权贵同流合污,宁愿出世追求个性自由,保存内心。
板书:梦后 ①激愤/愤懑
再读一读,看这些诗句中还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教师诵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学生体会。
【指导诵读:这几句主要写梦醒后的失落,用低调、慢速来读。“忽、恍、惟、失四字单独成为音节,应该适当拖长两拍,使节奏和谐。】
诗人梦醒之后,周围一切归为平静,正如《金刚经》中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此刻,诗人的心中有种淡淡的失落感。
板书:②失落
再来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又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亦如此,如什么,如梦一般,梦醒即逝的虚无,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的易逝。
大家可以品读出来些什么呢?快乐的虚无和易逝,让诗人心中产生了一些惆怅的情愫,一种淡淡的伤感包含在里面。
板书: ③伤感
最终板书:失落 伤感 激愤
这整首诗歌赏析下来,我们看到了诗人梦境的瑰丽神奇,了解了诗人入梦的直接缘由是天姥山的高峻险奇,更有深层次的原因: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
诗人情感不断的变化,梦境奇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全文。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再现画面的美,体味情感的美,感受人格的美。
读后建议:课后,同学们还要继续进行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就只能把这个任务拓展到课外,请大家认真对待,认真品味背诵。
四、研读探究,把握内涵。
关于这个梦境的内涵,历来有两种看法。
① 理想世界的象征
② 宫廷生活的反映
同学们探讨一下,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第一种说法:李白向往的理想世界,因为向往,所以追求,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就只能通过梦的形式把理想展现出来。
第二种说法:从开始李白对这种梦境的向往,正如李白当时对长安生活的向往,对实现政治抱负的急切与憧憬;身登青云梯,正是李白当时青云直上,官奉翰林院,春风得意的真实写照;“霓为衣兮风为马”,可以看做是奢靡宫廷生活的展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可以看做是政治生活的无常,朝野充斥着各种谄媚逢迎,排挤打压,让诗人从心惊到厌恶,最后大梦方醒。诗人终究是由当年的“仰天大笑出门去”到最后的“使我不得开心颜”,最终还是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游历山川,追寻自由。
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不是李白本人,只能见仁见智地去揣摩理解这个梦境的内涵。刚才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个人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如果说梦境是诗人理想世界的反应,诗人为什么最后会感到害怕呢?所以老师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梦是李白短暂宫廷生活的一种反映,因为李白对宫廷生活的态度和在梦中流露出的情感一样,既向往又厌烦。可以说,这首诗,是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同学们,课下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里就不在讨论了。
五、布置作业:理解背诵感悟本诗,思考预习课后习题。
六、板书
梦前(述):向往
梦境(观):月夜清幽之景 急切 日出壮丽之景 豪放
傍晚恐怖之景 害怕 晚上神奇之景 惊叹
梦后(叹):失落 伤感 愤懑
本文发布于:2024-03-13 06: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8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