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岑安卿)
龙源期刊网
品味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作者:梁雨珠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3期
《文化苦旅》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包含了思想与内涵的散文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苦旅》的出版发行,就像一枚石子投入到安静的湖面,打破了文化界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不管是其内容或题材,还是语言的应用技巧而言,《文化苦旅》都是对当代散文的超越,同时也在散文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文化苦旅》以其自身独有的风格,以中华璀璨文化和悠久历史为主要背景,将传统文化通过诗歌或散文的形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阅读它,犹如品尝了一场宏大的文化盛宴,下面我们对《文化苦旅》的主要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展开了分析。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散文说到底即是语言的艺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并未进行华丽辞藻的堆砌,也不像葡萄酒那样引人入胜,但细细品读起来却并不会觉得它是平淡无味的,《文化苦旅》的文字就如同一席清泉,让人容易接近又能够激发出内心的思考,这是很多散文家无法做到的。这部作品中虽然议论性内容占多数,但并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理解,余秋雨在论述过程中常常会融入一些抒情的话语,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深刻的意蕴,同时语言幽默有趣,让人能够耐心的读下去。如《白发苏州》中,他用一种幽默的风格写下:“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如此的行文风格可以说开辟了一种新的散文创作范式,因此此书在首次出版后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欢迎。
《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还表现为书中所描绘的并非是“死物”,而是具有生命力的。余秋雨非常善于将自己的情感与那些沙漠、山水和古迹联系起来,这些经过千百年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物象,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而具有一种灵性之美,让我们能够想象这些景观并非离我们太过遥远,而是真真切切的能够体会到。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这即是作者情感的隐形表露,余秋雨先生写下的文字好像是历经了喧嚣到寂寞的旅行,带给读者一场心灵上的洗礼。他的行文风格总是这样具有诗情画意,但同时也添加了一丝外放的风骨,品读此书,总是感觉文字是活的,每一个字都寄托了余秋雨的情感。
二、《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
一方面是具有较为浓重的人文气息。此书从题目上都能够反映出其创作精神,特别是一个“旅”字,余秋雨在自序中就已经说出了自己在旅程中的感悟,这和“游记”是不同的,《文化苦旅》并非是依靠描写所见所闻的方式来论述,也与一般的借景抒情存在区别,而是让文章的内涵更加苍老,这样的苍老是因为本书的内容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制约,特别是穿越千年的历史,从身体的磨练到心灵的冲击。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再用自己的心写下感悟:“每
龙源期刊网
走过一处地方,总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全身,让我无端感动、无端叹息……我站立于古人站立过的那些地方,用和先辈一样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静聆听和千百年前一样的风声鸟声……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在余秋雨看来,山与水是肯定具有灵性的,借助于对大地的描述,可以在历史印记中寻求到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情形下结合天地万物,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和人之间的内在精神统一。是啊,文化即是一场苦旅,要努力坚持走完这场苦旅,才能够真正领略和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感悟历史的哲学魅力。《文化苦旅》中的很多散文都提到了历史与文化等诸多内容,依靠历史遗迹来阐述自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能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历史自身的魅力。这不单单可以在此书的很多文章中看到,关键在于余秋雨的思想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特别是对社会结构的感悟和理解,可以挖掘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另外也能够从中看到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对时代与社会的反思,对人生与人类命运的思考,反映出当代中国众多知识分子所饱含的那种人文批判精神以及从精神层面出发的对自我的超越。这样对民族精神与未来命运的关切,引起了跟多人对此问题的思考。
三、《文化苦旅》的审美情趣
读完此书我们能够知道,《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带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民族情感的呕心沥血之作,它自身的可读性并非局限在历史厚重感,更在于其中包含了余秋雨自身独有的审美情趣,让整部作品的美学观赏性提升了很大的空间。在本书中我们能够寻找到几个关键词:宁谧、宁静与实在,余秋雨先生具有宁静致远的审美观,觉得唯有宁静才是心灵的归宿,喧嚣和浮躁会导致人堕落,宁静才是心灵最后的港湾。他提到江南小镇并非跟其他很多文人一样描写他的青石板或烟雨蒙蒙,而是通过对江南小镇整体的静谧来写出自己的童年,说出了自己对宁静人生的向往。他在书中非常详细的写出了江南小镇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景象,就好像一幅幅生动平和的画面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离开宁静的江南小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大城市的喧嚣中去,但唯有保持心灵的宁静,都市中的喧嚣与浮躁就不会对我们带来任何影响,这既是余秋雨先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告诉给我们的观念。在《江南小镇》中,他利用非常质朴的文字来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意蕴悠远的江南景象,让人心驰神往。而这样的宁静也能够从《沙原隐泉》中找到,余秋雨认为现代人接触到太多喧嚣的东西,当他们接触到碧绿的泉水和静默的沙山之后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永恒。他所抱持的这种宁静审美观和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儒家提倡的克己复礼,道家提倡的淡泊名利以及佛家所说的抛弃物质苦修,和这种宁静观所提倡的理念基本相同。《文化苦旅》中的“苦”即是这样的含义,余秋雨先生在寻求文化灵魂的历练和升华的过程中,总是保持着这样的人生观才让自己的精神得以纯粹的修炼。《文化苦旅》中的散文并非是单一的借景抒情,其中也蕴含了非常一种较为理性的哲思,以作者较为独特的审美视角把这样的理性融入到世俗中来,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历史沧桑感。
龙源期刊网
四、《文化苦旅》的人生感悟
认真阅读《文化苦旅》之后,能够感受到文中的内容表达了余秋雨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赞叹与向往,原来生命是这样伟大,也是这样的途径磨难,生命是这样充满激情,也是如此的孤独和寂寞。我们能够从《文化苦旅》中寻找到一丝无法穿透生命的茫然,也蕴含了一种看透生命的虚无。人生存于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想要自己未来可以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然而在我们老去之后回首这一生,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渺小的。微小的生命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伟大的生命一样也会有很多的遗憾,生命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历史也在向我们诉说它们的故事。
如《莫高窟》这篇文章,余秋雨写下了自己看到莫高窟宏伟艺术后非常震撼的心情:“千年的光阴之后,莫高窟依旧活着,它的血脉、它的呼吸,这是何等强大与壮阔的生命力,一代代艺术家朝我走来,每一个艺术家背后都有着独特的背景,这里举行着穿越千年的演出,他们的游行让我眼花缭乱,莫高窟的神奇之处恰恰因为它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这样的描述好像真正将千年之前的标本复活一样,余秋雨先生忍不住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以这样一种飞扬的节奏描绘着内心的震撼和激情,情感的震撼与艺术的情结与作者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也彰显出了这样一种淋漓尽致的抒情特色。又比如说《华语情结》这篇文中中,余秋雨通过山岳来代指语言,从而描绘出语言的博大精深,他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腔调,从巫师口中吟唱出来,又从孔夫子口中说下去,从李白口中哼出,在塞北的风沙中响起,在江湖洪泽中响起。这样的描写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作者将自己的思考与艺术想象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艺术想象借助于理想的方式阐述出来。
五、小结
即便散文并不是余秋雨最为擅长的一种问题,但他对艺术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积累,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让《文化苦旅》这部作品显得十分严谨和深邃,也带有较为强烈的艺术美感。阅读此书我们能够发现,它不管是在写作风格、写作手法或者是内容选择上来说都蕴含了较为强烈的文化意蕴,《文化苦旅》不单单是文坛散文作品的优秀代表,同时从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余秋雨先生对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深关怀。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高级中学)
本文发布于:2024-03-12 05:5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7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