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08 05:24: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孔祥明)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篇一:2015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个人 “三进三同”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到xxx镇乌岗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 “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通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

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无疑是我们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助推器”。现实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深入群众、没必要向群众学习。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信访工作是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当前,交通出行、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亟需解决。我们信访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

【篇二: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市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学校要求,我于2011年1月15日回到农村,开始体验农村生活。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曾多次参与劳动,因此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多,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

村民是热情真诚的。一般在农家做客时,他们会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来招待客人,农家大婶还热情地给客人盛饭,这种热情好客的作风让人顿时觉得有一种家的温暖。 二、

村民是善良纯朴的。在村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村民们的善良和纯朴。一般有外乡人来时,都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有时村民还会找他们聊天,主动介绍梁平有哪些地方好玩,有哪些特产,还主动请人去家里吃饭,招待客人就像自家人一样。

三、

村民是吃苦耐劳的。忙碌的时节,村民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去了,早出晚归,一直忙碌着。

在这一个月里,我既看到了农村好的一面,也看到了落后的一面。也得到了以下几方面初浅认识:

(一)既要注重“风貌建设”,又要注重功能完善。有些村是县政府打

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县级有关部门联系的定点扶贫村,有关部门花费了上千万元资金对公路沿线的民房进行风貌改造,统一将房屋刷白漆、并将屋顶装饰为“徽式”建筑式样,可谓面貌一新。可是村里急需整治的灌溉水源、水渠管道、蓄水池却没有资金,村干部、村民也多次向上反映,都没有结果。按该村村支书的话说“只要解决了灌溉问题,万元增收他们自己就能做到”。因此,我们认为完善灌溉水源比“风貌建设”更为急迫。

(二)既要注重建设,又要注重管理。一些重要的灌溉水源设施,不是没有投资建设过,县水利局和有关部门分别投资几百万元建成过两次,而现在几乎全部瘫痪,根本无法使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质量不高,管理不善,导致水管等设备被盗,设施从来不维修、不更换。这反映出基层往往注重投入资金建设,但工程质量把关不严,尤其是对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重视不够,

致使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年年都在建设,年年都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既要各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又要管里好已建好的基础设施。

(三)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又要重视市场营销。现在政府在鼓励、引导农民农村发展生产方面往往下功夫较多,但在产品市场方面重视不够。如奉节脐橙口感好、总产量大,可是脐橙除鲜果在销售外没有其他渠道,果农在等人来收购,09年收购均价在每斤0.9元左右,相当便宜。当地一户从事脐橙包装的个体户非常无奈地说,他曾经试图在北京、武汉等地直接销售口感极好地奉节脐橙,但因为奉节脐橙在全国的知名度远不如湖北姊归、江西赣南的脐橙,人家不认可,销售极

为困难。其他养殖业也是如此, 如果家家都养鸡鸭,移民群众担心的不是养的问题,而是愁没销路。如果我们只要求或引导农民去扩大生产,而不考虑市场问题,到时候是有产量无产值,有产出无收入。因此,政府引导农民在着眼于增产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增收,要将开发市场放在突出位置。

(四)既要大力招商引资,又要鼓励自主创业。重庆库区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受自然条件限制耕种方式单一,依靠发展农业解决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库区农民普遍致富,必须走农业产业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此,政府必须大力招商引资,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的问题,解决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值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库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打工挣钱增加收入的问题。在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要鼓励和帮助移民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培训,转变他们的观念,教给他们创业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技术支持,出台金融政策扶持。

(五)既要帮助移民立足当地致富,又要引导移民走出库区发展。移民发展本地经济增产增收,剩余劳动力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是移民安稳致富的根本途径。但是,从长远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移民走出库区发展。通过教育和培训,在普遍提高移民人口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就业技能,在库区外实现稳定就业,提高创业本领,在库区外实现发家致富。使移民自愿在库区外安家立业,实现永久转移,缓解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库区承载力,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

(六)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外出务工虽然能够带来最直接的经

(七)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现在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很多,有养老保险、农业生产补贴、家电下乡、救灾补助、农机补贴等等,但是宣传力度却够,以至于村民们了解相关政策都是通过电视、报纸或者听他人说,以至于一知半解,甚至误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应当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村社干部走访讲解等方式,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公开透明。

“三进三同”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三进三同”不是一时兴起,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必须使“三同三进”活动长效化、制度化,不能走形式主义,要切切实实地抓好这一项活动。通过深入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村民 “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村民对我们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道德修养。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村民感情,了解了村民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的良好平台,

更是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的有效载体。通过与村民之间亲切攀谈,村民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

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

【篇三: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上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胡建秋

2011年12月30日

按照省、市委关于建立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及全市、全县领导干部“走基层、转作风、抓项目、促发展”活动要求,县委审时度势,立即在全县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以“进农村访民情、进农户解民忧、进企业(重点项目)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活动。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本人作为上栗县人大 常委会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联系上栗镇泉塘村。活动开展以来,我带领工作组成员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心服务的工作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惑于民、施助于民,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形象,推动了工作落实。回顾这一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谈点肤浅认识。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民意 下基层干部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民忧、帮民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

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民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民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民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民情访谈,我们坚持“三进三同”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群众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赢得民心;只有在感情上贴

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群众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群众的心扉,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干部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为认真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我们本着“务实、为民、诚信”的原则,切实联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一是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认真学习了近

年来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镇村一线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向农村老学习处理农村事务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农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热情,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使我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以更踏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主动和你商量工作,换句话说,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帮助群众,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四是触动了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驻村工作期间,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群众想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我觉得扶贫的重点不是他们需要什么就简单地给什么,而是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县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扶贫真正扶到点子上,让困难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五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由于心灵上与群众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农服务,所以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有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民 “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角色的转变,联系村干部的任务是协助而不是指挥;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老党员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群众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变对基层工作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介入,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下基层就应该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

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三是工作作风的转变,以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多动嘴、勤跑腿、多融合。转变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联系村开展下基层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载体,旨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尽管驻村工作有期限,但服务三农无期限,要真正扑下身子,切实真正转变作风,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实实在在的转变,感受到蹲点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民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交流沟通,群众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群众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百姓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劳作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感受到群众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机关办事程序的不明,才产生了机关单位事难办的错觉。作风不过硬,能力难提升;作风不扎实,工作难推进;作风不深入,事业难兴旺。另一方面我们讲解一些机关单位办事的基本程序,消除群众把办事程序当成机关干部门难进、脸难看、

事难办的误解。群众的反映也让我们感受到在机关中推行首问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我们接待来办事群众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群众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养殖棚圈、还是在温室大棚里,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05:2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3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群众   工作   发展   农村   了解   才能   干部   开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