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可编

更新时间:2024-03-07 14:22: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7日发(作者:李丽珍)

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5分)

公园的夜平时总是静mì( )的,国庆节期间却—下子人声鼎( )沸,热闹起来了。在花团锦cù( )的小广场上,大妈们的广场舞跳得正欢。装点着各色彩灯的小船,穿梭在湖水里,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神采奕奕( )的人们,穿行其中,你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生气篷勃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静mì(

)

花团锦cù(

) 神采奕奕(

)

.(2)“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1分)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1分)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有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 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该这样问:“令堂贵姓?”

C.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施耐庵的《西游记》。

D. 《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了一些庸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走进美丽的东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D.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每错或漏1字,均不得分。)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4)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描写月的诗句有许多,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烽前沙似雪, ”描写的是边城月色,凄神寒骨;李白《峨眉山月歌》:“ ,影入平羌江水流”描写的是月映江中的美景。

1

6.去年五月,我市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逆向而行”。这些英雄用自己的真情和大爱、勇敢与奉献,集结成万里神州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5分)

⑴疫情之下,他们的选择令我们感动。面对这些胜利归来的“逆行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2分)

⑵班里准备开一次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写一句宣传语,激励同学们向英雄学习。(1分)

⑶在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如果你是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2分)

示例:讲英雄故事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9题(5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唐 李白 明 李攀龙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7.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什么意思?(1分)

8.析场景:甲诗首局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乙诗前两句 .(2分)

9.赏写法: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乙诗后两句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因往晓之 ( ) (2)若屈伸呼吸 ( )

..(3)若躇步跐蹈( ) (4)其人舍然大喜( )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分)

(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2分)

1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13.请根据后面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成语。(2分)

① :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

② :割断席子,表示断绝交情,不再来往。多指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典出自《世说新语•德行》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共16分)

母爱的晴空

①傍晚,冷雨。

②厨房里,油烟机嗡嗡地轰鸣,我站在灶台旁,拿铲子小心翼翼地轻轻翻动锅里的鱼。煎好鱼,倒好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把老姜、红椒、土豆一样样切成丝。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这是为女儿准备的明天的午饭。每天下班后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热好饭菜再拿保温桶装着送去学校。她读初二,学习任务不轻,送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让她中午好好 2

把功课复习复习……

③手机叮叮地响了,我把两手胡乱往围裙上揩了两下,赶紧接通了,是妈妈打来的。“静静啊!今天可去药店买药了啊?”我一脸茫然,“妈,什么药?”“啊?利胆片啊!你这孩子……”妈妈的语气里显然带着几分责备。

④我这才想起来,几日前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诊断我有慢性胆囊炎,正巧妈妈打电话来,我就把这事随口告诉她了。随后,她发了好几条微信,都是叮嘱我要及时吃药、吃什么药之类的话,后来我因为要赶回去上班,也忘了回复。

⑤要不是这通电话,买药的事我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不想惹妈妈生气,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她几句。“买了买了!您放心吧!妈,我做饭呢,先挂了啊!”还没等她开口,我赶紧抢先把电话挂了,避免了一通没完没了的唠叨。

⑥雨水打湿了初上的华灯,有些幽暗也有些寒凉。油锅热了,我把姜丝、红椒、土豆丝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女儿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想着她明天中午打开保温桶快乐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欣慰。手机又响起来了,我正忙着颠勺,扭头看了一眼手机,又是妈妈打来的。“你自己的身体,自己要注意啊!这两天下雨天冷,多穿一点,小毛病别不当一回事儿……”我只想把手里的活赶紧忙完,颇不耐烦,“妈,妈!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买!”

⑦锅里的土豆丝已经快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你要没时间,我明天给你把药买好送去学校行吗?我知道哪一种药好……”我有些恼火,冲着电话大声嚷嚷:“哎呀,妈,你烦不烦啊,叨叨个没完,我的菜都烧糊了……”我“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妈妈的声音消失了,空气里一阵可怕的沉寂。窗外的冷雨重重地敲打着玻璃,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懊悔起来。

⑧我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可这些年,她一改年轻时的脾气,变得愈发温和宽容。她老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果敢精明,她好忘事儿,又爱唠叨,最怕闲在家里的她,如今却除了家,哪儿也不想去……

⑨我和母亲生活在一座小城,距离只十几里路,车程不过二十分钟,可开学至今,我为了自己的女儿终日奔波忙碌,竟已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去看望她,可她总是挂念着我,挂念着我的孩子。

⑩这个细雨飘飞的冬夜,我犯了难以原谅的错误,我忽略了电话那头妈妈小心的猜测、忐忑的探寻,无视她殷切的叮嘱、细心的关怀,我践踏了一颗母亲柔软、慈爱的心!

⑪我的心又一阵难过,想起了那个炎热的苦夏,我因病要做一场不小的手术。手里攥着大大小小的缴费单、化验单,在医院跑上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母亲。手术室的过道中,我害怕地紧闭着眼睛,像一只无助的猫,胆怯地蜷缩在椅子上,脑子里一片混沌。

⑫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气息,母亲以最快的速度为我办理好了一切,急切地奔到我的身旁,用粗糙、满是皱纹的手握着我的臂膊。我把头靠在她的腹部,听到了柔软而衰老的身躯里心脏的跳动;我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坚强,像个孩子似地肆意地流泪……

⑬人生路上常常会猝不及防地遭遇一场大雨,每一位母亲都会用慈爱、关怀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遮住风雨,把阳光留给儿女。在爱的庇护下,我们才有勇气,储存好生活的温存,继续走下去。

⑭我拿起手机,忙音之后,耳畔又一次响起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眼睛一

热,“妈,我明天回家看您……”

(选自《潮州日报》,作者吴静,有删改)

14.梳理“我”几次接电话前后的态度、情绪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分)

敷衍→ → → →

15.选文为什么要多处写冷雨?(3分)

3

16.选文反复描写“我”炒菜的情形,有何作用?(2分)

17.假如你是文中那个读初二的女儿,读完本文后,请你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50字)(3分)

18.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4 分)

材料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1分)

雨的狂欢

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质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互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准跃。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目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物,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

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 4

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有人说: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这个扶起一张犁,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攒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做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坡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草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作者:李成,有删改)

19.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请简要概括。(3分)

20.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21.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4分)

① 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一般..什么情况下说“果然”?“果然”用在这里,流露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2分)

② 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为什么是“不自觉地”?你如何理解?)(2分)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狂欢”含义的理解。(2分)

五、作文(50分)

请以“家中小故事”为题目,选取你家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和谐。要求:①选材真实,主题明确,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

5

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4分)

1.(1)谧 簇 yì (每空1分) (2) 完、尽。(1分) (3)蓬(1分)

2.B 3.c 4.c 每题1分

5.(1)博学而笃志 (2)一年之计在于春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5)受降城外月如霜 峨眉山月半轮秋 (每空一分,每错或漏1字,该空均不得分)

6-⑴2分示例: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欢迎你们胜利归来。国家危难之

际,你们选择直面危险、逆行而上,你们的高尚品质让我敬佩,我要学习你们勇敢坚无私忘我的精神。现在我要刻苦学习,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你们一样心怀祖国、心有大爱的中国人。称呼、问候语1分;内容2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意对即可。

6-⑵1分,学习英雄品质,立志报效祖国。意对即可

6-⑶1分,唱英雄赞歌,展英雄图片 。格式一致,意对即可。

7.左迁诗降职,贬官的意思。(1分)

8.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以飒飒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

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心。(2分)

9.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感情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

同情和宽慰,又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2分)

10.(1)于是,就(2)你(3)踩、踏(4)同“释”或解除、消除(1空1分)

11.(1)另外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忧愁)而担心(忧愁)(2分,意思对即可)

(2)整天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塌陷呢?(终日,整天;忧,担心,担忧1分;反问句1分)

12.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2分);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

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2分)

13.杞人忧天 割席断交(2分)

14.颇不耐烦 恼火 懊悔 难过 (4分)

15.(3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一种凄清伤感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后文写“我”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16.(2分)表现“我”对女儿的关心;炒菜是引发“我”对母亲态度不好的原因;表现

“我”和母亲当年一样,也是一个果敢精明,能干勤快的母亲。

17.(3分)示例:亲爱的妈妈,您好!您为了让我节约时间,利用中午时间好好复习功

6

课;您为了让我能够吃到我最爱吃的红椒土豆丝,您放弃了晚上的休息时间给我精心做这道菜。妈妈,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18.(4分)示例: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母亲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惦念着儿女,照顾着儿女,儿女遭遇挫折苦难时,母亲给予儿女的慈爱、关怀,让儿女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印象深刻。材料一中的母亲,更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鼓励自己的瘫痪的儿子,让人看了震撼不已。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我们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4 分,分析原文 1分,分析材料 1分,自己的体会2分。)

19.(3分)筑坝开闸;大厅中的表演;队屋中农具的操练。

20.(2分)画线句子表现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为下文回忆中所做的趣事作铺垫。同时以雨天在家的枯燥无味与大家在一起的快乐形成对比,突出标题中的“狂欢”。

21.(2分)①在事情的结果与所预料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在句中表现了孩子们为自己的表演得到大人们预料中关注与夸赞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得意。

(2分)②这群孩子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父辈们每天就以这些农具劳作,而且孩子们 也要帮助父辈们劳作,长大后将这种生活延续下去,所以他们热爱生活,对农具有亲近感。

22.(2分)“狂欢”不仅能表现孩子们玩耍的快乐,更能突出孩子们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

五、作文 (50分)略

7

本文发布于:2024-03-07 14:2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3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孩子   母亲   妈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