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说课稿(通用15篇)

更新时间:2024-03-06 20:12:3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易先)

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本课内容线索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4、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二、说教具

教师:多媒体

三、说学生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四、说学法

实验探究式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

六、教学过程

具体步骤

1、引入新课

先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

(1)、展示学习目标

(2)、展示自学向导,学生自学

(3)、小测验,学生自学反馈

(4)、新课讲解

A、认识概念

第一步: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第二步: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升华和凝华及其条件。

B、学会分析

第一步:展示烧黑的灯泡,让学生思考原因。

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物态分析。

第三步:得出原因。

C、几种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和凝固

第一步:展示现象,学生分析

第二步:教师点评,介绍人工降雨(干冰的利用是一个常见的知识考点,所以特别在此提出来)。

D、归纳小结

第一步:学生完成93页想想议议

第二步:展示物态变化关系图,理清关系。

(5)、达标训练——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对本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将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3、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第一条作业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解决刚开始未解答的问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动脑学物理3题

第二条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②重点: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4、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教师演示用:学生每组器材:

二、说学情

八年级上册

初三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

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九年级上册

初四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但是初四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三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初四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九年级下册

经过之前三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四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

三、说学法

1、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

2、学法指导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五个段标组成,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有多快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是按照"产生——传播——要有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快慢不同——传到人耳后经过怎样的途径引起人的听觉"的思路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体振动发声的实例,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通过与水波、弹簧上的疏密波的对比,引入声波;再通过实验,说明声音传播要有介质,且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依照初中生物课上已经知道的人耳结构图,回忆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2、三维教学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

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物质。

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说教法、学法

声音与我们息息相关,学习本节内容要从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并通过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要注意将学到的知识及时服务于社会,解释生活实际中的声现象。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动画、图片及文字展示声现象奇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在小学有关声现象的学习,同时声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直观感觉知识丰富,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已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也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往往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因为在做实验和观察实验时不够仔细,教师要在实验时,注意提醒学生让他们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四、说课堂

(一)引入新课

⑴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

⑵演示:敲击一下鼓,我们听到了声音。

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呢?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⑴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①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

②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③用手搅动水;

④用锤子敲锣,再用手按住锣面;

⑤捉几只能够发出清脆叫声的昆虫,观察发声时的现象;

⑥风吹树叶哗哗响……

⑦做课本第25页图2—12所示的实验,振动的音叉弹起塑料小球,为后面的声波做好铺垫。

⑵实验结论: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新的发现,我在此设计了一个"想一想、议一议":蟋蟀、蜜蜂、蚊子、乐器(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是怎样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声波

⑴用多媒体演示水滴滴入平静的水面,指导学生观察水的振动形成的水波。

⑵用多媒体演示弹簧一端振动时,振动在弹簧上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⑶演示敲击音叉时,人耳能听到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这时教师用多媒体模拟音叉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⑷由学生根据水波、弹簧波的形成及传播,总结出结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音的传播条件

⑴声音传播需要物质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和假说: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也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在真空中就可以传播。

进行实验:

①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同学敲桌子另一端;

②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

③用空气、木杆、金属棒、塑料棒、书本等物体传递振动的音叉

声音的效果;

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人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由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效果比在气体中好。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探讨: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怎样进行相互间的交谈的?

4、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声速?

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更快。

③知道在同一物质中,声速跟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④讨论:

a、百米赛跑中,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b、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⑤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的感性认识相对较少,可在课后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做一个测定声音速度的探究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⑴通过"当喇叭发声时,肥皂液膜会发声振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

⑵用多媒体介绍人耳的构造,根据人耳的构造,讨论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并用多媒体图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声波→外耳道→鼓膜→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耳蜗→听觉神经。

(三)小结

根据黑板上简单的板书内容,让学生对这节课进行小结。教师引

导学生复述有关内容,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利用精炼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整个设计过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蒸发是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是解释许多现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生对于蒸发现象很熟悉,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

2、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蒸发要吸热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出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原理。

3、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绘图能力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设疑激趣引出课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

证得出结论——教师点拨解疑释惑——创意设计应用实践——总结评估交流感受——课后实验——巩固强化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

五、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六、教学准备:

温水、温度计、脱脂棉、纱布、秒表、酒精灯、蒸发皿、滴管等。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①课前教给学生表演小魔术“杯里的水哪去了”:三个相同的纸杯,在一个空杯里先倒入水,然后将这个杯里的水分别倒入其余两个杯里(其中一个杯里塞有棉花,水倒进去后被棉花吸了),结果一个纸杯(空杯)里能倒出水来,另一个塞有棉花的纸杯则倒不出水来,学生会感到很奇怪,“水跑到哪里去”?揭开谜底,借此问学生,“如果把这块湿棉花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湿棉花会慢慢变干)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②在黑板上用毛笔蘸着水画“鱼”,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它有什么变化?(这使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视觉体验,体现了科学的真实性。)

③学生观察。提问:“鱼”哪去了?你看到画“鱼”的水跑哪去了?闻到了吗?(由此使学生认识到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的气体。蒸发就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④小结:水在常温状态下,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蒸发。(板书课题)并强调水是慢慢变成水蒸气的,而且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水迹慢慢消失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蒸发的现象。即:在观察中能够想到跑了的水飞到空气中,认

识水是在平常的温度下,变成水蒸气跑的,从而为学生建立蒸发的概念。】

2、感受蒸发,学习新知。

①自由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蒸发的现象?

学②课件出示:洗澡后感觉发冷,问学问学生“你们在夏天游过泳吗?为什么去游泳?当你从水中上来时,身上会有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③让学生亲自感受“水的蒸发”:将一只手完全伸进水槽,然后拿出来举起,闭上眼睛,仔细感觉两只手有什么不同?(学生能明显感觉到有水的手会“凉飕飕”)

如果学生提出手感到凉是因为“水凉”,那就给每个组换温水,再次感受一下,这样,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到手上有水会感到凉与“水温”没有关系。

④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手为什么会觉得凉?”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认识到手上有水就感到凉,水就不会凉了,可能与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带走热量有关。

⑤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以常见的游泳后感觉冷的现象为主,并让学生亲身感受“手上有水会感到凉”,自然过渡到用人相当于温度计进行猜想“手从水中刚刚出来时为什么会感觉到冷?”的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水蒸发会降低温度的科学知识,易于学生理解知识。】

⑥汇报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读取水温,再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这时提出“温度计从水中拿出后,液泡的水很少,蒸发现象不明显,怎样能使温度计液泡的水保留的多一些呢,”让学生想到并提出“用棉花或棉纱包住液泡,”这样温度计的液泡水就会多一些,蒸发现象就会明显。

⑦分组实验,实验前提出实验要求,并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根据观察测得的数据完成实验折线统计图。

【通过直观的统计图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水蒸发时会降低温度的性质,还便于学生直观地看到温度的变化,为学生归纳实验结论服

务。虽然学生的猜想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但在学生猜想、制作、实验、汇报的学习方式中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⑧汇报实验结果,提问:通过观察这几张实验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1)温度计拿出水面温度下降了,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温度会回升呢?

3)刚才的实验你明白了什么?

⑨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计拿出水面后温度会下降,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从统计图中,让学生谈发现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蒸发时会降低温度,而且让学生分析温度计的温度为什么会回升,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提升,理解蒸发的概念。】

⑩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这一原理,先让学生说一说,课件展示发烧物理降温、在教室的地上洒水、夏天走在森林里会觉得很凉爽等。

【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大胆设想,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

①比赛:看谁先让黑板上的水蒸发掉。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比如扇风,将水抹开(增大面积)等。

②拿出湿衣服,让学生说出怎样晾衣服能干得快些?(太阳晒,风吹等)。学生对于“增大蒸发的表面积有可能想不到,现场找两名学生分别晾同一件衣服,看谁的晾法最好,让学生明白将衣服全部展开(增大蒸发的表面积)可以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一些。

③由以上两个活动总结出加快蒸发的方法:温度高、空气流动的快、蒸发表面积大。

[对于进一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将在第二课时进行]

4、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①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蒸发快慢的知识,并以课件展示。

②蒸发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课件出示仙人掌和旱田。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

②根据资料卡制作“晴雨计”。

八、谈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从知识上看并不难,但应给予足够重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要充分利用,为此在课堂上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平时有时观察不是很仔细,在课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体会,最后得出结论,对于训练学生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有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将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演于实验(或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②通过运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平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观看录像片段:

①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②匀速步行的学生。

③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④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⑤矗立在地面上的高楼。

⑥奔腾骏马的雕像。

2、教师提出问题:

①上述物体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②由学生分析出它们处于:

a、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静止状态。

③教师直接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板书: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3、教师提出问题: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物体平衡呢?

4、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①展示实验器材

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记录

a、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的物钩码,塑料板是否静止,板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用激光笔沿线的方向照射)方向有什么特点?

b、把纸板扭转一下(用小钩勾住一小孔)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板是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用激光笔沿线的方向照射)

c、换用不同位置进行以上实验

d、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等的钩码,板是否静止。

e、在纸板上任选其他两上孔系线重复上述实验。

5、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

注意提醒学生研究二力平衡的前提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根据力的合成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问学生),学生答:(为零)。

最后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向,且作用;在一同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6、生活中二力平衡的例子很多

①静止的砝码。

②二人推门,二人拉门。

③塔吊匀速吊起工件。

④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⑤水上漂浮的船只。

⑥匀速拉动的木块。

⑦悬空的陀螺。

⑧悬空静止的磁环。

7、分析开始录像片段的6种情况,二力平衡在其中的利用,找学生分别进行分析。

8、想想议议:

①为什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②在甲乙两人拔河比赛的过程中,甲给乙的拉力为F1,乙给甲的拉力为F2,已知F1=F2,那么,这两个力属于平衡力吗?为什么?

二、小结

三、课堂练习

四、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理念

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馈,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

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

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独立的评价与练习,而是将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将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将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

七、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

2、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

活动⑴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动⑵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

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

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

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

活动⑶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

活动⑷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

媒体:水波传递振动,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递振动

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

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

活动⑸学生举例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

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

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

气体传声最慢

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不会传播?

实验:真空铃

5、媒体:回声现象

媒体动画:展示声音反射的过程。

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

问题:船测水深

6、媒体展示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对其中原因的思考作为课后作业。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7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

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四、方法运用:

整节课运用实验——分析、归纳,实验——分析、归纳——设置疑问——猜想——实验——分析论证这些探究方法。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

五、教具:

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课:教师: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同学们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

2、新授内容:

(1)教师: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我看到很多同学跟老师一样都戴近视眼镜,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近视眼镜、桌上放的花镜,它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

师:用我们物理上的话来说——就是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

学生分组实验

师:下面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

师: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光学仪器都用到透镜,你们知道这些光学仪器的名称么?

生:……

(2)师:我们离不开透镜,透镜也离不开我们。下面我们来看片

段演示:了解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课件)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正常眼睛的同学戴一下近视眼镜,近视眼睛戴一下远视眼镜。生:谈谈感受?师:刚才的游戏说明透镜对光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3)师: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教师强调该实验中的现象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是薄透镜,发生两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生: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课件》。师: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延长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4)师: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刚才的实验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有没有什么特点呢?

生:……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关于透镜的

第一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在三条很有特点的入射光线中,其中有一条入射光线比其它两条入射光线更有特点?这条更有特点的入射光线还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并且通过透镜后其传播方向?

生:……

师: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探究问题:凡是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

生:猜想。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5)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又得到

第二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课件)

师:我们都知道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入射光线逆着反射折射光线射入界面上,那么折射光线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根据这个道理我们能不能提出另一个探究问题?生:如果入射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透镜上,折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生:猜想

(6)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入射光下,折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生:……

我们又通过实验得到一条关于透镜的第三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课件)

3、练习:课件

4、小结:学生小结,教师最后强调。(板书)(课件)

5、作业:老师建议大家回去做一做课后的《动手电脑学物理》以及我们定的《导航》。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说的密度一节属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内容,它们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初步知识。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包括了质量、时间、空间三大基石。初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因而第七章第一节开始就进行绝对质量观的教学,第三节的密度是对质量认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

再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第二节的实验入手,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如何鉴别不同的物质?接着用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这种方法,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

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一点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进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本节有关密度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本节课着重采用实验探究法。

学法:

学生要想正确的从实验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们必须掌握数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教具准备:

每两人一天平,砝码,体积不等的两个木块和两个铁块,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制作了一个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引学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是新大纲规定的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密度的概念

新大纲要求: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手段,它还是提高学生实验

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了每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中,当学生测出了质量与体积之后,我改变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学生计算m/V的编排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我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根据测出的质量和体积,仍然能得出什么结论?面对这样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认识心理学,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去寻求某种规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样的结论,还有部分学生,他们可能想到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运算。当学生讨论得出利用m和V可以计算它们的比值时,我用课件出示鼓励性的评语,并播放一段音乐,以松缓刚才紧张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法分析m/V的含义,利用比较法、归纳法得出密度的概念。并告诉学生: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初中阶段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要引导学生欣赏天平平衡时的对称美,领会物理学方法的和谐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简洁美。促使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物理学的热爱。

3、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属于本节的重点,它要求学生能弄清公式的来源,并能记住公式。要记住公式,除了了解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还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并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在这一部分,我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论,设计了一些跳一跳能摸到的问题:

①怎样计算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②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怎样计算密度的单位?

③一木块,体积为10cm3,质量为6克,它的密度多大?若切掉它的3/4,剩下的密度多大?

④根据密度的公式,我们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吗?

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教师适度点拨,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样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

记忆和应用,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这里通过对公式物理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形成基本的、朴素的、唯物物理学思想。在学生紧张的劳动之后,课件出示“王冠”图,告诉学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王冠的故事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服务人类的科学思想。

六、小结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物理学知识,还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学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学思想。小结中,我准备先让同桌的学生相互回忆本节学过的主要内容,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老师再从物理学方法和物理学思想两个方面着手,总结学生在这堂课中的表现,肯定他们的成绩,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体现成功教学的激励机制。

练习

①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轮胎内空气的密度如何改变?

②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V的关系如图所示,谁的密度大?

板书设计

为了简明扼要的再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我采用图表法板书。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课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

(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

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

(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

(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

(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

积;

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三)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包括:教材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温度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因此,教材通过图4.1—1的“想想做做”,意在通过实验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温度计是学生真正认识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我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学会使用体温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内容和现在甲流感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我拟订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和学会使用体温计

2、难点:摄氏温度的理解和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二、教法分析

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我选择了如下的教法:在感觉水温的高低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中我用实验法,在自制温度计中用到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三、学法分析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首先来我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教科书章首图——雾凇,从这幅自然景观,引入学生面对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观,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在别的的地方没有这种景观?树上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再举例子:冬天从房子把一杯水拿到外边会变成冰,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也说明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几种状态之间转化。

要想弄清楚刚才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就得先弄清楚物质有几种状态,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所以就导入探究的主题第四章:物态变化。由刚才所提出的雾凇,水变成冰的原因是什么呢?都与温度有关,这一章的探究就从学生所熟悉的温度和温度计开始。

(二)、探索新知

1、温度

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身边的哪些物体温度高?哪些物体温度低?从例子中分析温度高的是我们感觉它热,温度低的物体是我们感觉它冷。从而可以看出用温度可以表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我再让学生能否举出某个物体具体的温度,比如某个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温度。然后叫学生上黑板写出他所举的例子并读出来。

从学生写的某物体的温度中分析数值和单位引入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通过举例早晨看到固原日报中说今天最低气温—8℃,写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如何读这个温度。说明有比0℃低的温度,所以就读作零下××℃。再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了解自然界千差万别的物体的温度。

从这个表中可知自然界各种物体的温度,可是这是怎样得到呢?难到是只凭感觉判断的吗?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与准确吗。询问学生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与木块感觉一样冷吗?学生有一点感冒能否知道自己是否发烧到多少度吗?并且现场叫学生体验课本中4.1—1实验说明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理的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温度计工作原理

从我和学生一起设计的温度计开始,先用它比较两个烧杯水温的不同,能比较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但是我们还不能满意,如何改进能测出水温的值?细管上加刻度,关键是怎么加刻度,结合前面摄氏温度的规定,在这儿得到了应用,并讲述分度值和量程。

4、温度计结构与种类

从我们自己设计的温度计与现实物各种温度计观察,并结合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5、温度计的使用

在此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讨论课本的两个想想议议了解在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方法。

6、体温计

由于今年的甲流感,所以学生对体温计也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体温计,更加深刻地了解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和使用须知,并比较体温计与实验用的温度计的异同,让学生学会使用体温计。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最后从小资料中知道有些物体的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那么可以用这些温度计测出来吗?不行,今天所学的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所以不行。为了测量它们,科学家们又发明了其它的一些温度计,让学生下去阅读科学世界进行了解。

(四)、布置作业

为了将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必须设计相应的作业。因此,我设计的作业是“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题及阅读“科学世界”的内容。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1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2.教材简析: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

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能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5.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

(1)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

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三、说程序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本着以探究学习为载体和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教师小结等环节以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标。具体操作是: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圣火的相关图片,了解圣火采集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体育盛事采集圣火常用的方式有哪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第七届残奥会用凸透镜采集圣火的画面,引入凸透镜。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实例,教师评价后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二)、引导学生课堂探究

学生探究一:照相机成像

1、用多媒体再现圣火采集等照片,教师启发说明:如果没有凸透镜就没有照相机,包括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如果没有相机我们就无法留住这些精彩的画面!关于照相机,你想了解什么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予鼓励。)

2、多媒体出示照相机的构造,探究:

(1)镜头、调焦环、光圈环、快门、闪光灯的位置及作用。

(2)照相机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并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画面以小

组完成下列活动:

(1)拿起自制的照相机,对着大屏幕(教师播放画面),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体会成功的愉悦,对于做不好的组教师给于指导。)

(2)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请制作者展示其作品,然后评选全班最佳照相机。

(3)以小组评价这次活动,有哪些不足及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鼓励有创意的发现)

4、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照相机工作原理(强调关键地方的光线途径、物距、像距和物像的大小、正倒)

5、拓展延伸

6、教师引导:通过凸透镜,可以将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凸透镜可不可以把小小的底片上的景色放大成像呢?

学生探究二:投影仪成像

1、教师演示通过凸透镜让灯丝变大,启发学生思考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可以做些什么。

2、多媒体出示投影仪构造,探究

(1)投影仪的构造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强调平面镜和螺纹透镜的作用)

(2)猜一猜:将投影片“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

3、演示:(教师演示,学生认真观察)

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F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可以让学生操作),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再将平面镜装上,观察像的位置,启发学生分析平面镜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演示幻灯机工作的原理(强调光路图、物像大小,物像正倒、物距和像距等)。

5、拓展延伸

学生探究三:放大镜

1、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把玻璃放在书上,观察字迹的大小,然后将水滴在玻璃上,观察字迹大小,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像的特征,探究为什么水滴可以让字迹放大。

2、学生拿起桌上的放大镜,边看边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看书上的字,观察书上的字字是否永远呈放大正立的像?大体什么时候才会放大?

(2)学生描述该像的特点。

(3)要想使放大镜所成的像更大些,该怎样调节放大镜的位置?

3、利用多媒体演示放大镜成像的

原理(强调光路图、物像大小、物像正反和像的虚实)。

4、拓展延伸:

(三)、难点突破

1、多媒体显示凸透镜规律规律情景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组织学生探究:

(1)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有时可以把很大范围的景色缩小在一张小小的底片上,有时却又可以把一张小小的胶片上的景色放大?有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实像,为什么有时却又成了虚像了呢?(强调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点)

(2)实像和虚像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提示以小组分析实像、虚像特征,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

a、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b、能否用光屏承接;

c、能否用眼看到;

d、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2、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和实像、虚像特征进行总结,教师给予指导、评价。

(四)、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

学生交流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或学习体会。

(五)、教师小结

1、评价本节课学生表现(从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

2、教师启发:这节课上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有的是通过同学们自己简单的实验得出的,更多的则是通过多媒体演示显示的,到底本节课所讲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成像特点是否成立,我们还必须进行认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下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激发学习下节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情况应用

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大于2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在2倍焦距和焦距间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幻灯机

小于焦距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通过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强化重点知识。

五、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有巨大的潜能,不是过多地干预,过多地束缚,过多的包办代替,充分放手,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真知。

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去完成实验,自主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对时间、空间、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权利之后,他们才能敢做、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以上是我在设计和执教时的初衷和感受,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是“力学”中的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材处理

在授课中本人认为把“重力的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的概念比较符合知识的认知逻辑顺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农场孩子,纯朴上进,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根据2011版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学习要求,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3、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认识“质量”与“重力”关系。

2、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

难点: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义。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读书自学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下落物体视频、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导学内容:

播放视频: 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雨从空中下落,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

问题: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2、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导学内容:

托起不同的钩码,感受它对手的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表格。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总结重力公式。

2、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后回答,质量大的钩码对手的压力越大,说明重力越大。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测力计测量相应钩码重力,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填入表格并计算比值,总结G = mg 。(一次函数类型)

3、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导学内容:

P11,先阅读后例题解析,分析小结整理过程;重力的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国与美国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吗?有何规律?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哪里?

2、学生活动:

学生即时解答例题,板书解析;学生阅读重力方向与重心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重力的方向应用及规律。学生寻找规则物体重心。

3、设计意图:

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课堂训练 巩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的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处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

的质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学的“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设计意图: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

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一)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课下作业 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呈现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3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有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计的原理、结构、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的写法和读法、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节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本节课是从物理学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温度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难度不大。因此教学方法易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通过教材的开篇的感受温水的感觉以及“想想做做”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我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放在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以及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示数,因为平时学生很少接触温度计,有些东西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要把它转换为理性认识,我将主要用小实验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5.教学准备

只有准备了充分的教具,才能保证教学以及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而且实验又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同时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选择了以下教具:

教师:演示温度计、烧杯(2只,分别装热水、冷水)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实验用的温度计、烧杯(3只,分别盛热水、温水、冷水)、试管、滴管、烧杯(内盛红墨水)、带细长玻璃管的橡皮塞、透明吸管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采用教法:实验、观察、讨论、训练和讲解相结合,启发式综合教法。

学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采用学法:小组讨论学习、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以炙热的钢水和寒冷的雾凇两幅图片,引入温度的概念: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当中。随后引导学生做课本第47页图3.1—1“想想做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感觉冷水,热水,温水的感觉,交流论证感觉有时并不可靠。

第二环节: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自制温度计:初二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地位,部分学生对温度计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因此,学生通过自制温度

计,然后把自制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最好使用冰水,这样使得效果很明显),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通过自制温度计演示,让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环节: 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1.以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为例(预先将温度计发放下去),观察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玻璃泡,刻度)。温度计这一小节的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的内容。

2.通过看桌上的温度计,看书和观看播放的课件,学生互相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摄氏温度的读法、如何规定零度和100摄氏度等知识。并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加以深化。

3.介绍一些常见的温度。书上给学生准备了常见的一些温度计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分组实验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先用手估

测一个温度,再实际用温度计测量一下,并比较估测的与实际测量的温度的不同。学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体会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四个会:会认、会放、会读、会看)。老师相应地设计一些问题以补充知识点。在此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在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方法。再配以多媒体,把常见的错误集中展现,让学生印象深刻。

第四环节:深化理解,延展新知

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应该不陌生。为了讲清楚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可以设计场景,让学生分别用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来测量人的体温。让学生自己发现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并从中分析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使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层层创设情境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学模式从传统的重结论转变为

重过程,教学目标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只

起创设情境、主持,激励和归纳总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多批评,多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有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将为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演于实验(或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②通过运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平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观看录像片段:

①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②匀速步行的学生。

③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④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⑤矗立在地面上的高楼。

⑥奔腾骏马的雕像。

2、教师提出问题:

①上述物体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②由学生分析出它们处于:

a、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静止状态。

③教师直接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板书: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3、教师提出问题: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物体平衡呢?

4、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①展示实验器材

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记录

a、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的物钩码,塑料板是否静止,板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用激光笔沿线的方向照射)方向有什么特点?

b、把纸板扭转一下(用小钩勾住一小孔)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板是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用激光笔沿线的方向照射)

c、换用不同位置进行以上实验

d、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等的钩码,板是否静止。

e、在纸板上任选其他两上孔系线重复上述实验。

5、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

注意提醒学生研究二力平衡的前提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根据力的合成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问学生),学生答:(为零)。

最后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向,且作用;在一同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6、生活中二力平衡的例子很多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20:1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2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实验   学习   探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