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宗其香)
物理课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
篇一 物理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鲁教版 年级物理 (上或下)册第 章第 节《_____ 》的内容。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 和 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 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 和 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 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 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 知识解决 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能力。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为本节课的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________________
(这部分目标一般是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通过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学生的什么意识和品质等)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而对 知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 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教法选择:
教法一: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课采用演示实验,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或教法二:为贯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本节课准备采取启发诱导、点拨释疑、合作学习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程序及设想: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为了顺利得出本节 概念(或规律),同时让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采用类比法设计复习题: ?(如密度、压强、功率的引入要类比速度)
为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或生活现象导入或演示实验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现象是。。。或演示实验是。。。。)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浮力》一节的预习题可设计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 ;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 在液体中,或 在液面上。2、一个 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受到的浮力是 N。(g=10N/Kg)3、采用 的办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现代化得轮船,也保持着这种古老的办法。4、排水量是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船从河水中驶入海水中,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潜水艇靠改变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6、气球和飞艇能漂浮在空中,气球和飞艇里充的是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采取投影学生学案、学生补充完善学案的方式顺利完成此环节。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本环节设计的合作探究题和处理的方法为:
(以《浮力》一节为例:
问题(一):把体积相等、质量不等的三个小球A、B、C放入同种
液体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球的密度最大。
问题(二):将同一铁块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比较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ρ=13.6×103 Kg/m3)
A.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C.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铁块形状,无法确定
问题(一):学生自学时,能够判断出三个球受到浮力大小关系,而在解决三个球的密度问题时,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点拨:根据前面学过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在这里三个球的密度没法比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都在同一种液体中,只是处于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试着与液体的密度相联系,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即物体的重力和液体的浮力的关系入手,进而找到密度的关系。
问题(二):学生的在分析物体在液体中最终所处的状态时,根据生活中的木块、铁块、水的关系,进而去理解其他的物体,找不到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
教师点拨:在这个问题中,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入手,当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时,这时物体就处于静止的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时,物体将处于运动的状态,向力大的那个方向运动。在这里我们只要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或实心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就可以判断出物体将处于的状态。
4、课堂小结,构建体系(5分钟)
对应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叙述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也有机体现了学科知识建构的思想。构建体系时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5、当堂检测、巩固升华:(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后,教师投影答案,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通过兵教兵和师教兵的方式解决。
6、学后反思:(3分钟)
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和本节的目标,在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的知识树。
四、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要注意黑板大部分是给学生展示用的,所以教师的板书内容不宜过多,基本包括标题和简单的知识树即可,并告诉评委这样设计的道理:以生为本,凸显学生学的地位等等.
篇二 《内能》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内能》,《内能》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分子热运动》的延伸,又为后面其他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由于本章的知识都是围绕内能展开的,所以内能是本章的重点,我计划用2课时来完成。今天我只说其中的第一课时有关内能的概念的部分。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
2.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掌握类比的科学方法。(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内能的概念。
学生已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我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观看动画、然后提问:是谁推动瓶塞做功?这种神秘的能量是什么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引入了新课。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疑问和猜想,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
什么是内能?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提问运动的小球具有什么能?行驶的帆船具有什么能?那么组成物质的分子是怎样的?类比得出分子动能。拉伸的弹簧具有势能,被举高的小球具有势能,类比得出分子势能。然后自主学习得出内能的概念。请查阅资料、结合课本学习什么是内能?看哪小组知道的更多、完成的更快?通过该环节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加深对内能的理解我提出几个小问题让小组合作完成,1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吗?寒冷的冰山具有内能吗?2、温度相同的大杯水和小杯水的内能哪个大?为什么?温度和内能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讨论分析时,我深入学生之中,积极的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根据需要给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组织交流,我依据学生回答板书,不恰当的予以提醒,点拨,使语言更精练,更准确。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掀火了和谐课堂的气氛,打开潜能的阀门,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友好的展示与评价中增进情感的交流,达到知识的增益、能力的拓展、心理和情感的升华。观看视频加深记忆,从而突破了这一重点与难点。
由于内能与机械能的概念很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把它们的区别作为本节的难点,我是这样组织学生学习的。首先请学生查阅教材找到关于机械能与内能区别的那段文字,然后找一位普通话好,声音洪亮的同学大声朗读,使学生有了初步认识,接着让学生以下两个问题1)同一本书把它从一楼拿到三楼机械能与内能的变化是怎样的?2)分析一杯水对它加热温度升高,机械能和内能的变化又如何?组织交流与评估。加深了对内能的理解,渐进各自的理解深度。突破了难点。
及时的巩固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兵帮兵、兵带兵、优势互补、强弱互助,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STS地球的温室效应并讨论发言关于自己所知道的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看哪小组知识面最广!发言后观看视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热爱地球大家园。
接着就是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每节课都要进行的,我的学生给它起名字叫“新闻发布会”就是先请每小组发言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然后各小组提出问题让其他小组回答,学生不能解决的,我予以点拨,有的就留做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课下查资料解决。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也张扬了个性,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
这些只是课前的设计,而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谢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4-03-06 20:0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2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