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发(作者:燕楷)
传承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延续繁衍的脐带,也是一个民族显示自身魅力和张力的魂魄。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路走来,文化一直是支撑这个东方古国度尽劫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巨人,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矢志不渝追求的现代化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我们也正在经历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并且也正在迎接一个富裕时代的到来。
但印第安人有句名言:请走慢点,等等灵魂。这里所说的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就是我们的精神所在,即文化的发展。文明演进史说明,越是发达国家,越是要注重坚守自己的文化个性,越是富裕国民,越是注意从自己文化里寻找精神皈依。所以,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与热情。因此,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更应该回归过去,回到原点,在最经典、最古老的中华文化开始,只有立足于我们的文化之根,我们才能更好地弘扬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而想要立足于文化之根,就要先对民族文化有所了解。俗话说得好“文以载道”,所谓的“文化”都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其中所蕴含的精髓更是反映在作品之上,用作品感染人、影响人。
中国人崇尚天伦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的,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大程度上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支持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反映了中国人热爱现实,关
心现实,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种虚无主义思想对人心灵的浸染,能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建设现实生活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中国人并不屈服,而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儒学的“仁者爱人”,更是反映了中国人以友善态度看人、待人的态度,而这种精神更影响着我们几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而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出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境界,如:在对待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上,“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的侵蚀,其抗击力闪着道德的光辉。在修身方面,《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老子的“自胜者强”,无一不是良言警训。
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如:传统文化中“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认知价值取向、因循保守的心理、“守一”、“忌讳”的惯性,“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忠孝文化及封建纲常等都是它的糟粕之处。
虽然它的不足之处已不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但始终是精华大于糟粕,不然它又怎么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几千年而不被淘汰呢?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正视它、走近它,而不是抛弃它、摒弃它。
但现实却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白居易的“百姓多忧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顾亭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啻于一记警钟?在见义勇为精神缺
失、诚实守信品德失落的时下,“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千金一诺,也令我们汗颜。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设新的文化和新的人文精神体系,以使人们更趋于高尚,生活有更高的境界,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继承是必要的,这主要是传统文化中如前所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当然我们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词,都是错误的。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而且往往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即用辩证地观点看待其影响,要肯定其精华部分,改造糟粕部分。
在如何继承上面,也即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明、新文化、新人文精神体系的对接上,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其实早有精辟之论,首先,“我们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先有继承,然后才能有批判、吸收及吸收后的创新,虽然传承传统文化的路是漫漫的,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9:2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1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