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4 19:18: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谢松洲)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意思是文章的辞藻不是重点,鲜明的中心才是文章的灵魂。单元语文要素有“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后者指向习作表达的要求。这是在三至五年级分别学习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习作的基础上,跨越专题来学习“寻找中心,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的习作单元。本单元以“生活处处有真意”作为主题,引导学生用一颗慧心、一双慧眼发现寻常生活的“亮点”,围绕中心意思抒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家眼中的生活真意,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怎样“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一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来写,二是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练习,均是在明晰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本单元习作以“感受最深的汉字”为话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汉字,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习作,写后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

【单元目标】

1.会写“棚、苔”等22个生字,会写“甘蔗、瀑布”等24个词语。

2.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意思,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3.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能够围绕一个意思选择适合的写作材料。

4.发现生活中的亮点,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5.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并尝试运用“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表达方法练习写作,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并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学习修改。

【学习目标】

1.在“创办班级小说杂志”的主题情境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在将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主

要情节。

3.紧扣文章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感受和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4.通过梳理情节、留意环境描写。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重要作用。

5.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生活故事,把故事情节写完整,通过环境或人物心理描写体现人物的形象。

6.将班级创作整理成册制作成班级小说杂志。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和语文要素,单元大概念确定为: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虚构故事,往往有典型的环境、曲折的情节,反映现实生活。

单元核心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校园小说分享会”

“校园小说分享会”这一核心学习任务需要分解为三个项目任务,并根据项目任务目标定位,设计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一:学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这个项目任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好的小说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把握内容、梳理情节、评价人物运用在阅读小说中的积极价值,初步理解大概念。

子任务一:激活已有经验,发布核心任务,激发学习期待。

(一)激活已有经验

有层次地展开话题讨论:你最喜欢读的一部校园小说是什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这个人物让你联想到了身边的谁?

(二)发布核心任务

1.谈话创设学习情境。

2.发布核心学习任务。

3.明确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子任务二:通读单元课文,自主识字学词,整体把握内容。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学习单。

题目

《桥》

《穷人》

《金色的鱼钩》

作者

主要内容

深刻情节

评价人物

子任务三:逐篇品读交流,师生相互启发,感受人物形象。

以学生分享学习单内容为契机,教师适时引导,打开思路,深入探究。

(一)《桥》品读。

1.学生借助学习单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收获,相机引导展开对话。

(1)结合学习单“主要内容”,交流自己是如何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的,结合反馈,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7-23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24-27自然段。

(2)结合学习单“深刻情节”,交流讨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有哪些?结合反馈,梳理故事情节,找到小说中的四次冲突,并板书在黑板上。

(3)结合学习单“评价人物”,交流讨论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到并画出文中相关论据支撑,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2.结合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相关语句,把环境变化板书在四次冲突下面。

(1)结合板书,说说环境描写和四次冲突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结合《桥》的学习过程,梳理总结小说的特点和价值。

结合板书内容,总结小说的要素,即人物和环境,结合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梳理总结小说的价值,以及阅读小说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在阅读小说时,需要自觉把握内容、梳理情节、评价人物,这样能更好的理解小说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二)品读《穷人》

1.学生借助学习单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收获,相机引导展开对话。

(1)结合学习单“主要内容”,回顾把长文读短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理清小说层次,并给每个部分提炼小标题。

(2)结合小标题,找到并在文中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说说从这些情节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2.从故事情节中,找到并标示出环境描写,说说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3.小组讨论:结合《桥》和《穷人》,梳理总结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结合《桥》和《穷人》,联系以前学过的《跳水》,交流总结好小说的共性特点有哪些,引导学生了解好的小说的共性特点是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三)品读《金色的鱼钩》

1.结合学习提示,迁移运用在《桥》和《穷人》习得的阅读小说的策略和方法,自主阅读这篇课文,感受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

(1)找到并画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句,批注从这些地方看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2.结合“交流平台”,师生一起梳理阅读小说的策略和方法;结合“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分享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古典小说中的故事

情节,说说这些情节对塑造人物想象的作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形象。

项目任务二:写故事,塑造人物形象

这个项目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从读到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自己周围的人、事为原型,展开合理想象,创编校园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子任务一:联结已有阅读经验。

有层次地展开话题讨论:你最喜欢的一部校园小说是什么?你能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根据表格的提示,描述一下小说的结构吗?

书目 作者 主要人物

小豆豆

高桥君

美代

小林宗作

子任务二:明确小说创作方向。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根据表格的提示,思考自己想塑造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矛盾或冲突,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

题目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故事环境 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

人物关系 故事环境

巴学园

故事情节

《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

校长:小林宗作

同学:高桥君、美代

1.因淘气被转学到巴学园

2.巴学园到处与众不同

3.......

子任务三:发挥想象创编小说。

结合表格内容,联系身边的人进行“原型迁移”,丰满立体人物形象,把人物的标志性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细节写详细;设计一些曲折的、碰撞的情节来吸引读者;适当增加环境描写作衬托。

子任务四:根据量规评价修改。

根据评价量规进行自评,自我修改;根据评价量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写作内容。

项目任务三:组织校园小说分享会

这个项目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单元核心学习任务中,经历小说从读到写的全过程,理解小说的特点和价值,深化大概念的理解。

子任务一:小组交流,推荐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互相快速阅读彼此的小说,交流自己喜欢的小说及作者,并结合大概念说明理由。

子任务二:展示分享,讲评激励。

小组推选作品及作者,在班级内展示分享自己的小说内容,师生一起点评赏析。

子任务三:推选作品,出版发表。

师生共同为推选作品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对最受欢迎的小说进行合刊,并借助学校公众号、学校宣传栏或班级刊物,进行“出版”或“发表”。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9:1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1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说   人物   学习   单元   中心   结合   任务   学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