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4 19:11:1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4日发(作者:任志恒)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小学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为凸现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现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围绕这两个语文要素,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不仅可以借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还能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

了解先烈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从言行描写中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借助“阅读链接”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要求学生能品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学习提示,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大意,然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得的方法,自主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结合环境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在交流与分享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本篇课文《金色的鱼钩》内容过长,教学时应抓住核心问题,凸显重点,大胆取舍,长文短教。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3.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四、五年级,学过不少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虽说这段历史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因为长征故事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终归还是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其理

解课文内容,要注重资料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仅能根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还能筛选出对理解人物形象有帮助作用的资料。

通过前一阶段教学方面的观察和交流,学生很喜欢学习故事情节比较生动的课文,而这篇课文恰恰就是这样的,所以学生会非常喜欢去读课文。但要想在读中去提高语文素养,落实语文要素,还需要老师在其中适当地引导、点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

4、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

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要人物

1、分享有关万里长征的资料

同学们,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接受的困难。好,课前老师也让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长征的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我们的资料。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一个个红军战士们舍生忘死的付出,来分享一下老师搜集到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路上。

2、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班长,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感受发生在他身上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又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又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二、浏览课文,将文章读薄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文中寻找答案,并能试着简要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回顾自主学习的方法:文章读薄、重点读厚、主题读透。

3、师总结文章大意: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三、研读老班长,将重点读厚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2、交流汇报,因为文章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汇报。

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①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②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小结: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老战士啊!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②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甘心放弃吗?多少人在等着他们走出草地啊?

④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他发现了什么而变得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

4、第三处:就这样,老班长每天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他就出去钓鱼了,第二天,我们总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吃过一点儿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继续来交流6、7、8自然段。

①为什么让你感动?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你能用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②此时,真相大白,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我失声痛哭起来······

5、第四处:不仅如此,老班长还严厉地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小梁,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6、第五处:老班长严厉劝“我”吃鱼汤。(21、22自然段)

①当时已经发现了秘密的“我”,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②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

(出示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③ 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即便是我喝下鱼汤“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千斤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千斤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②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啊!(板书:舍己为人)

7、第六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在老班长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仍然在劝战士们喝鱼汤。(板书:忠于革命)

8、结合板书小结:同学们,我们交流了这么多,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此时此刻,你想对这样的老班长说些什么呢?

四、品味“金色”,将主题读透

1、引读最后一段。

2、就这样,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

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老班长用这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小战士的生命,你说,这鱼钩不正是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象征吗?

3、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了吗?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五、读长征诗,总结全文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万分沉重。这鱼钩,是一种深深的怀念,还是一份革命的力量,在长征途中像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用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来缅怀他们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六、布置作业

1、总结文章写作特点,点名中心。

2、小练笔:作者描写老班长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物。

七、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外貌 舍己为人

神态 忠于革命

动作 尽职尽责

语言 不怕牺牲

【教后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而本篇课文篇幅过长,教学时我抓住核心问题,凸显重点,大胆取舍,长文短教,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小任务,搜集相关的长征资料,并指导学生做到适度取舍,在课堂一开始,我就安排了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这一环节,更有效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一语文要素,我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因为有了以往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经验,所以整个环节还是比较平稳有效的。本单元第三个语文要素是“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一要素的落实,我放在了作业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进行初试身手,也为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也有

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的时候,由于本文篇幅过长,再加上农村学校学生的阅读量有限,所以感觉学生理解得不是太深刻,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大胆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本文发布于:2024-03-04 19:1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1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班长   课文   学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