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发(作者:元珑)
[古诗翻译]望海潮
[古诗翻译]望海潮
宋秦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简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赏析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
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
的花园,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
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
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
(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
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
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
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
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
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
秦观生平
未仕期
秦观在未仕期间,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然而
亦时常游历于江淮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在这段期间秦观
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秦观同孙莘老、
参寥子游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惠济院,浴汤泉,游龙洞山.又往乌江拜谒项羽墓,极尽山水名胜.此次出游共赋得诗词三十余首,并作《汤泉赋》一篇,以记途踪.二为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秦观前往越州省亲,
适逢苏轼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苏轼官船一同南下.途经无锡,与苏轼同游惠山,又经吴兴,泊西观音院,同访诸寺.端午过后,遂别苏轼赴越,中秋时,与参寥子、辩才法师同游龙井,其后又与郡守程公辟游玩鉴湖、拜谒禹庙,相得甚欢.直至岁末年关家书催归,秦观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上.写下著名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来描述离别情意,透露出对此段漫游岁月美好的缱绻不舍.
“学而优则仕”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秦观亦不例外,然而秦观的科举征途却屡遭挫折.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秦观第一次参加科
举应试,却是抱著满满的期望换来落第的命运,于是他便马上“杜门却扫,日以诗书自娱”,可见这一失败,对他而言,是精神上的打击.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秦观再次应试,却依旧名落孙山.科举的接连失利,使
得秦观心境更加忧愁悲郁,认清了“风俗莫荣於儒,材能咸耻乎未仕”的社会现实.因此只好改变态度,学习时文并向时人投献诗文,望获举荐.“功夫终不负有心人”,秦观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考取进士,踏上其同样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
入仕期
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难题,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朋党斗争日益激烈之际.秦观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之中,无法自拔.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元佑二年(1087年)苏轼、鲜于侁,共以“贤良方正”荐秦观于朝,无奈却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诬告.元佑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纯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元佑六年又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元佑七年(1092年),秦观授左宣德郎,又由秘书省正字,左迁国院编修官,参修《神宗实录》,甚得恩宠.数月之间,拔擢连连.此三年亦为秦观仕宦期间最顺遂的时候.宦达未久,元佑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
贬谪期
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瞬变,“旧党”出京.秦观作为“旧党”核心人物,亦在所难免.秦观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因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随意增损,诋毁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贬至处州任监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佛寺僧人谈佛聊禅,并为僧人抄写经文.他的词作《千秋岁》在回忆当年盛会时,抒发了很深的感慨与愁情: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
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
红万点愁如海.
无奈小人诬陷,状告秦观私撰佛书,便又因此获罪.《宋史.文苑传》云:"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
秩徙郴州".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同封号除掉,是宋朝对士大夫最严重
的惩罚.贬黜南蛮时,秦观心情悲怅,早已绝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词.虽将《千秋岁》的直抒换为比兴,没有“愁如海”之类的字眼,然
而内心深处却依然郁结难解: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
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方至郴州又移至横州编管,元符元年(1098年),移迁雷州
编管.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自赋挽词.此词道尽心中
凄苦,叫人心生悲惋.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
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
当年五月行至藤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张文潜曾
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
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道尽了秦观坎坷一生,句句痛彻心扉.一代文人,命运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蛮之地,令人
无限感慨.
本文发布于:2024-03-03 23:4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10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