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29 13:10: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简吉魁)

第25课时第六课老师的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相关标准陈述】

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本节课的设计重点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拓展他们自主创编歌词的水平。

课前资料搜集:

一、歌曲背景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伴随这优美的旋律,我的眼前不自觉地也浮现了一幕幕画面……小学的音乐课上天真无邪地不明歌词地跟着老师唱,现在觉得对老师的那份深恩仍铭记在心。这首歌听了一次又一次,伴随着几代人成长。

二、歌曲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七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抒情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使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歌曲,在歌曲学习中,我抓住了以感情为主线,从对老师的感情入手。

在导入设计上,我想了好几种方案,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用《烛光里的妈妈》这部电影的感人片段导入,这部电影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影片,但是对现在的小朋友他们来说很陌生,单单截取一个片段并无法感动他们,后来又想用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但是后来考虑到这是首民歌,现在的10来岁的孩子对这些歌曲接触很少,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最后我决定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且表现一组图片(孩子们熟悉的老师在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看到这组

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将回答:放学后老师仍然留在教室里为学生补习功课,还有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身影等。

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引入,从听觉与视觉的冲击中了解教师,通过心灵的体验,为这首歌曲的教学展开做必要的情感铺垫。

在上这节课前,我一直在想要上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上好。是选择《甜甜的秘密》这首比较轻快点的,还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旋律优美经典的歌曲?前者可能在课堂上会热闹一些,后者相对来说情感启发多一些,气氛也不会那么热闹!最后考虑再三,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旋律优美,意境动人,有很抒情感人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辛勤劳动,忠于教书育人的老师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旋律优美,意境动人,有很抒情感人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辛勤劳动,忠于教书育人的老师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歌曲的高潮部分是这首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不但出现了附点音符,还有就是节拍的把握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人动人的儿童歌曲,它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4|2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使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的精神。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敬爱。歌曲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流畅,有没表达了学生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的无限深情,第二段是副歌,情绪渐推向高潮,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学情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整体旋律比较慢,歌词长,音域跨度又大,特别是副歌部分的附点音符,对很多孩子来

说是比较难掌握的。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快的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我采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安静的听。几遍听下来后,基本上的同学已经能够跟着轻唱了,但是在高潮部分的难点上,出现了问题。特别是附点处理上,经过我的讲解一部分同学能够理解改正,但是还有一绝大部分同学仍然感到困难!还有是老师的师唱足四拍那里,我也只点了一次,没有特别的注意,所以很多同学没有唱足拍数。本来想再把难点部分单独拿出来示范练习,但是因为时间上不允许,我也只能匆匆带过了。

上完课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试着去解决它,再唱时还是继续出问题呢?我顿时产生了困惑,是哪个环节出错了么?原来我忽略了音乐实质内容的教学内涵。我只讲求情感的融入而缺少对音乐技能上的掌握。总是千方百计用各种新颖的手段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对上课的兴趣,而没有重视音乐本身的内容。注重音乐内容的教学是衡量一个教学形式是否有效的标准,便是看它是否是为了完成某个音乐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目标。以后我要多增强这方面的锻炼,多增强对音乐具体内容上的注重。

学习目标:

1、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

2、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

重点难点:能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

【评价活动方案】

1、生生互评

2、教师评价

3、小组评价

【教学活动方案】

一、课前欣赏

合唱《飞来的花瓣》拓展演唱形式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想和你们结伴去音乐城做一次美妙的旅行,你们说好不好?(好。。。)那就让我们结伴出发吧!◎不过呀在去音乐城的

路上我们首先需要走过一架音乐桥,◎要想走过这架音乐桥,那不过要费一番功夫的,同学们看到在这架桥上有一条通行口诀,同学们准确的对出口诀才能顺利过桥。

1、出示节奏

到达目的地:音乐城。

师:我们终于顺利来到了音乐城,今天音乐城的城主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三、歌曲学习

1、预习反馈:

通过预习,你对歌曲有那些了解?有什么问题?

生:预习反馈

师补充:这首歌曲是二段体,分析乐段(第一乐段从头到16小节,第二乐段从啊开始到结尾。)

2、初听歌曲,要求: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生“认真聆听,思考,并回答歌曲情绪:温情地、优美的、抒情的(亲切、温柔、深情都能够);速度:中速稍慢

3、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亲切、这份温柔之情把歌曲再来欣赏一遍,这个遍听后告诉老师歌曲当中都说了些什么?(生答)

师:同学们,看到深夜还在忙碌的老师你的内心又会想到什么呢?(生答:感谢、感激)

4、读歌词

师: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被老师所打动着,老师对我们的爱真是无微不至,同学们我们要学会感恩,让我们带着感恩之情用朗读歌词的形式把你对老师的爱释放出来吧。”配乐”

表扬:“同学们朗读的可真好,不但读得有感情,连你的表情也不知不觉的流露出了对老师的情谊。”

弹琴6、哼旋律用“闭口音”。声音稍稍放出来。提示闭口音准确演唱方法。

在用发音“LU”哼唱歌曲,教师示范发音LU,让学生试一试在哼唱。

7、随琴学唱第一乐段

学唱,练习,男生演唱,女生演唱,集体唱。

8、随琴学唱第二乐段。

学唱,练习,开火车唱,集体唱

9、难点突破。生自己指出难唱的乐句。“敬爱的好老师”

师:“提得很好,(课件)这个地方是个附点节奏,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前长后短,你听老师来唱一唱。”

接唱后再次指出唱的不好的地方。

10、完整的唱

注意歌唱的时候:身体坐正,整个人要有一种积极的状态。

11、歌曲处理,

生考虑单独点名起来设计情绪,一段一段讲后,让学生唱一唱

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深情的,怀着感激之情演唱歌曲)

感情真的很好,只不过我提一点有时候控制一下声音大小呢,可能会表达歌曲的另一种韵味,比如

第一段:你看看歌词,你说我们的声音应该怎么样的唱?(表现深夜的宁静)

第二段:也是声音不要太大,但是有个地方咱们要把生音唱出来点,就是“呕心沥血”这个地方,你能说说这是(感激的心情去唱)课件“呕心沥血”字做大

表扬:看来同学们的声音已经调控自如了

一二段合起来加感情唱一唱再讲

第三段:讲述孩子们茁壮成长,老师的心情激动万分,这段声音要喜悦的去唱,在速度上咱们也能够有点改变,让生说能够快一点课件加拍手图片(告诉孩子喜悦的声音是清脆哄亮,不是喊着唱)

最后一部分:有个语气词 “啊”,说出啊表达:一言难尽或者无限的情谊,让生用一种动作表现。提示“啊”像“ao”一样的去唱。

完整加感情加动作跟伴奏唱

12、创编

(1)师:你了解的演唱形式有那些?

生:同位相互说一说。

接下来:一人领唱,其他人齐唱来唱这首歌

(设计意图:了解合唱的魅力,领略不同方式合唱的美,增强音乐素质,提升音乐修养。)

(2)加上打击乐伴奏

13、配乐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那么你们能用这种感情朗诵一下歌词吗?

(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段,副歌部分全班齐读)

四、拓展

1、相关师爱的作品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伴奏合唱《飞来的花瓣》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五、本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收获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不但收获了一首歌,更收获了爱。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让我们拉起手来,牵着手,释放爱,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让我们再次演奏这首歌曲,把爱延续下去。唱歌曲啊后一句,下课。)

板书设计: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后记: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小学音乐三年级的一节唱歌课,这首歌曲是一首歌颂教师、教育小学生从小热爱老师的歌曲,它以优美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兴趣。《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歌曲,在歌曲学习中,我抓住了“情”字,以“情”字入手,从歌词的朗诵入手。我采用自由朗读、齐读、个人朗读等形式,让学生从内心增添几分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情绪的表现力。

充分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水平。让学生懂得了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和用心灵去创造美。整节课自始至终凸显美,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3:1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208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音乐   歌曲   学生   老师   同学   教学   演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